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内心就是个法界,你没有无聊的理由。
现在的人总爱说无聊。那无聊是什么呢?
就是当我们要择取认为迎合自心的东西、或者自心认为某个美好的东西,而现实那个东西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不对称于自心的盼望时,期待的美好落空,就会感到失落无聊。
无聊的当下,一定是我们缺乏了智慧观察的时候。我们被所看[……]
[Read More...]摘要:我们内心就是个法界,你没有无聊的理由。
现在的人总爱说无聊。那无聊是什么呢?
就是当我们要择取认为迎合自心的东西、或者自心认为某个美好的东西,而现实那个东西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不对称于自心的盼望时,期待的美好落空,就会感到失落无聊。
无聊的当下,一定是我们缺乏了智慧观察的时候。我们被所看[……]
[Read More...]摘要:知道万事万物都在演变,并能善用这个变化,主动于幻化的每一个事相中,我们就可以从生活中的计较得失中走出来。
生活中我们其实无法计较哪一个人的好坏与善恶,为啥呢?人都在变化,诸行无常,善恶无常,生命在不断的变化中,或者不断的变化组成了生命。无常与变化产生了生命,产生了有情;没有变化就是无情了。所以[……]
[Read More...]导读:我们任何人做事,不顺性的思考、作为,没办法让人满意、让自己满意。要念真如,真如不增减,真实的业不增减,这是实相的功德,不增减业。我们这个六道轮回业是伪业,都是相续在执著着一个业,在强化自我。这个 “伪” 就是无常、散坏。满意不满意,是个伪命题。
我们昨天把满意不满意做了一个咨询,大家都表达了[……]
[Read More...]摘要:掌握应作与不应作,就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先机。
掌握应作与不应作,就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先机。不应作分就是减损世间、伤害他人的作为,是一种被动迷失的状态。应作分就是自利利他、支持世间,是一个主动的状态。“应作不应作”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一个悲智方便,它给了我们一个远离痛苦、压抑的清晰与精准的参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