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八课 心,识的作用与差异

    导读:要知道识心是自作自受的,染净二法你可以择取了。这个即心即是,它简单,不管你表露什么,你的心就是什么,这太简单了。所谓的净识,就是实相的一个回归状态。这个实相的“体”来照一切有为,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一切如幻。意识是心体的作用,心体的作用如梦如幻。这个如幻呢,让我们善用如幻,所谓的自觉地去用。

    [……]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第七十七课 净土的特别特质

    导读:阿弥陀佛真是大悲慈父,你真依靠他、感恩他,接受他的恩惠,接受他的给予,人会很感动。不接受,没有来源,源头就会枯竭。净土教法这个特质——易行,就来自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支持,报德的支持,内誓外愿的支持,尤其是他的外愿。

    (一)报德回施,难信易行

    谈论净土特质的时候,我们讲过,印光法[……]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第七十六课 令心业明了

    导读:我们在学佛以前,受世俗教育与影响去争取、争斗,是个正常普遍的现象。但一定要知道这是一种欲望,是无明业习促使的,了解这一点,通过教育、传承去学习实践,达成对佛愿、对正见的择取,真正落实到佛愿上,真实安心。

    (一)观察世俗愿望 抉择真实安心

    弟子:都说要随顺无所得和空性,那么这个和世[……]

    继续阅读

    [Read More...]
  • 第七十五课 顺性与逆性

    导读:十大愿王是佛后普贤所行安乐。这里面没有戏论,都是如实的功德,这里面没有我们自身的业了,只有顺性的作为了。五念门实际是十大愿王的一个并合。它并合修持了,合成五个,干什么呢?让我们能切实可行地来作为!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以成就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这样一个方法。

    [……]

    继续阅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