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之行——听慈法法师聊净土
整理缘起
这是慈法法师早期的一段开示,师父当时不拘佛法宗派,以一实境界开显众生清净本来,随问者业缘处处劈破幻化业相,扫荡差别知见,令入平等心智,直指众生心体与佛无殊,小如蚂蚁大如龙天与佛一如——为末世众生作决定!彻底打破末法众生学佛之限量,令如滴水投海般直接汇入本具慧海。慷慨激荡,神采飞扬,初次听到如卸重负,不觉欢喜无限,踊跃振奋,真正末法时期人天眼目!当时就踊跃发心把它整理成文字资料广享大家。
乐一记
录像下载:http://www.puming.org/Download/fgszlxz/ziliao/jzs_zx.htm
2003年的鸡足山放光寺五方净室:慈法法师盘坐于坐榻之上,与天津居士畅谈佛法,在座有一位女居士和她的父亲、母亲、她的孩子,还有两位男居士。
第一集
女居士:您开示我们,比如我们是做生意的,做广告的,您记得咱们在渤海一日游在船上,您告诉我,因为我们每一天的时间都有我们的广告,而且很多是由我给配音的,后来您说每一次来说你自己心里头发一个愿,凡是听见我声音的、看见我广告的都结善缘,我也是这么去做的,但是我心里没把握:我们做生意,其实就在做着六道里边染着也好,贪嗔痴也好…
师父挥手插话道:不是!不是!
女居士:怎么去跟生活去结合…
师父继续挥手:不是!不是!
女居士:我怎么做?您给我们开示。
师父:最主要的你这个一切作法都是佛事!一切作法都是修行!包括我们的生意!都是无上道!
女居士:都是无上道?
师父:对,都是无上道!
女居士:我做生意我告诉他这东西啊,1万,其实我的成本2千,我这算骗他吗?
师父:不算骗他!何以故呢?因为你这个因缘你能成就佛道,能接触到佛法的因缘,我能跟你交流佛法,我实践运用佛法跟世间交流,不取无义之财。
女居士:不取无义之财?
师父:对,就是并没有黑暗的心去欺骗别人,这是生意上应该的交往,对吗?这是很坦荡的事情,你怎么认为是骗人呢?
女居士:我没认为是骗他,我底下的人都问我,我底下的业务员都这样问我,我和自己的业务员说咱们弄公司,这不也是道场吗,我把公司现在也看成道场,但我怎么才能真正引导他们跟佛法去结合?
师父:它本来跟佛法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修行佛法的机会。就是你每一个事物都去看你自己的心,是不是用圆满的心、智慧的心、布施的心、善巧的心、饶益对方的心(去做这件事)。
男居士:师父您现在讲的所有的心都是布施的心去做这件事。(师父点头)
女居士:布施、饶益、智慧之心
师父:你可以观察自己在用什么心嘛。
女居士:我观察心,我实事求是地说我就是想一本万利,我实事求是地说。
师父:一本万利,现在就是给你一个世界又能怎么样呢?你告诉我,就是给你一个世界你又能怎么样呢?!
女居士:我让更多真正修行的人最起码不愁吃不愁穿。
师父:你能不能现在你一个人真正学佛?
女居士:能啊!
师父:你要能让你一个人真正学佛,那整个法界的人整个世界的人都在真正学佛!你一个人能真诚学佛,那你周围的员工都能真诚学佛,你所有的广告都能真诚地传播佛法,你只要真,万法皆真!你只要真,一切事情皆真!!你只要有道,一切就都有道!!!
女居士:那这样就太好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父:对,所谓心真法界真呀!事情是在幻化中,在变化之中,有高低起伏之分,有逆有顺,但是心智是一个!就是真诚,真正的饶益有情!
男居士:师父刚才跟我讲人用感情去接受、成就一件事,远远不如用真诚心去做事,比如两个人对咱都不好,第一个人程度轻咱们能够接受,能转化。第二个人比较重的就转化不了,就只能念些咒子,或者用被动的方法来做这件事,结果刚才师父就讲实际上你没有真正运用佛法,你在用感情做这件事。
女居士:那怎么就算是真正运用佛法了呢?
师父:佛法是没有量的,没有对象的,任何对象都同等对待的,那是真诚,真者,不二的抉择,对吗?不二的回施。那你要是用一种差异的,就像这个菩萨举的这个例子是一样的,那么我能忍耐就忍耐,不能忍耐就不行了,这就是感情!情计!情计一定是有量的!真诚一定是无量的!
女居士:无量就意味着永远忍下去?
师父:啊,不不不不,真诚是真正地识破了这个事情的本质——如梦如幻,真正地认识到我们应该作一个大布施者,做一个真正最富有者,做一个真正的最有福慧的人!佛陀一样的人!这才能学佛,对吗?你心里不是充满了最富有、最智慧,你怎么能学佛呢?你学的不是佛,起码是减损的佛,对吗?你把佛打折扣了,哎呀,那你已经对不起自己的学佛的因缘了,那这个(学)佛已经减损了佛法的利益。
女居士:可是我还是做不到象您一样……
师父:你不是做不到,你不真诚!你对自己不尊重!你对自己不尊重,对自己不真诚,怎么要别人真诚呢?怎么能使佛法遍布到一切有情之中呢?你对自己不真诚!
女居士:道理是对的,但是我还真是做不到…
师父:道理是对,你能不能把我这鞋吃下去?你知道这鞋不能吃,道理是对的,你不会吃它,中午饭我把这鞋子给你带上。(大家乐)道理就是事实!事实就是不可逆转!
女居士:那就是我们还真是业力太重,修行不够……
师父:不、不、不,你这是进一步,退三步,你说的很高明,但是你不敢面对自己!你不敢面对佛法!你不敢面对最富有的心智!你不敢做一个最富有的人!
女居士:我还真不敢,因为您那个最富有的定义是万法皆空,一切皆空时你是真正富有者,这道理我明白但我做不到…
师父:你不明白!你不明白!
女居士:我做不到,我不敢做…
师父:你不敢!你生恐怖了!你很怖畏!在这个地方你很怖畏。那慈法要作一个最富有的人!
女居士:您现在的确比我要富有的多,这我承认。
师父:不,不,这个不是那个意思。
女居士:是这个意思!
师父:我们不讲那个意思。
女居士:我承认啊,我真得不敢做。我给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也不瞒着大家,我每天其实真的还是在求财,其实我个人并不奢侈,我说我求财绝不为个人的奢侈,但是我转念又一想,你既然不想奢侈的话,你求那么多财干嘛?我就想我把这些都布施给众生…
师父:布施也要通过我的手来布施?!
女居士:哎,对!是。
师父:通过我的手!这不光是你,这是整个天津人,整个中国人、整个世界的人的一个最自私的贪心!也是最贫穷的一个心!
女居士:这道理我明白,我改变不了…
师父:这是个习气,这不用害怕!我们大家都有这个习气,什么事都要通过我的手再给别人!噢,你过过你的手就属于你的啦?也不属于你吧?!今天他们发红包的时候,一个师父说:哎,你发!我说我不发!我说这是十方的钱回十方,跟我没关系。你给大家结缘嘛。我说不是我的钱,是十方的信施,跟我没关系。你要我去拿了给大家真是很难,那当然我给大家也可以,这实在是同一意味呀!这没有啥了不起的!我们拿给大家布施跟别人拿给大家布施是一样的!是一样的。
女居士:是一样的……是一样的吗?
