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佛讲的,释迦佛的取灭有这样一个说法,就说因为我们的共业的覆蔽故,所以世尊若这个色身住世,这个应化身久住于世,众生必生两种疑:一个说诸行无常,世尊何以有常呢?这是一个疑;再一个呢,久与世尊呆在一起了,诸有比丘多生慢心,像世尊取灭的时候,那老比丘就说,可死掉了,对不对?没人管我们了,说我们可得自由了,对不对?他这两种顾虑啊,因为也是顺应大家的因缘。
因为我们人寿百岁,佛成佛是十分困难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人寿百岁是极恶世界了。人寿八万岁四千岁是五戒十善正行时节,就是那个地方人寿都是满八万四千岁才死,他不会有折夭的,也不会寿命有长有短,不会的。所以那个时候的人的这个善良啊,人的五戒十善是正常的一种生活状态。随着这个五戒十善慢慢的破损,减弱,人的寿命减减减,减到人寿两万岁,一般的佛都不出世了。因为啥呢?这个两万岁了,一般过去世尊出世都是递增两万岁,减也是两万岁,两万岁出一位世尊,两万岁出一个世尊。
像我们这一个贤劫,最初拘留孙世尊出世的时候,是人寿六万岁。我们去印度看到他那个出世涅槃的那个地方,那一个村子,人种很小的,成年人就这么高的人种,黑色人种,都住那个泥巴糊的就那一个很小很低的房子,很低很低的那个房子,那是人寿六万岁,那么俱那含牟尼就是人寿四万岁,迦叶世尊就是人寿两万岁,再减两万岁,就是释迦牟尼佛世尊的人寿百岁。这人寿百岁就是不能出世,因为啥呢?就是极恶世界了,所谓极恶就是很多人说自己是善人,好比说在我们中国,很多就大家自认为,或者说我们会树立一个善人,树立一个,说这个人是个善人,但是要是我们从他的思想作为整个一扒检呢,基本上都是善恶参半的。就是很好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为什么呢?人寿百岁,这个共业催使的,寿命这么短,你说他善?善就八万四千岁了,再善他寿命就长了,因为我们的寿命短。怎么说?好比说八万岁这种福德因缘,享受的福报,你一百岁要把他享受完,你说你逼迫不逼迫吧?就是人心很着急,很烦躁,很多掠夺的心性,很多积压的心性,被迫性很强,所以造了很多恶的东西,那么这个时候世尊出世应化在这个世间是十分不易的,十分十分不易!
所以这个释迦文佛看到这个我们这个人寿百岁,其他世尊都舍弃了我们这个世界,怎么办呢?他通过他的审视力,他就发了五百大愿,那《悲华经》有讲了的,这无正念的千个儿子,都发愿要建立自己的清净国土,不要这个娑婆世界,尤其是人寿百岁这样一个苦难极恶会集之处,大家都不要这个世间。释迦文佛当时是个梵志,他就发了五百个大愿,说:“大家都不来了,我来,在这极恶之世,极恶之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传播诸佛甚深教法,令此有缘得以度脱,或者未种善根予以善根,再于未来善缘成熟得以度脱”。这是十分难得十分难得的。
我们人寿很短,但是我们这一生中生一个善念,生一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的善念,生一个透视自己人生的善念,观察力都很少的机会,千人万人中就是生一个能透视人生的沉沦的苦的人都很少。人有一点机会,就会贪图世俗的安乐,贪图世俗的掠夺、世俗的占有,就是人寿百岁,他这个掠夺心是十分强的,突然想暴富,一夜就想成为一个什么大的一个成就者、一个作为者,都是这个贼心、强盗的心十分普遍,不劳而获的心、放逸的心周遍得很,因为啥呢?