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课 委屈

点击下载音频

导读:我有委屈了,我就往性德上靠。你不往那儿靠,你没出路,你靠其他地方,你越分析就越烦恼。我们一谈就是自己——自己的业,然后谈他人的业,共业,交织业,他跳不出这个东西,这是个大相,就是众生相。你出不了这个相,这种种现象挡着你的一切了。

这个相就是二元的建立。所以有贫有富、有高有低、有丑有美、有邪有正,好了!委屈就来了。就这么个东西——委屈。

弟子:我最近这一个月,对委屈的体会比较深刻,就是像之前师父说的,很多烦恼来自于委屈,但是有些东西它藏得很深,就是你可能通过某一个借助、某一个东西,表现出来的是另外一个,但是其实最根源的可能还是委屈所导致的。师父能不能帮我们再讲一讲委屈?

师父:十法界中唯佛法界圆满,唯佛法界没有委屈。他的三个功德说——清净的法身、圆满的报身、无碍的化身,他就没有委屈。无碍的化身是应众生需要,应众生的这个现缘示现的,来利益有情,他没有委屈。他的圆满的报身,他的依正二报是圆满的,没有亏欠,乃至在任何生命作为中都没有亏欠。那这个清净呢,所谓性修不二的特质,实际就是平等特质,它这样就展示了一个根源,所谓法的根源,肯定不委屈,委屈跟他没有关系。

那其他的都有,九界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好比说菩萨,他表现的很少了已经。未圆满佛位的菩萨,十号未圆满的菩萨,他有尘沙惑,极微细,尘沙,微尘的尘,就是极细微。他比喻什么,佛看到东西都是这样清清晰晰的,他隔一层纱,看到这个真相还隔一层纱,犹如隔纱,这个惑就是委屈,这个惑就是他的委屈,他就隔着一层东西,这一层东西就隔住了。说犹如隔纱,他这个惑就像隔纱观物的一层纱,看东西模糊。

那像独觉,独觉他就有委屈,独觉因为十二支的这种审观成就,他就自己脱离生死,自身脱离了生死,但他对依报有情没有作用,无悲心方便,没有悲心方便,也是他的委屈处。他虽然成就了,他帮不上别人,或者不能真正地帮助别人,帮助其他有情,没有这样的方便。

声闻,就求于寂灭,取于寂灭,所谓真正在独自解脱上的寂灭,自解脱层面。独觉这个自解脱,不是闻教解脱,是观十二因缘。这是闻教解脱,他也是没有度生方便,没有度生的、成为佛这方面的方便,他自身也有惑,他也有这样的委屈。

像那个天人,天人因为业尽,业报尽时的委屈,业报尽时委屈。很多天人享尽了无尽的福,你看嘛,福是他们的五欲之乐,或者是禅定之乐,或者化自在天等等很多的乐,我们可以把天人的乐去查一查,但他天业一尽他就委屈,是要堕落。

好比这么说,很多人青春年华的时间很风采,家里很富有的时间、权力有的时间,很风采、很风光,那这些东西丢失了、变化了,年龄大了,花不动钱了,光彩不起来了,他就会出现委屈。

人类是委屈的一个特质,人类的委屈特多,为啥呢?因为人类有天类这样的心,乃至说广大的心,但是人类的自我满足的方法少,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少了。所以佛教有机会接引人类,佛教有接引人类的机会,来突出这种。因为人心的空档太大,所以人类的委屈,他自我的调节能力差。病是有委屈,你没有力量、长相、身高、皮肤、国度、财富拥有、什么子女等等,太多太多了,我们这个调节能力不强,就说我把他调整得很好,很得当,没有,那是太多的委屈了,人这个自我调整能力差。

那三恶道的不用提了,三恶道全部都是在委屈,它就不是委屈不委屈的问题了,但它就是委屈一个特质。三恶道完全是被动的,完全是被动生活,它被动地活着。为啥呢?狗啊,你给它东西它吃,你不给它东西它就真没办法,太多这样的生命了。对,那个饿鬼,真是没有人布施它们,它们就永远饥饿。地狱众生,没有人解放它们,它们永远受刑法,就是苦不堪言。

九界的苦处我们来观,人对自己那一点,感觉也没有什么。大家就平均分配了,你已经给它分配开了,不说我有点委屈,把我憋得不得了,不是,它都分配给九界众生。

我们只要不觉悟,不真正运用圆满清净的功德,不顺性去休息歇心,你所有的造作都是委屈,所有的造作!因为它这个生灭相,就把委屈建立了,生灭变化让他就没办法自己去把握这个东西,这一点可以去宏观地观察这个委屈。

从整体的生命现象上来观察,就变得简单一些,那我们再来解决,所有的造作都是这样子,那我就能主动地、慢慢地了解这个佛的功德是啥,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佛没有委屈。

我有委屈了,我就往性德上靠。你不往那儿靠,你没出路,你靠其他地方,你越分析就越烦恼。我们容易谈自业、他业、共业、交织业,这个东西(性德)我们不会谈这些玩意。就是顺性说,我们不知道是个啥东西,对吧?没这习惯。我们没有这个习惯。我们一谈就是自己——自己的业,对吧?然后谈他人的业,对吧?共业。离不开这个,这个东西都谈够了。交织业,他跳不出这个东西,这是个大相,就是众生相。你出不了这个相,这个相把你挡住了,这种种现象挡着你的一切了。

这个相就是二元的建立。所以有贫有富、有高有低、有丑有美、有邪有正,好了!委屈就来了。就这么个东西——委屈。

所以了其本质,了其本质了,委屈马上就消失了。所以千差万别总是拥有,千差万别总是庄严,千差万别总是妙用,千差万别无有自性,结束了。他就不会停滞在这儿,他不停止在那个委屈——割裂的委屈。实际二元建立就是个割裂,割裂的苦,割裂就是委屈嘛,对不对?割裂它怎么不委屈呢?割裂,不委屈才怪呢!不完整了。
所以佛善用众生相,知法界庄严妙用无穷,化现种种身,与种种众生同事,得以同事安乐,出离制约,出离自由,他有这个自在力。我们没有。入哪个相,就被哪个东西困住了。我们喜欢这些东西,就迷失在里面了,就是二元建立的割裂造成的,就是众生相割裂。

这不是讲的清楚得很吗?知法常无性,就是佛种为缘起嘛,讲的很清楚。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你还设计什么呢?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知法常无性,就是两足尊处,就是佛种缘起呀,顺性建立,佛种缘起。要不然什么缘起呀?那就是自业、他业、共业、交织业,我们出不了这个圈子。
你依着性说,一切都是庄严,觉悟对象啊,这没有问题,这不矛盾!这说的是割裂,那说的是顺性,一定要平均分配。

你不要独霸啊,一独霸,委屈就伤害你。你独占了,你强化了,我们强化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委屈。分配给大家,大家都先承担一下,再来看它无自性的东西,就好了,明明大家都平均分配的,每个人都有委屈嘛,你不要把委屈都揽过来。认为天下就是到我这就不公平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