师父:一样!就是因为我们那个不一样的心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假设我们用一颗一样的心,一念随喜,我们与佛站在同一个位置上!与富有的人站在同一个位置上!与布施的人站在同一个位置上!这十大愿王有随喜功德!随喜功德!!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远离妒忌!远离妒忌!远离妒忌、分别!啊,他布施,假设我来布施一百万、一千万,或者救一个国家呢,我来领导多好呢!那你要随喜:江泽民做领导我随喜,胡锦涛当领导我也随喜,为啥呀?随喜就够用了,不随喜的时候耿耿于怀,想篡党夺权,对吗?(众乐)
女居士:其实您今天开示,开示以前我也能明白,如果一开始我不去……
师父:根本问题主要是我们自己的真诚问题,我们自己对佛法真信还是有分量的,就是以疑惑心……,你看我们一般学佛都是有限量的,不是一个坦诚的心,就像滴水投海一样的,那个心没有。
女居士:没有牺牲精神,全布施的精神!
师父:什么牺牲精神!不是,就是我们于佛法总是有怖畏了,在佛法的面前总是有很多怖畏。
男居士:这个怖畏到底指的是什么?
师父:怖畏就是有得失心!
男居士:得失心!一针见血。
师父指着身后墙上挂的条幅:你看这个地方写的‘施无畏’嘛!
师父:我经常走动,说这个寺院有一千万的家产给我了,说法师啊,供养你老人家。我说我不行没有能力管。那你挂个名字也可以,那这一千万就属于我了,但这一千万对我来说真是没有意思也没有价值,你相信吗?就是我要也行,不要也行,要也是为了使大家学佛,舍弃它也是为了大家学佛,对我来说是没有牵挂的,你相信吗?但你要舍弃这一千万可能就难了,信吗?
女居士:对我不仅难,而且现在还在求,呵呵。
师父:那我告诉你越求越求不到,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现在国内就是这么一个个寺院要交给我,包括南传佛教的寺院也想委托我,实际我不愿意接受这些事,因为能力有限,能力啊,你自己要到处走啊,东奔西跑的,对吧?这么说吧,我安慰大家,我尽力而为,能照顾一分照顾一分,实际他们都比我富有的多,但他们想把寺院委托给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我特别富有,其实我真没有钱。很多人有钱的人去争夺寺院,这个寺院他要搞下来,花几百万贿赂人,我从来没这个事情,一分钱都没有贿赂过人,但的确很多人他们建好就给我,真是这样的。那这寺院的价值是不是金钱?实际是我不需要的情况下才给我;假设需要,他们就防范我了;假设我要贪,可能就要斗争了,就要流血了。这实在是需要大家参考的地方,我跟许多出家师父讲这个事,许多出家师父在争庙子,争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很小的庙子大家都付出很大的心血。
……
女居士:我们从天津跑过来最大最大的愿望呢,是想请您再给我们授一次三皈依,我们以前也是受过三皈依的,只是那时不是发自内心的,甚至什么都不懂的,糊里糊涂地就受了。当时也是愿意的,受完三皈以后也一点没照着去做,也没有机会去闻佛法,学佛法。所以这几年呢,造业造得更多了……
师父:三皈依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认识,我们本来跟佛是一家,就是把佛法直接人情生命化,人情生命化!就象父母生育我们是一样的,三皈就是一个生育的过程。我们体会一下啊,佛法跟我们的亲缘,阿弥陀佛的教导和三皈依的教导是一样的,它尽未来际都是一个因缘,一个亲缘的,就象你跟你父母的亲缘是一样,他就是跟佛陀结一个亲缘,这亲缘就不会怀疑了,对吗?好比说你们是一家的,你是佛子,就是从感知上使我们走出那种将信将疑的疑害心吧。就是疑惑心不再伤害我们了,贪嗔痴慢疑,这个疑心经常在扰乱、困惑我们,哎呀,我这真不真呢?这个学佛成不成呢?能行不能行呢?经常徘徊,徘徊矛盾就是痛苦啊!痛苦的来源多半就来自疑惑、徘徊、矛盾、取舍,在选择这个过程中的徘徊,佛法是没有选择的!
女居士:它事实本就是一家,只不过你迷惑了,你认为你不跟他是一家了,其实他本来就是!
师父:若是一家你就不疑惑了!你也就不想着我不能往生了,你也就不想着我会轮回了,也就不想着我会颠倒愚痴了,得痴呆症了,你不会管这个事,这事情跟我们没有缘!什么样叫痴呆症呢?就是我们以愚痴心修持佛法!就是痴呆症,现世就是痴呆症。
女居士:哦,以愚痴心去修持佛法。
师父:这就是有其因就有其果嘛。
女居士:它的因当初就是疑惑心?
师父:对。
居士:那当初他是法师是大德他还疑惑呢?
师父:你怎么知道他是疑惑呢?你怎么知道他是大德呢?你怎么知道他痴呆呢?是别人讲的,对吧?
女居士:哦,是别人跟我说的。
师父:别人讲的当做真事了,别人也会痴呆,就这么样,他缘什么是什么!你缘个麻将桌这一拨人都在打麻将,对吗?你缘个酒桌这一桌人都在喝酒,对吗?缘个强盗这一伙人是强盗,对吗?你缘个阿弥陀佛这一伙人都在念阿弥陀佛,对吗?你缘一个智慧你就智慧,对吗?你缘个大海你游在大海上,对吗?你缘个沙滩你就行走在沙滩上,对吗?你缘什么?
净土法门不是那样说教的!净土法门教我们缘佛!念佛!忆佛!做佛!(师父回指自心)不是叫我们作痴呆!
善哉呀!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皈依!
噢,他跟你说“你念佛会犯老年痴呆症,你念佛不能往生,你念佛不能得到这个、那个”——这不是念的佛,这是念的后者!后者是结果,因果是相等的,你知道吗?这是佛法。因果假设不相等,这不叫佛法的传播者!你知道吗?!
女居士:他并不是说你念了就…他是让你不停的去念,他让你认真去修持…
师父:他能不能不停的念,你告诉我!
女居士:他现在说他自己不停,他说给人讲佛法的时候心里仍然想着阿弥陀佛…….
师父:任何法师都不会这样的。那不是佛法!那不是佛法!你要见你爸爸,你天天爸爸爸爸……是这么吗?这样叫一心吗?
女居士:我认定他和我的这种关系我就可以……
师父:你叫一声就可以了,你说“爸,你过来,我有事情。”对吗?
女居士恍然大悟:哦,就完了。
师父:这是决定一念!这才是不断的念!象爸爸爸爸……,这叫不断念呢?这不叫不断念吧,这叫欺辱吧!欺骗自己的心!你这心没有踏实下来,不相信他是你爸爸!没有生决定心的人呢,总是在疑惑,爸、爸、爸……,他没有定下来!定下来了,“爸!”一声就决定下来了,对吗?!
念佛不是那样的说法!“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一念就是决定念!这一念就是真诚念!这一念就是真诚的启开!决定的启开!再不疑惑了!
男居士:师父,我请教您一下,有很多在农村、山区的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老人很容易信,他学的方法就是天天不停地念六字真言,也可能其他的咒子学会了念,但他不去深究里面的道理,但是他非常信。
师父:这本来就是道理!
男居士:反之,有很多有文化有高深思想的人学佛很难,他不信佛,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特别多,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让后者结佛缘,能够接受佛陀教育?再一个是让前者怎么能闻到正法?