人寿百岁太短暂了,他想得到大量的财富、大量的权利啊、大量的自由的作为啊,这种贪婪的心十分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人没有时间去观察这个世间的苦,他再苦……,你看有的人抓到监狱里从监狱里放出来了,他马上去贪图安逸去了;很多人就是受了重大的打击了跑到寺庙来,但有一点缓解,马上就跑到世俗中去了,干什么去了?追求放逸啊,追求世俗的这些……哪怕点滴之乐他就绝对不放弃,你杀他的命他都不在乎。为什么?就是人寿百岁人迷失了,人拼命的去索取那一点点,就是刀刃上的那一点点蜜,你把他脖子割了也没问题,你把他舌头割掉了也没问题,但那一点蜜太甜了。为啥呢?一生就在吃苦,人一生这个从出生就在受苦,生老病死这个苦,这八苦,行苦、坏苦、苦苦,一直在人生中伴随着,有一点甜,他就要拼上命去索取,造无量的恶业,为了那一点点甜的东西,后生再受苦他也不管,只要他能得到那一点——不管是放逸也好,罪恶也好,能得到一点他认为那个占有的心。
为什么呢?时代的共业,人命太短了。你看我们现在做一个最简单的观想,我们人寿六万岁,我们生活在拘留孙世尊的时代,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试一试,那我们人寿六万岁,我们拿出一百年去反省自己,一万岁跟一百岁比是多少倍?那一百倍;那(六万岁是)六百倍,我们拿六百分之一去思维自己,我们现在只能拿……,我们一生中有几个反省自己的机会呢?审观人生的机会呢?我们的心像明月一样的灿烂,来了解自己周遍的因缘,而不是摸索着、闭着眼睛去奔波呢?像在阳光下灿烂的,什么路都看得清楚,知道自己该走的路、不该走的路,人生中有多少机会呢?太少了!十五岁以前不懂事,八十五岁以后冥思也没有力量了,这中间除去一半睡的时间,那一天我们在那下边给他们算了一下,我们一生中没有几天能够思考我们自己,能自主自己的时间,没有几天。但我们把这没有几天的时间还会浪费在自己贪图安逸啊,完成妄想啊。
我在山东给他们讲,我说大家呢要把生活的主题拿住,往生极乐世界你看是不是主题,你把往生这个因缘看清楚了。好比说你贪图这个世间,有的贪财,有的贪色,有的贪权,有的贪势,都没问题,你先把往生的这个问题解决掉,不再轮回了。到极乐世界你报个道你说,哎呀不行,娑婆世界我贪的东西还没完成,你再返回来,你再来看一看,不管是女色也好,权力也好,势力也好,作为也好,你再看看,你马上都感觉到你这个粪坑你不愿意跳了,因为我们蹲在粪坑里像蛆一样,感觉这个粪坑充满了美好的饮食,对不对?吃的白胖白胖的,为啥呢?恶业所聚集啊!你看天人在天界自由五欲自足,那到我们人间他只有哭鼻子了。我们人出生为什么没有笑呢?哪个孩子一出生哈哈大笑三声?为什么没有呢?太苦了,苦开始了,但是就这么苦的世界我们都会贪图,为什么?迷了!没有几个人清楚的,清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呆不下去的,太苦了。但是就是这么苦的世界,人拼命的贪婪,为什么呢?人命太短太短了。
你不相信你回到房间里,你一关门你看看你的心,贪图安逸的心,偷盗的心,占便宜的心……,你自己看去,好念头十分少。不相信你记录下来,不要跟第二个人说,记录完以后你烧掉他,你看你自己一个人在的时候你有几个善念?你自己看看。人寿百岁的时候,善念不多。就是善念,就是想一念善念,不染着的善念,利益他人的善念,修法利世的善念,出离轮回的善念,你自己静下来的时候你看看。好比说,五分钟中你要有三分钟你是善念,你这人太了不起了,天地都会礼敬你。不相信你可以试一试,我们回到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啥也不念的时候,悄悄的观察观察自己的心念,看生起来的都是什么?这不是讲故事的,很现实很现实的。
