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课 境、念、行、果的运用(五)

    编者按:我们的记忆是对立的,就有干净与不干净的概念,那么怎样去调整怕污染的问题?

    对亲人的关爱,如何转换为一个积极正面的角度?

    “我懂,但我做不到”“怎么都好,没有问题”,原来都是一种自我禁锢,那我们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心呢?

    本课继续用境、念、行、果观察法,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疾病:正面的作用

    摘要:她说,这次的病让自己有了观察、了解、认识生命的机会,她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感觉到生活特别的美好。

    我们身体得病,因为环境的污染啊,家庭的破裂啊……你感觉这些事情都不是我们心里所需要的,但实际还是来源于我们平时的因因果果,来源于意识的积攒——潜意识中有恶性的心理需要,而且埋藏得很深。

    比如说,[……]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解决委屈的探讨

    摘要:无有所得才能无所畏惧,无所畏惧才没有残缺,没有残缺就不会感到委屈。此时就能体会、感动于生命之大美。

    人们比较容易在事相中感受到委屈,这种外在的、物质的、感情的委屈,能直接体会得到。在我们不能从心灵深处彻底回归实相,回归法性、觉性,没有与之完整相应时,委屈是难免的——任何人没证得圆满、没有成佛[……]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赌气勿做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赌气是让共处变得困难的最大力量。它其实是一个对抗的表现,来自委屈的放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活在赌气中。

    每个人每天至少有100个以上的赌气,一般自己都看不见。我们生命的大部分动力来自赌气——强化自我是赌气,给别人看是赌气,不服气是赌气,不示弱是赌气,你说东我向西是赌气,你笑我烦是赌[……]

    继续阅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