师父:所知障与所谓的真正的智慧——我们世间的思维都是以意念心把阿赖耶识里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拿出来,对照这个世界,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记忆下来的东西是对的,你合乎我这个记忆我就接收,不合乎我就排斥!这叫所知障!这个所知障尤其是知识分子、善思维的人,这个“善”呢就是以自己这个先入为主的圈套去套苹果,认为入套的就是苹果,不入套的就不是苹果。
男居士:那您说是不是从儿时从小时候就应该学佛呢?
师父:佛是无所挂碍、无所定见、无所染着、无所实执!佛是清净的光明的!是没有增减来去的!这种智慧心智啊,缘起性空,就是任何事情都是没有不坏的本质的!任何事情都在幻化中、在变异中!立个无量寿无量光都是顺性说,就是从性德上说是不作不起的,它不生——也就不灭,它不来——也就不去,它没有生灭——也就没有坏,它没有这种相对的说法!我们世间的知见、记忆都是有相对的,相对的东西就不是真正的智慧!它就会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所知障带来的困惑!就是见思二惑,惑乱我们。你所说的知识分子他不能真正的接受佛法,就是这个意念出来的见思二惑阻碍了他的清净本源之心——与佛不二的心,就是他这个所谓的道理遮蔽了他清净的心源!不增减的心源!不来去的心源!如佛一样的心源!
男居士:那是不是很多人学习的不同程度的文化知识均有两面性——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那这个坏是从哪方面指的坏?
师父:所谓的坏者,就是给自己带来违缘,给社会带来阻碍、伤害,给人伦道德带来冲击,一般我们说是坏,对吗?好,就是增益社会的发展,增益自身的道德,增益有情的安乐,一般说这是好,就是顺利。一般说的善法是顺利,恶法是违逆,就是好坏。很多人讲的法就是善恶法,不是佛教!从记忆里记忆出来的回施给大家,让大家也去记忆;他的记忆是污染的,我们的记忆再记忆又污染,如是污染源是为罪恶源头!邪见之见!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不管你讲的再好,也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不管你讲的是善法还是恶法,一样的轮回!何以故呢?有生灭故!有漏故!有为故!决定生灭!为什么呢?你自己发起的生灭因缘,它就生灭!轮回!所谓的万法唯心!就是唯心所造,唯心所摄。你靠着这个生灭心,你始终在这个生灭中轮回!
你以无漏的心智,无所得失的心智面对世间、布施世间、饶益世间,你一下手就没有轮回!就没有生处!也没有死处!我没有生我怎么能死呢?但是我的作业在无量的运作,这个运作是不沾不染的,不取不舍的,所以做一个无畏者、布施者、善巧者。他并不是以得失心,我才来跟你说话,我并不是以好坏的心,在跟你说话,干什么呢?是为了使你真正认识我们与佛陀一样的心智——如来智慧德相!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地方是必须给它搞清楚!!!
男居士:那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
师父: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我们第一发心这个最重要。就像你说的很多老人家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嗡嘛呢叭咪吽”念很多真言、一字真言,他就能踏踏实实地念,他念的是唯一的念法,为什么呢?他年龄大了,他没有依靠,儿女也依靠不上了,身体也依靠不上了,什么都依靠不上了,他唯有抓住这个稻草——来救自己的命了,什么命呢?——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了!他因为啥——太苦了!但他念的时候就不苦。为什么呢?念熟了,久久地成为朋友了,久久地成为一个了,这一个是什么呢?——暗合道妙,什么道妙呢?——不加思维、不加得失、不加取舍、不加生灭,自然归入无生无灭的解脱之道,往生极乐世界!
女居士:念念念,念成一体了。
男居士:念成一体他就不再产生……
师父接着说:取舍、爱憎、生灭、善恶、大小,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再也不评判了。
男居士:他也就不再象某些人去探究佛法到底是怎么怎么回事……
师父:他那本来就是佛法!就是道理!就是真实!就是教诲!就是大彻大悟!
男居士:他的答案已经在他身上……
师父:在他的身上已经彻底体现出来了!很多人自封的自己是很高尚,很有道德,实际已经堕落了,他有道德就有堕落的一面,很多人在贬低别人的时候也已经堕落了,很多人在说是非的时候,他再对,他就是佛,对得象佛一样,他也是堕落!为什么呢?他有对!有对(待)之法就是轮回之法!
男居士:对错是两面性的东西,就不能存在?
师父:不是不能存在,是在我们的清净心智中是根本不可得的!是在污染心智之中发起的染缘,就是执着的东西,就是阿赖耶识中认为这东西对——记下来了;阿赖耶识中认为这东西错——记下来了;然后,噢,你是对,你是错!他这个阿赖耶识这个先入为主的评判力是来自于他后天的熏习,就是染着的东西所照见的,非是清净本源!非是本源之心!所以如是人就是讲法也好,做人也好,都非佛法!讲得再好也非佛法!做得再好也是非佛法!有对!
女居士:有对这个问题就是轮回之法
师父:决定轮回!
女居士:既然有对,就有错,这是双方面的。
师父:对,象你刚才说这个我要挣钱,再布施给他们,我说你不挣钱能不能布施给他们呢?实际是可以一样的,我们一念随喜就可以,的确可以得到那样的喜悦与安慰!的确可以得到的!最主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放下自己的人我之心罢了。
男居士:师父,我一直有一个坎过不来,刚才我已经跟您请教过一次了,还是说老太太这个问题,很多人学佛,这学佛的门坎很容易就过来,因为他有一个因缘,比如说闻佛法了,或是家里边世间生活中有一些事情,使他闻了佛法,相信佛法,但就是说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多人来说,有知识有文化,这个佛法,他进不去,很难很难,首先他排斥佛法,而且呢,闻了佛法之后,他对佛法画了若干个问号,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问号给他解释通之后,还要看他能不能具备这种清净心把佛法开示出来之后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到的,刚才我问您这个问题呢,我这次来呢有这么一个结也打不开。学佛要很好的因缘,象我们两个人就是有了很好的因缘,一下子灯泡就点亮了,开示出来之后的确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但是有很多人非常聪明,有很好的机会,但是就是不入,进不去,当然这不能跟他去攀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让很多人去受用,这是很麻烦的
师父:这还是我们的分别心智中折射出来的东西,就是我们用一个分别的心智折射出来的。
好比有一个得到佛法利益的人,有一个没有得到佛法利益的人,就是有一个把所知障放下来的人,有一个还有执着所知障的对象,好比说知识分子、高层知识分子,他们因为博学多闻,善思维,有社会的成功经验,这样的慢心,贪嗔痴慢——慢心而生疑,这个疑是必然的,实际他们这个疑是没有坚固基础的东西,他们这个疑是一种没有根性的东西,他们这个疑没有厚的力量,他们这个疑是因为他们事业成功与思维博学产生的骄慢带来的后效应,很容易破除,很容易使他们体会到佛法,很容易使他们放下,很容易使他们超越,很容易使他们相信佛教和他们是不二的。
女居士:很容易什么方法呢?
男居士:我也要问呢?
师父:善哉!善哉!这次我去打七面对的基本都是高层知识分子,我们在那行般舟,关在房间里绕佛,不睡觉嘛,这时候他的什么学问都不顶用了,你相信吗?一天一夜不睡觉,他的学问不顶用了,什么学问也不顶用了,过去学到的东西都不顶用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两天以后脑袋瓜子不顶用了,思维不动了,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多么苍白!多少学问也不顶用了;到第三天的时候,壳子一超越出去的时候他才知道很多知识学问都是一种习染罢了,并没有他真正的质!只是一个缘罢了!一时的一个缘,缘过即舍呀!