所以释迦佛讲:我不取灭,半月一来。实际就是,他说我教法是住世了,为啥呢?他应化身再住世,意义不大。我们现在出现戴个光环的人在我们这个周边,美国的飞机,美国特派的什么的东西,肯定拿过来了,他肯定把他劫持走,你相信么?马上世界大战就会打起来。我们都知道姚秦时代,罗什大师十万大军把他请来了,把龟兹国给灭了,那是个啥时代啊?一千多年前,对不对?已经开始那样了,那释迦佛一取灭以后就开始这些事了。你要是有个有威德的人,大家都会去抢他,不怕灭你的国土,我告诉你。现在要是有个强人戴个光环,像释迦佛一样身带圆光,世界不天天打仗么?人心已经开始强烈的占有欲,根本啥都不管了。
我们都知道阿底峡尊者在印度那烂陀寺,当时主持着佛教的这种传播啊,或者说是一个法主。西藏人民那个时候这个法就衰败了,他们这个旧弘期已经过去了,新弘期还没产生事实的时候,他们就请阿底峡尊者,想把他请到西藏。当时他们的国王去就被抓起来了,就被关进监狱里了。那个时候就开始,人才啊,就已经不得了不得了了。
像我们现在这种出世的善根,善于观察,又能掌握法则,圆满的能利益世间,又能提醒人们去关注于自己的大事情,自己真正的意乐,而不是自己的那一些变化的习惯,无始以来熏习的变化的习惯,越来越堕落的习惯,越来越轮回、越来越苦难的习惯,从那种习惯里走出来,真正尊重自己的灵魂意识,真正尊重超越这种沉沦,这样的主体的人,这样主体意识思想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一直整个世界,减减减,减到人寿十岁,后面的刀兵劫,瘟疫,饥馑,这三个灾难,我们人类频繁的会面对的。这个不是谁说的,就是我们大家对这个世间越来越多的贪婪,就会有饥馑年,瘟疫;越来越多的争夺,就会有战争,刀兵,刀兵劫。他们很多人看到非洲一些部落之间,那小孩子拿枪,没有枪高,驮着枪袋子,拉着枪走,就开始打仗,就在非洲国家拍的这些照片里,枪拿不动了,拖着枪袋子走。这在以前东南亚国家也有这样的小孩子叫童子军,枪都拖不动,但是可以会开枪打人了。所以刀兵劫虽然在整个我们这个地球上还不成立,但在某些局部战争频繁的部落、国土上已经发生了,一句话说不完就把人打死了,不高兴就掏着枪就把人毙了。
我到北方,他们跟我讲了我们中国的一个民族,啥民族不提他了,他们现在过着游牧民的生活,男性到一起喝酒,喝醉了,掂着枪就把对方打死了,他打死了,他就说看谁反应得快,一掏枪就把你打死了,打死了喝着酒,该走,该干啥干啥去,没有任何的感觉。他们就是游牧生活,人口也不统一,所以死就死了,打死就打死了。现在可能是开始让他们定居了。
实际就说,包括这个缅甸国家,现在缅甸还有食人族,谁都知道。这个世界是个啥世界呢?我不知道,但是大家可以审观这个世界。那为什么虽然这么苦的世界,这么短暂的生命,这么多堕落的机会,我们还拼命的去贪图这个世界呢?因为大家迷失了,越迷失后面越来越苦,越来越苦,越来越苦。
刚才讲苏东坡是五祖戒的转世,谁知道大家是谁的转世啊!我告诉你,你过去的善根比你现在大得都多,尤其是我们到寺庙里,能到这个鸡足山,像到华首门下这样的圣山福地。你看,到下面是热的,人热躁,那气息烦躁,那都是不知道是哪一世的善根善缘。但我们再往下面走都是下坡路,越走越好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没有!或者说比过去善根越来越强的人,这基本上都是打妄想。以前有通力的人说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就是从几百年前说我这一生一生的,把我说笑的肚子疼,我说不管说的真假啊,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因为我以前个子很高的,因为个子高,受人尊重太多了,这一生就个子很小很小的,对不对?为什么呢?不用你骄慢,就是不用你故意骄慢,受太多的尊重的时候,就不用你骄慢,啥也不用,你潜意识就留下了这种骄慢的种子,你这一生就会很小的。恭敬我们都知道,尊重啊、谦下啊,人的个子就大,对不对?大个可能就比较谦下的人,上一生可能谦下,他上一生不见得如我,这一辈子就比我强,比我高这么多。
