[Read More...]导读:我们想解决问题,但是缺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会出现困惑。要是没有方法,主动这个动念、这个愿望,还会落到被动。实际方法才能推动这个主动产生效果,推动它产生事实。所以主动,需要准确的方法的支持,把这个“缺”字去掉,主动就会产生事实。佛法就是来处理我们这些问题的。我们在生活中来学会主动,培养自己[……]
-
第二十九课 学会主动
-
第二十八课 无明习惯与主动调整
导读:顺性观察自心就是回归,这个回归就容易超越习惯对我们的制约,从自心来学会解决问题,那就使事情变得简单、朴实、主动起来了。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来承担、来处理,那这就是自觉的一个特质。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生命的架构与作用、心理环境,我们有个了解了,那我们慢慢地在生活[……]
[Read More...] -
第二十七课 作用力与名言
[Read More...]导读:思考的角度是我们自己建立不了的,真得设立出来;要不然我们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用工夫。就是大家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来了,打眼一看,我喜欢、我不喜欢,好啊坏、是啊非、男啊女、这是我的亲属朋友、这是我的冤家对头,你总要给它附加个名言,要不附加,你看看还有什么?我们还有什么能力去表达?去掉心理名言的动态与[……]
-
第二十六课 学佛歇心觉悟
[Read More...]导读:佛陀十种名号中第一个名号——如来,这个“如”就是果,就是我们没有动任何念之前的这个初始状态,那就是如来。我们生命这种本来如是的东西,我们不善用,我们总是附加了很多习惯。佛对这样一个习惯的教诲,就有一个字,“歇”。狂心歇即菩提。狂心歇了,这个造作的习惯歇了,本具就显。也就突破了我们用识心认知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