女居士:对,缘分嘛,缘过去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启发他们呀?象他们遇上您这种缘分,最起码他们还能跟着您念佛绕佛,这本身就有一个机会了……
师父:人人都有这个机会!
男居士:他们念佛绕佛之前信佛吗?
师父:不信佛。
男居士:那他怎么会跟着您…这就是我很感兴趣的地方。
师父: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行为的问题。他们很多都是研究佛法的,什么什么大学的讲师、教授、博士,研究所的什么什么名头,看到我们对佛法的这种喜悦,解答交流的没有障碍,他们有一种向往,就像你说的一样,“哎,你怎么来解决这些心理障碍的?”我说很简单,你要实践!
男居士:实践?
师父:对,通过实践大家去自己体验去。噢,这一体验,自己所学的东西都不起作用了,所以这个慢心就卸下来了,只剩下感激,感激什么呢?感激周围的因缘,善因缘恶因缘都是感激!知恩了,知什么恩呢?原来我们所学所用都不挡生死呀,都是生死的动力啊!
男居士:您是通过绕佛的这一件事作为一个实践的办法?
师父:对,实际很多方法都可以达到。
女居士:我想最关键所有人他能想到这个生死问题,有很多人象年轻人他根本就不想生死这个问题,他觉得日子还长着呢,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
师父:昨天我们在那个地方跟大家坐在一起,我说你们上来一趟呢,其他的也不希望你们得到,就希望你们能反思一下生死问题,你反思不反思你都有生死问题!
女居士:我们都是因为有特殊因缘,我因为我哥哥突然去世了才引发我想到这个生死问题,想到要抱佛脚,去研究佛,到底得弄明白这个生死是怎么回事,但很多人真没有这个缘分。
师父:不不不,这话就是大错了。
女居士:但是我哥哥没去世之前,我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师父:我认为你哥是佛,是菩萨。
女居士:我也觉得我哥是菩萨,最起码他给我那么好的一个起缘。
师父:善哉,善哉。所以说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学法因缘,很多菩萨告诉我们:你要尊重因缘,为什么呢?别人都没有因缘,示现没有因缘,你有因缘。好比说很多人都不能上这个山,你们就能上这个山,很多人都示现上不了这个山,给我们带来一个上山的机会,对吗?那我们要尊重这个机会,那尊重什么呢?那是菩萨教化我们,要感激那些没有机会上山的人,对吗?我们要得到利益回施给他们,对吗?怎么回施呢?认为他们是菩萨——是最好的回施,认为他们是佛,他们已经觉悟了——是最好的回施,对吗?你认为他不如我——你会生骄慢心,对吗?
女居士:哦!
师父:善哉!知恩报恩啊!他们于我们有恩,使我们生起尊贵,什么样的尊贵呢?我们上山学佛来啦,拜迦叶尊者来啦。这不尊贵吗?他们不是菩萨吗?
女居士:对,他们没有这个起缘。否则,我也不会把我爸我妈死拉活拽地给请到山上来。真的,我父亲来以前,根本就是哪儿也不去,美国多好的地方都不想去,但是他终于也来了,我觉得也是因为我学佛的一个起缘而来了,我想他来了回去以后感觉就不一样了。
师父:决定会不一样的。
女居士:就跟我们去年来以后,这一年感受太不一样了。
师父:肯定不一样了!人们所维系的东西不一样了。因为佛法呢依法不依人处最方便,最干净。它这是神圣一座山啊,佛授过记,正法住世的相,跟释迦牟尼佛施教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的衣钵在这守护着呢嘛。所以你一存念迦叶尊者就像你念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有感情!这样就可以超越任何人的障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障碍,都有亏欠,再大的善知识都有亏欠!
女居士:这点我坚信不疑,的确是。你刚才说那么多地方请您去管理,您都不去,为什么您跟鸡足山放光寺有这么大的因缘呢?
师父:为什么你要来放光寺?
女居士:这也是一种因缘嘛。
师父:对。善哉。
女居士:你就是与它有这么大的因缘。等于别人把上千万,上亿的家产、大寺院给您,您觉得跟他们没有因缘?
师父:不是没有因缘。因为啥?若是因缘不成熟,我们可以交给别人。
【佛性、秉性、习性】
女居士:我去年上山来和某师他们聊天,当时我对佛法还一无所知啊,说起他们以前也是出家修行人,我就问:既然你曾经出家修行,那你怎么还在轮回啊?那证明你以前修的,要不然就不是净土法门,要不然你修得就不好。你既然出家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肯定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你最终的家、你要回去的地方,你也肯定曾经发过这样的愿,那为什么你又来了?除非一种可能,你是乘愿再来。如果你不承认是乘愿再来,你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男居士:同样的问题你可以问问慈法师,师父上一生……
女居士:我问这个问题就是想让您给我一个解答。
师父:解答什么?
女居士:解答您是乘愿再来的还是由于业力到这里来轮回呢?
师父:我是乘三个因缘而来的,你也是乘这三个因缘而来的,他也是乘这三个因缘而来的。
男居士:您是泛指还是指您一个人?
师父:我跟你是一样的,不是泛指,也不是针对之指。佛法的教化都是一如之说,决定没有二设,不会我跟你说一套跟他说一套。佛法的教化不会有改变的,佛说一乘道,佛才出世,佛为了使大家成佛才出世,要不然我跟你说你应该是六道轮回而来,你应该是菩萨(再来),——那不是佛教,那是菩萨教,那也可能是六道轮回教,佛说一如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三面性,这样就好解决你这个问题啦。我们这一生有我们这一生的习气,对吗?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秉性,对吗?过去带来的东西,对吗?我们都有自己的佛性,对吗?谁也否定不了自己的佛性吧?!
女居士:有很多人就不知道他有佛性。
师父:对,他只是不知道,但是否定不掉,对吧?生命的本源你否定不了吧?!那这三个我们都具有的情况下,我们具有三个因缘:
【佛性】
我们乘佛性而来——就是无起无作呀!不动不转,安住法位。无起无作,没有什么来去,也没有什么作业,但是我们可以分身无量到无量的世界去显现种种身于种种有情作种种教化作种种轮回相,作种种业流相,作种种菩萨相。
女居士插话:那就是乘愿再来的?
师父:你不要说。这就是乘佛性而来,这是乘佛性而显现,乘佛性而观察,乘佛性而运用!