但我告诉你,我们的这个智慧啊善根啊,一生一生的都在减弱。作为,尤其是作为,减退的可怕,减退的十分可怕,就一生一生的减退十分可怕。我不知道我们这个里面的人有没有通力的人,我不懂啊,以前我也用点功夫吧,就是碰到那些我们比较好的同参道友,就是有禅定他们就该说,哎呀怎么样怎么样。我说我以前肯定是很糟糕的人,他们说你以前比现在好的多,哈哈。不是某某的话,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业,使我们一生一生的外围因缘越来越减弱。我们自己想顶的起来,不那么容易。
我就跟我师父比,我师父跟他们前一代人比,都没法比。就像我师父早上起来七遍愣严咒,他不管几点钟睡,两点睡也行,一点钟睡也行,十二点钟睡,他肯定会这样的,念完了,随大家上殿,一生都这样的,一直到他病倒。我做不到。他去世以后,他们搬出几箱子的钞票,老和尚,从一角钱,小到一角钱,几块钱,放生款,印书款什么,每张就是,夹那条有几百个条,这一箱子里面都是小碎票子,每一张都是他自己写的别人布施的钱。叫我做我绝对做不到,我宁愿把所有的钱去放生,我也不会想这个别人供养你一点钱,放生的钱什么什么的,我感觉到那头都大了。但他们的确是因果很细致很细致,十分细致。我不知道这一代胜不胜一代,我说现在的出家师父,我不知道能不能像我们出家那个时候的那种修行,我不知道能不能啊。反正是我感觉到真是现在这个人整体的因缘越来越弱,弱了。那我们再一转身谁知道是啥样了。
现在的雾气自然灾害,我看了一个统计,的确我就冒汗了,那统计他是有几个国家的这些领袖人物,或者说一些专家什么的,就对我们这个近一百年的矿产、石油、树木……反正种种资源的一个统计,包括过去五千年的推测性的一个统计。过去五千年的我们人类的消耗开采,没有我们这一百年的开采消耗量大,我们就是人类近这一百年的历史就是这个消耗开采比过去五千年的开采消费都大。那我们人类以后面临的啥情况呢?就是我们现在这一百年生活的人群面对的比过去五千年的变化都大。那五千年是安稳的,现在我们这一百年呢是在巨变,气候、生活状态、意识都在巨变。你们到那大城市看看,很多人都生活在北京什么的,那汽车都是堵塞的,大家不是一个人看到的,那到处都是冒烟的,楼房也是拔起来了,但是水泥工厂钢筋,地下越挖越深,矿产越掏越多,一个人的消费越来越大。过去一个人,像我们中国人一天能消耗一块钱,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了了,现在一块钱够你喝水么吗?十五年前,说喝一杯水要掏钱,中国人还会感觉到闹笑话,现在喝水要钱。早期的易拉罐,我们中国的健力宝,多少人批判你知道吗?说这种消费中国人不适应,这太浪费了,现在这易拉罐不是太多了么?
实际上我们人类已经不了解自己在做啥了,就是拼命的在消耗,消耗什么呢?拿所有的生命拼上劲的去挣钱,拼上命的把他花掉,就是造更多的业,这些业是什么呢?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清楚。刚才某某说了,他要是看清楚了,他早就挣钱去了;挣钱干什么呢?花掉。没有一个人为了健康、善良、安稳、安心、饶益世间去想的,想的都是我能有多大的钱,我能有多大的势,我能有多大的作为。大家都这么想,那这个世界是个啥世界?月亮被人吃了,被天狗吃了,就是月亮要装在我口袋里,对不对?让月亮去照天下的人现在少了。不是批评某某的啊,是说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啊,大家这个状态很普遍,不是某个人某个事。某某说的那是实话,他要是真正能看通三世了,他挣钱去了,因为啥呢?他给别人一说,你看把别人三世一看,你掏腰包吧,对不对?