【秉性】
再一个乘秉性而来:有的是乘愿而来,何以故呢?好比过去说我这一生出家虽然遇到阿弥陀佛了但是希望更多的人都遇上阿弥陀佛了生死,但也不见得都是愿,也可能是一个妄想,也可能是个愿。因为是秉性嘛,也可能是过去的习染罢了;有的人认为哎呀这个娑婆世界还挺好的,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圆满,好比我这个人还有一个情债没有还,我这一生要把这个情债给还掉;我有一个因缘没有圆满,我要做一个富有的人;我这一生还有一个愿没有完成,我要做一个有权利的人;有人说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我要做一个教化世间的人;
第二集
有人认为我这一生要做个好母亲,有人认为我要做个好父亲,对吗?这是乘自己夙愿而来。
【习性】
再一个就是乘着无明业流而来,就是习气,现前的习气,糊里糊涂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你说:“你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哎,谁知道呀,爹妈没生我,我怎么知道我是个啥呢”,对不对?糊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啥,混一天是一天,吃喝嫖赌也好,吃喝玩乐也好,稀里糊涂地生儿育女,像一个猪马狗羊一样混了一生,猪马狗羊也是生儿育女嘛,也是知道吃好喝好嘛,象畜生一样混了自己一生,这就是无明业流一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三面性。
女居士: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三面性,我问的问题是出家人……
师父:出家人主要是秉性上来说吧,比较好对照。
女居士:我想他既然曾经是出家人,曾经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曾经知道阿弥陀佛,我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见阿弥陀佛,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比方说现在我吧,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我可以放下一切,真的放下一切,别看我现世现法当中我还在求财,求完了财为了布施,但我最终的目的,如果现在阿弥陀佛接引我会一切放下,连犹豫都不犹豫,一瞬间我就跟佛走了……
师父:现在阿弥陀佛一直都接引你了,从你开始听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象你父母一样把你生下来了,就把你的阿赖耶识,把你的生命意识,象你父母一样,生孩子一样,生给你一个法身,已经接纳了你,在你身边周围,在你无量的世界中一直在跟随着你,没有舍离过,比你的父母要对你亲。你的父母也可能忆念你、不忆念你,想起你的好处来忆念你,想起你的坏处来忆念你,想起你这个人忆念你,有些时候可能不忆念你,好比我们在看电视,在做其他事情不忆念你,但是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每时每刻都忆念着我们,这是真实不虚的!
女居士:他是每一个众生都忆念呢,还是只忆念那些比如说……
师父:摄取念佛众生慈悲不舍!你听闻到,你念到他了,你知道他了,决定了,他就不舍你!你不念他,虽然他摄取你,就象睡着的人一样——没有太阳,我们睡着了有太阳没有太阳都没有太阳,对吗?!那我们念到阿弥陀佛呢,就象睁开眼睛,噢,太阳出来了,你说太阳能不能有时间摄我们呢?太阳一直照着我们,阿弥陀佛象太阳一样,他以他无间断的光明、慈悲的光明、智慧的光明、超日月的光明、不思议的光明、远远超过我们父母对我们慈爱的光明照着我们!这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佛的心智——佛性,阿弥陀佛是代表佛性的心智!我们的父母也可能代表佛性;也可能代表秉性;也可能代表习性,对吗?
女居士:我没理解。
师父:比如说他认为你是个好姑娘,他就多想想你啊;他认为这个姑娘对我不好,他也可能就尽量不想她,因为想她生烦恼,这就是习性;对吗?秉性呢就是我不管她咋样,我把她生养下来了我要多照顾她,多来往,这是秉性;佛性呢,我永远不舍她,大家一直成佛,一直圆满佛果,我们才能真正地安心,何以故呢?大家都是同一体的!佛性是最大的人情!佛性是不舍的人情!佛性是最圆满的人情!最辉煌的人情!最博大、最仁慈的人情!我以前我就感觉到佛法最让人掉泪的,的确是,以前一想到佛陀就会掉泪,他的慈悲究竟广大!他的慈悲究竟广大!这个究竟广大是真实究竟广大!是彻底无余的广大!遍布一切处!一切时!那怎么不慈悲呢?怎么不感动呢?!很少人能感动我的,真的佛法把我感动了!我这个人在世间特别冷酷,就是生活经验太多了,我在十年中,学校毕业、下乡、当兵、工作、到单位、成家、下海,稀里呼噜稀里呼噜地一下子干完了,十年中,就是把一个人生啊,很短的时间里全部经历过来,十年时间,因为我这十年的经历很多人一生的经历都没有那么复杂,所以说很少人能动摇我的心,很少人能影响我,很少人!但是遇到佛法真是感动了。他太博大了,世间所有相莫不是佛所示!世间所有相莫不是佛恩所摄!世间所有相莫不是佛给予、再现!莫不是用觉性而感知的!若不然是什么感知呢?
男居士:您是说让佛感觉到他的决定心的时候才能得到佛的加持?
师父:对,我们以正遍知的心来看世间的时候,才能感知到佛给我们多大的恩德。
就是本来我们象佛一样,但我们不知道啊!
佛不出世我们怎么知道呢?善知识!
就象没有镜子怎么看到自己呢?我们现在的镜子都是分别的镜子,女人的镜子,男人的镜子,对吗?坏人的镜子,好人的镜子,但是佛给我们一个圆满的镜子,使我们照见了真正的自己,对吗?!遍布法界的自己!遍布一切处的自己!那你怎么不感激呢?
就是一切生命一切山河大地莫不是自己的心智幻现与感知!
佛给你一个法界呀!你不是最富有的人吗?哎哟!你怎么不富有呢!
这样的恩德浩荡于法界!浩荡于过去现在未来!你不感动?!我感觉佛是最无私、最大方、最究竟、最彻底的布施者、威德者、善巧者、功德者!我们的亲生父母!他真正生养我们!
你这个生养父母生养你个色身,也可能生养你个法身,也可能生养你个报身,但你要跟他们学佛,那就可以说是佛父佛母;要跟他学生死轮回就是生死轮回的父母;学坏毛病就是习气的父母,对吗?那我们要有一个佛父佛母,对吗?生养我们成佛的身——法身!所以佛不过是给我们一个法身的机会呀!
女居士:刚才您告诉我人具有这三个方面,您现在可以回答我了,您到底是由于愿力而来呢?还是秉性习性而来呢?您肯定不是由于业力而来呀。
师父:决定是由业力而来,因为啥呢?你现在说你是从什么而来呢?你告诉我。从无明业流来还是从那来的?
女居士:我肯定是由业力。
师父:对,你现在因为是由业力而来,所以我也是从业力而来的。
男居士:人都是一样的。
师父:善哉!
女居士:我觉得您还是从愿力而来。
师父:那你也是乘愿力而来。
女居士:那您是安慰我呢。
师父:不,你要认为是这样的,你就学不成佛法,你要认为是这样你就学不成佛法!你把人一个个割裂开来!你知道“我”字是怎么产生的吗?这经文上有这么说的,这个“我”啊,是个切割器,象一把斧头一样的,过去啊,古代的一种切割器,手拿着,可以切割东西的一个切割器,最原始的时候呢,大家在原始部落了打到一头猎物——鹿,好比我们这一伙人我打到的,我就把它往中间一撂,拿这个“我”开始切割,就是你个子大就多给你切割一点,这就是我的,因为啥呢?拿我切割下来的交给你了;你个子大你吃的多,这就是我的;他小孩子,拿这个我切得小一点,那个小的东西就是我的;然后你父亲呢可能吃的不多不少,就给他切割一块不多不少的,这个就是我的;给你母亲呢,你母亲贪说这个大腿给我吧,把这个大腿切割下来吧,这个大腿就是我的。这个鹿分完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用“我”切割下来的东西,这就称为“我”,后来逐渐说用切割器切下来的东西称为“我”。那要用我的概念来分割佛法你就学不到佛法!这话你听得懂嘛?你得不到整个的“鹿”。
男居士: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是学到佛法的一部分?
师父:还是这么说比较好表达一些,你每一个发心,好比说你认为我是从业流来的,那我就是从业流来的,何以故呢?你的业心所见,业心所照;你说我从愿力来的,你的心也是从愿力而来;你认为我从佛道而来,那你心就是佛道!
女居士:万法由心想生,是这概念吗?