实际上真正看通三世的人,你给他钱他都不敢要,我告诉你。他知道这钱是些啥分量,这里面载了多少业,像马克思讲的,这里面有多少血,《资本论》讲的什么呢?这个资本是什么?是血吧?是泪吧?是汗吧?不知道是什么。反正我接受别人供养的时候我知道那里面都是些啥,癌症比较多,贫穷,烦恼,迷失都供养给你了,你要吧,你要给我智慧,慈悲,健康——这就是钞票的代价。我给许多出家师父说:“你们不要拿这个供养的钱拼命的去买那些好东西武装自己,到最后你还都还不起。你把这些钱你越去做,为大家的道业作祈福啊,点灯啊,点香啊,贴金啊,你越来越轻松。”很多出家师父就拼命的买好东西,好玩的,好吃的,营养补品往自己身上填,填到最后还要用这个色身去还这个债,日夜三翻,你就等着吧。我们都一样啊,别人拿那个信仰的钱可不好拿了,不是多多益善。你用得恰当了,多多益善;你用得不恰当了,多多——多麻烦,越多麻烦越大。我早期接触的出家人,拿着供养的钱去买药治病的人,越跑越惨,越跑越惨……最后不是做牛做马的问题了,披毛带角还是好现象。
我去北方走,碰到一个残废的孩子,他们家人问我说是咋的了?我说这都是过去的大法师啊,手脚不会动,也不会说话,只会淌口水,他们问我说咋回事?我说这都是过去大法师,因为啥呢?好吃懒做,说些无意义的话,(现在)话不会说了,事不能做了,干什么呢?教育世人,因果报应一点都不会……就是,你要不及时调整,不及时转化,我们人人面对都是一样的。你说我不信,那你等着吧,等着因果教育你就行了,教育你的时候,哭鼻子的时候,你再喊再叫也没有用了。
我到东北的时候,一个狗在那哼鼻子哭,我说你哭也没用?我说:哥们,这一张皮子就把我们隔开了,我说你披人皮的时候,说话你听得懂,但你不去做,你现在换皮子了,听懂听不懂,你做不做都没用了。不相信吗?我们要是不调整自己的果报,那因果成定业了。你说变本加厉的去做,那是定业加恶业;那要及时的,好比说我们有阿弥陀佛这样的教法,阿弥陀佛说九界众生愿生我国咸得往生,何以故?以无碍光照耀故,以圆满德回施故,令一切众生咸得成就。但是你要说我知道这个了,我继续造恶,你连往生的机会都没有了,为啥呢?你堵自己路了,你蒙蔽自己了!
过去戒律上讲啊,前前后后的问题,说这个治于前前,不治于后后。就是好比说你犯了无量的罪,但你遇到佛法了你忏悔了你改正了,马上你利益就现前了。但你要说我知道这个忏悔能得到利益,我知道这个佛法能给我带来方便,但你继续造恶,这所有的佛法跟你没关系,你的果报一定会成熟的。不治于后后,何以故呢?对你没作用。
所以释迦文佛说“我不取灭,半月一来”。实际就是说教法不灭。但因为我们人的这种蒙蔽,像戴光环的人不能住世的。所以这个世尊授记,末世诸大善知识,多以凡夫身、外道身、种种身隐没于世俗,赞叹戒律,顺人善缘,助人道业,乃至于淫女酒肆,种种这些恶业之道,干什么呢?助人善缘,赞人善缘,鼓励戒法,令人成就道业。我们现在遇到那些人,坏你的戒法,哪怕一点点的善缘,坏你的善缘,坏你的善的作为,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这样的人肯定从恶道中来,一定是会坏你善法的人了。那我们的作为一定要赞人的点滴之善,别人有一点点的善,你都要赞美他;别人要是守一条戒你都要礼敬他。这就是“半月一来,我不取灭”的说法。
你要是别人守一条戒,你想办法把他坏掉,这样的人不光你从恶道中来,你放心,你还要回到恶道里去。跟这样的人交往,你一定要提醒他,你要到哪里去?因为啥呢?佛的就只有戒法住世了,教法住世了,我们要再把那点滴的教法、点滴的戒法再毁灭,再在自己的能做的范围内毁灭,他人能做的范围内去遮人、毁灭别人,那我们的过失就是无量无边,未来永远在黑暗中徘徊吧!没有机会了。
所以说这个“我不取灭,半月一来”呢,实际说的就是教法不取灭,我们每半个月还要诵一回比丘戒嘛,就说戒法教法不取灭,能令遗法住世。虽然世尊的这个应化身不住世了,但教法住世,佛亦不灭,说“半月一来”。诸位善知识这一点要看得清晰了,那佛法真能住世。
所以我们这个时间学佛人出家人,不管是居士也好还是出家人,一定要赞叹别人的点滴之善,一定要鼓励别人的哪怕一句念佛,哪怕一个礼敬,哪怕一个合掌,都要赞美,赞颂,一定不要去遮别人的善缘,尤其是戒律的守护,点滴戒律的守护一定不要坏。