师父摇头:如是对照,如是真实,如是发心,是为发菩提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就是空性),一切唯心造!
我说这一杯茶是佛赐给我的,是十方诸佛一时加被成就的,是一切菩萨的威神功德成就的甘露,我就喝下去了。
女居士:他就是?您认为……
师父:能使我喝了这一口水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诸佛同一法体,同一报体,同一应化体!我不管它有没有用!这跟我没关系!但是我就这么认为,这么实践,这么看它!做得到做不到是你个人的分别,跟我没关系!
女居士:做得到做不到是别人的分别,跟我没关系?
师父点头:为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分别心去看世间呢?所以我们有见思二惑嘛!你把见思二惑能不能放一放再来看这个世界呢?
女居士:我要面对佛法时我肯定是能放下,但是一出这个门,世出世间法时就……
师父举手一指她:世出世间法本是一法!绝无二法!说二法者是为邪见说!是为魔说!因为啥呢?扼杀你这个说法!
男居士:佛法是唯一的法?
师父:唯一的法是善巧法!唯一的法是威德法!唯一的法是纯净法!唯一的法是远离一切颠倒的法!
二说是方便,二说是为了饶益有情,二说是为了召唤有情,一般的二说不运用呀!对二说者都是随顺说,随顺众生的分别心。你要是说一他接收不了,那么就用随顺说,先随顺你说二说三,说三道四。
女居士:但那并不是究竟的佛法?
师父:那没有佛法的教诲吧,那是善巧,是为了把他摄受过来。
女居士:但是他的本意还是让你学佛法,尽管他用这种善巧方便来启发你,引导你。
师父:佛法的说教还是有权教与实教,有圆教,有顿教与渐教之说,一般地我们按释迦佛说的这个了义教来说,希望大家究竟归于菩提,在此一生了生脱死,在此一生成就无上菩提!在此现下就于无上菩提得以真正的皈命!不希望我们疑惑彷徨,不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多有徘徊,希望我们身心干干净净地归向于菩提,一般我们给自己制造很多障碍,这障碍是本没有障碍,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女居士:你认为它有障碍,它就有障碍?
师父点头:决定设障!
为啥呢?你以决定心而设的障,就是我们在心在缘在决定!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都有个心,有个愿,发出一个愿望,然后缘一个东西,然后决定下来,这就开始产生业力。你心中没有这个障碍,外面有障碍跟你没有关系!
男居士:……当我们教化他人的时候,我视障碍无障碍,他不是学佛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怎么逾越这个障碍?
师父:有一点要决定,你心中的这个人不能是病人你才能把他的病治好,好的大夫眼里是没有病人的,最好的大夫眼里是没有疾病的,最好的佛法传播者是没有众生相可见的
男居士:这主要还是来自于我?
师父点头:善哉!他难得到利益与易得到利益来自于你的佛法利益的真实与否!
女居士:好的大夫眼里没有病人,才能给他治病。
师父:善哉!佛眼里是没有众生的,何以故呢?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男居士:那如果我跟一个我很近关系的人我启发他学佛,第一次被他回绝了,第二次被他回绝了,就是我用各种办法来启发他都不行的话,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师父:第一次我见到他是佛,第二次我见到他是佛,第三次我见到他还是佛!
男居士:他是佛?
师父反问:谁不是佛?你告诉我。
女居士:谁都是佛,最起码是未来佛。
师父面对女居士摇头:不是,不是,你这个话是疑虑语,徘徊的语言,不是决定语。你心智中你不敢认证一切众生是佛!
女居士:对,我要能认证现在我首先就是佛了。
师父:如是因缘呢,就这么说:从理性上,从道理上你要先这么决定。
要没有这个决定,你心中没有菩提的种子你怎么成就菩提呢?!
你没有菩提的种子你怎么长成菩提的树呢?!
你没有佛的心你怎么成佛呢?!
你没有佛的眼睛怎么能看到佛法的利益呢?!
男居士:师父您刚才说我第一次看到他是佛,第二次第三次他依然是佛,这么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师父:善哉!说明对方是善知识,因为可以让你反思世间轮回之执着,世间轮回之颠倒,世间轮回之无明啊。
男居士:可这是对我的受用啊,并不是对他的受用?
师父:对呀,佛法就在教育你,并没有教育别人!你为什么要教育别人呢?
男居士辩解:我不是教育别人,是我从佛法中得到受用之后我想启发别人…
师父:你的佛法利益没有得到!否则你就不会感觉到我要启发别人,何以故呢?佛法的利益在一切人的心目中本来是圆满的。你是个上帝,并不是个佛法转播者!
女居士:我理解是这个意思:就因为咱们还没有学明白佛要告诉咱们什么,所以我们才想把这点佛的东西给别人,当你充分的认识了佛、佛法的时候,你根本就不产生想把这点东西给别人的想法。
师父:善哉!
女居士:咱们现在包括我现在还在想我要拥有多少多少的钱,干嘛呢?想建道场,让更多的人啊一心去修行,不要考虑他自己生老病死,只要用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其实我跟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得到佛法受用了其实只是一点点啊,赶紧想给别人,让别人也受用一下,让别人也得到启发,其实证明我这还是没有,我这要是都懂了,都明白了的时候,我这想法都不产生了,是这概念吗?
师父:一切众生本来是圆满的!一切众生在幻化中的执着是了无可得的!是无众生可得的!众生相就是幻化相!就是如梦如幻的相!如梦如幻你怎么能度脱他呢?所谓如是度脱是为令无量众生得以度脱而实无得度脱者!何以故呢?无佛可成故!无众生可度!如是安心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无所得心!十方诸佛一时授记:汝当来要成佛,成为释迦牟尼佛!哈哈哈!我们感觉到还有众生可度,实际我们是众生!
男居士:如果我真的是大彻大悟了,也就不存在一个我看别人他还需要我的帮助,他那时也是个佛,有佛性,是这样吗?
师父:好比说,你来,我没有度你的心,因为啥呢?我不存在这个机遇,也没这个因缘。这样我才能跟你正面的交流佛法。假设说我感觉到要度你,我就会设计,我就会有对象,我就不能跟你说佛法!就只能跟你说对待法!分别法!那我讲的就不是佛法!讲的是轮回!我讲得再好也是轮回的施教!也是自我标榜!也是上帝的面孔!不是佛菩萨平等的面孔!清净的面孔!智慧不二的给予!真正无畏的布施!
这么来说,我并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居士,并没把你当成一个佛教门外的人,并没有把你当成一个来学习佛法的人,何以故?把你当成一个佛的伴侣,佛菩萨的同行者,何以故呢?本质如是!要不然我们没法交流。
女居士:尽管本质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来皈依三宝,来请您来给我们授三皈?
师父:你问问你自己。
男居士:我想请问如果我们不受三皈又行与不行?好与不好呢?
师父:在世间分别因缘中,授受三皈是人情联络,(就像)你跟你父母,你能不能象爱一切有情象爱你父母一样,你告诉我,你说实话!