有一段,就是我们放光寺,他们就是拉人不持午,当时我心里就感觉到就是,说实话,真是万刀穿心一样的,我说这些人真是不怕恶道之苦啊,就这一点点佛法了,都要把他斩尽杀绝啊。放光寺要是把过午再泯灭掉,放光寺还有啥呢?所以大家一定要在乎这一点点的东西,好比说,我们能做一点点的戒,别人能做一点点的戒,好比说别人能做一点点的善缘,一定不要去减损讥讽别人,更不要用一些罪恶的缘起去毁灭别人那一点点对戒法的爱乐,这里面的过失比天都大。为啥呢?这样使佛法住世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一点点的泯灭了。所以这个时间一定护人善缘,鼓励人的点滴的善缘,因为我们这个道场就是鼓励人的善缘。像我们来到这,能受受八关斋戒呀什么的,能守一条戒几条戒,因为他有外围环境嘛,那都是不可思议的功德,那是这个世间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贤圣龙天所护持的。也可能是你以后的因缘中,你这点滴之善你会有致命的伤害的时候就会对你有保护,因为很多人还不会放弃他的恶业、恶的习惯,还会回到社会中去造恶,或者说在生存中、在习惯中还会造恶造业,乃至到这个死亡的边缘的时候,你那点滴的戒法的守护,对善的赞美,对佛陀的称赞还会起作用。要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善都不要了,那恶报一定不远了,一定不远了。
虽然我们有弥陀这么样的重誓,不舍一切众生的重誓,但我们舍佛呀。许多人拿自己的恶业去舍佛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的很清楚啊:母若忆子,子若逃逝,母忆何为呢?你母亲是关心着你的,是照顾着你的,佛也照射着我们的,但是我们逃到黑暗的角落里去,继续去做我们自己的事,光明再照射你,你逃逝啊。佛陀的确是慈悲的,只要我们缘一定能成就的。所以阿弥陀佛光明照十方国,摄念佛众生不舍,这是真实说,念佛众生慈摄不舍。但是我们念佛真多吗?你真正的念佛多吗?你看你一天之中,你念几句佛?你念是非多,善恶多,还是贪婪多,还是自己的作为的习惯多,还是念佛多呢?可能在般舟道里大家有体会,对不对?在般舟道里,你看看自己的想法有几念在念佛?我们一天中有几念真诚的在念佛?真心实意的在忆佛念佛?我们在这个生活中,这个念的恶的东西、世俗的东西、迷茫的东西多,还是念佛多?你自己可以自己观照。
我听他们塔院的讲,某师啊,对,就说他们在般舟道里走了七天般舟,对他们有个供养,给我们讲一讲,有感受了,讲一讲嘛。
出家师:……其实还是依经典行,依经行是捷径,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慈法法师:说的半月一来半月一来,实际佛天天来,依教法依教法佛天天来。但佛为什么说半月一来呢?实际上说诵戒的时候我们能看见佛陀的这种教法的住世,戒法的住世。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啊,实际真正体会到佛的这种教法的这种存在或者教法的作用的人呢,自己可以审观吧,自己可以审观。依教奉行这真是不可思议。佛常住于世。佛肯定不舍我们。舍我们,我们大家没有这个机会,在这么热恼的世间,我们有这么闲淡的可以赏月?我们会挖空心思的去挣钱啊,挖空心思的去占有个啥东西啊,挖空心思给别人斗争啊,挖空心思……,肯定搞很多名堂。这么清闲的看看月亮,机会没有的。不相信,下去都可以去试验几天嘛,去参学嘛,到世俗中间去参参学嘛,看看是啥。反正我下去后我感觉到我要是有两个小时坐在这里看看月亮,我说可能没有机会,看不成,要搞很多事。刚才这个菩萨讲的半月一来,不是个故事,就是这么一个话题。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可以作为一个缘起啊,时时好缘起,但今天大家可以做一个感知性的好缘起。要是法界缘起,就是举心动念即是彻底的一个的缘起,那很简单的,但我们在意识法界中能不能彻底的把握自己呢?能不能顿超呢?三世因果一念并成呢?你能不能当得家作得主呢?
我们这个地方真是超然世外,想一想啊,在外面,哎呀,这真是突然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你现在要是在这些城市里面,现在喇叭还在嘀嘀呜呜的乱响了,就是交织的业力啊纠缠在一起,谁也分不清楚。在这种环境里意识比较单一,思想意识都比较单一。
时间:2010年中秋节
地点:鸡足山
录音记录:如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