女居士:不能啊。
师父:你做不到就应该皈依,你要是做到了对待一切有情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那你可以不皈依,因为那样不皈依也皈依啦。
女居士:但如果就是皈依了……
师父:你不要说“但是”,“但是”跟我没关系!不要拐弯啊,我们说直接的话,你现在说委曲的话。
女居士:我以前曾经也受过皈依……
师父:但是你跟你那个法则、法则的传播者与法义没有相联系,你没有感情,你跟你父母有感情。啥叫感情呢?有感性的认识。为什么喇嘛教要摩摩顶呢?哎,来来来,摩摩顶!他有一种感知了,噢,那个喇嘛给我摩过顶啊!他有感知的交流了,什么感知?一种触觉了!所以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佛法传播最直接善巧的东西。要不然我跟他没因缘,我不认识他,我没见过他,我没碰过他,我们没有来往过!我到天津多少居士都苦这个地方啊!师父再给我们讲讲,我说我不讲,因为啥呢?佛法虽然没有区域,但是我不能冲击别人,我只能给大家讲讲三皈依的内涵与意义,希望大家在三皈依上真正发起,听过一次皈依以后就真正皈依了。
女居士:您现在借这个机会再给我爸我妈包括我们在内再重申一次三皈依。
师父:对,刚才讲的都是真正的皈依,一体的三皈!不二的三皈!因为住持三宝就是为了启发我们一体三宝。一体三宝是不来不去、不散不坏的!宝者不可毁坏呀!能摧毁世间一切业习邪见,建立清净的教义,那才是佛法呢,对吗?!所以我们都有一体三宝,三宝者就是明晓自己真正所皈、真正所依、真正所用!
佛法的确是这样的!三宝啊!我们这一体三宝!宝者是不可毁性,不可动摇性,不可生灭性,不可减损性!就是在我们这儿从来没有减少过!这就是三皈依真正的启发!我们再颠倒!再轮回!它也不会减损!象佛一样圆满!这是最大的恩德与赐给,对吗?!这也是最真实的教诲,这也是最真实的说法!
噢,我要减损一点啊,哎呀!你得修三年,你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减损说呀!有时候依慈悲心也可以减损说。好比说这个人骄慢,我就可以减损点,遮盖一点,不给你说全。为什么呢?你骄慢嘛!那么我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跑过来,肯定没有骄慢心,有骄慢心也不这么说了,我也不这么讲了,就这么讲不动,就有阻碍。大家付出很多心血的时候你再减损它就没有意义了,有时候需要遮一点,要不然他不接受,他说:噢!我本来就了不起,我不听你讲,我早就知道了。那就麻烦了!这就减损了自己的佛法利益。我们给你讲,你减损,到后来你就排斥,就会有麻烦,后效果不好。所以呢我感觉你们上山一趟,诸佛加被我们也好;我们的善缘成熟也好;迦叶尊者爱护我们也好,我感觉还是了不起的事情,真是很了不起!这么就尊重自己的法义,尊重自己的机遇,那就是真正报佛恩,知佛恩。
男居士:那么皈依还需要搞一些什么形式吗?
师父:形式是安慰,给我们有一个记忆的痕迹。那这个记忆就起作用了,我们这个记忆不象妄想生出来的记忆,这个记忆整个是让我们成佛的记忆,就是你拿这个记忆可以成就,就象说把我领进门,让我认识自己,让我怎么发心成佛,怎么发心度众生,象你一样我要度他来教育他,怎么来教育?是这个过程,是授受的过程,就是给你个记忆,这个记忆不象世间轮回的记忆,它是一个出离的记忆;是一个没有来去的记忆;是不可生死轮回的记忆;是一个圆满的记忆;就是正思维正观察的记忆。那跟我们平时的记忆方法不一样,就是给我们一个法则,给我们配了一个眼镜,让我们看世间,以前我可能是花眼、近视眼、散光眼,这回给你配眼镜,使我们成就一个圆满的眼睛,清净、智慧、慈悲、方便的眼睛,佛的眼睛。
女居士:比如说受皈依时某个人还不是对佛法认识很清楚甚至并不是发自于愿心、真诚心的,有稍稍一点被动心这并无大碍吧?
师父:佛法没有障碍!佛法没有障碍!佛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没有障碍的!佛法任何作业都是没有障碍的!只是我们取用的问题了。取用的折射,就是自己否定自己了,好比说我不太恭敬,那你就减损了自己(的利益),我怀疑——又减损了自己(的利益),我干脆轻慢诋毁——那你就彻底否定了自己!它并不是说佛法有碍,佛法对你一点都没碍,彻底地交待给你了,你不用它。比如说一桌子美餐,我们坐这里不愿意动筷子,那可能是饿死了。美餐给我们摆上来了,用不用取不取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的恭敬、真实、真诚、彻底地一揽的拿过来最好!无碍就是你彻底地拿过来。
男居士:您说的很实惠。
师父:一定要实惠!佛法的确是实惠的,最实惠的是佛法。我这么多年得到的啊,远远超出了我任何想象,就象佛菩萨对我的爱护作业,什么我都想象不到,我告诉你,我很多预计呀,万分万分之一都设计不到,设计不到!
师父:说第一个的时候保证拿出第二个东西来否定它一下,它的对立面,你看这菩萨一说话就是“虽然是这样,但是…,道理是这样,但是…”,这是100个人都是这样说的,为什么呢?有对!有矛有盾,人有(卖)矛与盾者,先卖盾,我这个什么都刺不透,然后又说矛……
男居士:可以说世间没有不二之法。
师父:对,轮回之业都是这样,“虽然是这样,但是……”,就开始轮回了,就是没有决定!
男居士:那为什么说佛学是多元文化,蕴含了很多哲学观点,辨证的关系…
师父:你可以辨证,这样辨证呢实在是世间游戏,大家不愿意舍自己矛盾的心理的时候,给大家一个辨识的回味,一个机遇,允许你,不扼杀你。佛法不坏世间,而利益世间。它包容任何世间、任何教化、任何说法、任何善恶二业。它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无所得的,它知道这些东西都可以施教,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悲悯的对象,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同一源体,本是佛教,本是觉性的挥范,佛教讲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能觉悟自己就能觉他,觉他就能觉行圆满,圆满者就能涵养一切。这是他的内涵。
佛法实际是无次第的,但是大家需要次第就给大家讲次第,实际是无次第的,无次第中的次第——次第是众生的需求,无次第是佛法的圆满,根本的安住,本来的面貌,它本来是这个样子的,本地风光。
男居士问这房子的建成:鸡足山当初搭塑料棚建放光寺的时候是不是您出家以后居住条件最艰苦的?
师父:没有啥艰苦的,它是一种喜悦,谈不上艰苦,我感觉没有什么,是很好的事情。这个地方最主要当人的心灵有亏欠的时候什么东西也给我们填补不了,人一旦用一个喜悦的心情面对这个世间时什么都很喜悦,象我们戴一个红色的眼镜看世界一样,整个世界是一个通红的世界。哈哈哈,那我们拿一颗圆满的心、喜悦的心看世界,什么都是喜悦的事情。所以艰苦不艰苦可能是自己心地生出来的差别。
女居士:您就不希望把这放光寺建得更大更好吗?
师父:不!这是大家的愿望。
女居士:为什么您没有这个愿望呢?
师父:我的愿望呢,(师父把放光寺建设远景图拿出来)这你说是不是我的愿望呢?我刚来的时候我看到这个放光寺是很多很多的塔庙啊!(师父手指着远景图)比这要庄严千万亿倍!
女居士:那为什么您看见的比这(图)还庄严呢?
师父:实际就这么庄严,也不是更庄严,说更是为让大家喜欢。
女居士:您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的?
师父:比这要辉煌千万亿倍!大家怎么希望它庄严都会有含有的!你认为你它什么样子它就会有什么样的庄严,无量的塔,无量的金碧辉煌的建筑。
女居士:我们怎么就看不见呢?是因为我们心有亏欠吗?
师父:你没有戴上红色的眼镜,你没有戴上那个庄严的眼镜嘛!我看到每块石头都是一座塔,每一根草都是一个善知识在施教,每一阵风声都是在念佛念法。
女居士:这就是您理解的西方极乐世界……
师父:不是我理解!
女居士:事实是这样?
师父:不是事实!我们怎么来运用?
我们怎么来运用?
我们怎么来运用?
我们怎么来运用!
我们应该怎么来运用!
你应该怎么来运用?不是我,我占有不了它,也贪污不了它,也不能把它占为己有。你要是这么认为我感觉到可能我有过失,我感觉大家都是这样的吧。这几块石头你天津多得很呢,天津的千祥寺那不都是石头嘛?对不对呀?北京那石头多得很呢,为什么我们单单跑到鸡足山呢?
女居士:您跟这不是有缘分嘛?
师父:你跟这有缘!
女居士指着图:我无法理解就是后边人要把它建成这么庄严,所以才出这个图。
师父:不是后边把它建成这么庄严,它是本来这么庄严,后面人要恢复它,为什么要恢复它呢?要学佛,学佛就是恢复自己,并不是说重新建立自己。
女居士:恢复自己等于就是恢复这么庄严的道场?
师父:对!这个道场的建设就是大家成就佛道,成就佛道就是能把这个道场建立起来,大家得到佛法利益,这个道场就原原本本的搁这放着呢!大家没有得到佛法利益,这个道场就是一片烂石头!
女居士:那这个图因何而来呢?
师父:因大家的庄严心而来的。
女居士:具体是谁画出来的呢?
师父:谁画的都不重要,哈哈哈,你能不能画出来最重要!
女居士:的确是,您说到根了,一针见血,我希望我能画出来。
师父:你现在本来比这要庄严千万亿倍!
女居士:因为我还在梦幻之中,我怎么才能醒来呢?
针见血师父:问问你自己,号号你自己的脉。师父拿一张图给女居士看。
女居士:这是北京香山寺原貌?
师父:所以我希望放光寺恢复他的原貌,你也恢复你的原貌,你妈妈也恢复她的原貌,这位善知识也恢复她的原貌,我们(都)恢复自己的原貌,大地山河都还成它本来的面目,无亏无欠,我们不要委屈自己的人生,不要委屈自己的未来,委屈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哈哈哈
女居士:怎么才能最快地方法恢复自己的原貌呢?
师父:你的原貌本来就没有增减,这是最快的方法。
女居士:就这一点我没悟到。
师父:不知道你悟不悟,悟若未悟啊,恍有所悟啊,实无所悟,无有所悟,何有所悟呢?人心地呀本来庄严,本来清净,本来光明,何有悟与不悟?
女居士:我怎么才能恢复它的清净呢?
师父:多问问你自己吧,多问问阿弥陀佛,多问问无边光,无碍光,多问问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那个心吧!
女居士:我看您《知恩报恩》的书,上面说你要以真诚心、坚定不移地心,求生极乐世界,你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一分子了,那后面再念佛就是知恩报恩,那你就是最清闲的人,应该无事可干,那为啥众多师父还每天作功课、给自己定数,每天必须要念佛一万,十万,五千……
师父:这都是报众生恩,你虽然知道你母亲能吃饱饭,但你母亲还得一天要吃三顿饭,对吗?你要给她端饭做饭,对吗?我们知道无众生可度,我们知道众生本来饱满,我们还要给众生要端要做,为什么呢?要定数,要做功课,要念经。
女居士:念经最主要就是知恩报恩,为了众生?
师父:善哉!要不然为什么呢?为了轮回吗?为了自我标榜吗?
女居士:他是清闲人,那他就享受这清闲呗?
师父:饶益有情就是清闲;饶益有情就是闲人;就是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就是利益众生;无所事事就是知恩处,就是报恩处,给众生演演一个闲心净心,饶益十方而不忙叨,而不轮回,而不有知、有为。要不然我们就成了上帝了,对吗?象一个上帝一样要度别人,要教导别人,那可能不是佛法吧?我今天晚上一合掌,然后把大家都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休息了,那不是佛法吧?!所以佛法要顺应世间,饶益世间有情,怎么顺应世间呢?诵功课念经。
男居士:也就是出家师父每天的念经要体现一个佛的慈悲?
师父:慈悲的住世,要没有放光寺你们来什么地方?要没有这个房间、凳子你坐在什么地方?没有这么个皮囊(手指自身)谁给你讲?这么些问题你上哪去听?有所对,有相,这个对象是为了消除对,这个对象是为了消除我们的对待,我们的忙叨,我们的疑虑,对吗?
男居士:也就是出家师父每天的念经要体现一个佛菩萨的慈悲、恩德?
师父:欲使一切众生知‘我们是佛’这个大恩德,再来做佛,饶益有情。做个什么佛呢?闲人,无所事事的人,不再搞六道轮回、作业虚妄有对的人,他不闲吗?利益无量众生而不忙叨,何以故呢?实无众生可度故,作无量善业而实无业可作,何以故呢?无染无住故,他也不求得,不求失,不求得失所以说他是闲人!
女居士:不是为把自己修成个什么。
师父:世间任何人都修不成什么!修出来的都是轮回业!
男居士:那“修”字是不对的。
师父:不破损者不修之啊!若完整者何以修之呢?修者无修修啊!证者无证证啊!诸佛方授记啊!
现在世间人是什么?修什么呢?骄慢!修什么呢?我是大导师,我是善知识,我是正法,这个地方是我慢心呢!不是佛法!不清净!是轮回业。
有的人越修越清净,越修越无所得,越修越慈悲,越修越无所染着,越修自己的习气越干净,越慈悲,身心柔软。有人越修越骄慢,越修越骄大,那就不是佛法!
女居士:阿弥陀佛!
女居士拿放光寺的俯视图。
师父:放光寺是胸臆之处。心口一样。龙吟谷。
某居士说站在无相石上念佛整个山谷都会听到回声,女居士说一会儿咱们去试一下。
师父:你这个心呢是试一下的心,你看啊我们去做一做,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模棱两可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坏习气,有取舍的意思,说话就是斩钉截铁,真实不虚,绝不委曲!
男居士:学佛跟人的性格有关系吗?与佛法领悟快与慢有关系吗?
师父:学习佛法没有快慢,快慢是我们的感觉,不是佛法分,是我们的觉知分、分别分、情计分。佛法是没有快慢的,没有利钝的,都是顺应大家为了使大家接受,使大家面对才这么说。
男居士:那么不存在这个人的脾气暴躁、性情温和……
师父:这些东西都不是障碍,都不是所谓的利钝的东西、快慢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分别执着的染因,染着的影像留下的残迹,它本来是一样的干净,都是一样的干净!
因为世间任何染污都不成立!世间任何颠倒都不成立!世间任何善恶、任何利钝都不成立!它都是一时因缘的幻现!一时因缘的和合!它都的的确确是缘聚者显,缘散者灭啊!缘聚显现出来了,缘散就消融掉了,它是没有本质的!没有自性的!
男居士: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脾气暴躁和性情温和都不是生起清净心的先决条件。
师父:再罪恶的人跟佛一如!再善良的人跟佛一如!在圣跟佛一如!在凡跟佛一如!蚂蚁与佛一如!巨大如龙天与佛一如!这是决定无疑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