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可不是唯佛是念哦,平时什么都念呐!念念不可思议啊!念念在六道中轮回,也可能念念在不可思议的六度万行中轮转,也可能念念在寂静安乐中留驻,也可能是……不知道!每个人真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片刻的休息,在一弹指顷就有多少个念头在变化着,在出生着无量无边的法界。我们的心智法界极为地庄严与庞大,极为地不可思议。那以念佛心普摄十方九界众生,也就是所谓的震动一切佛国。
《往生论》中讲,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那就是念佛心所成,就是大势所成。
以前有这种游历法界念佛的方法:
我若以地狱法界,以地狱法界众生心念佛,以地狱法界应化心念佛;
以畜生,畜生身畜生心念佛,以应化畜生身畜生心念佛;
以恶鬼,恶鬼身念佛,以恶鬼业报念佛,以应化恶鬼、恶鬼环境念佛;
以应化人间念佛,以人间心念佛;
以修罗心念佛,以应化修罗心念佛;
以天人心念佛,以应化天人实践念佛;
乃至声闻、缘觉、菩萨。
来十法界扮演角色,把这些角色扮演完了,若在本位业法中、应化中,本位业法、应化中……这有二十法界,所谓的十法界中一个对策的,一个是应化,一个是应化者,来扮演这两种角色来念佛。那就是以二十个角色来在十法界中走一遍,体会体会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所展示的不同的受觉,不同的作用力。不同,它的作用不同啊!
我在地狱里受着刑罚,念一句阿弥陀佛!因为太苦哦,被迫无奈,过去善根还留下这样一个记忆,南无佛陀!没办法,挣扎痛苦。来应化在地狱道里这些佛陀世尊菩萨们,他不,他乘愿力而来,他们念阿弥陀佛就照耀着受刑罚的苦难众生,使他们的苦难一时熄灭,得以解脱。那个不一样啊!我们在这十八个角色中扮演,扮演扮演,试一试,那也能体会到大势至菩萨为什么称为大势至?为什么大势至起身、动念,十方佛国都会震动?为什么呢?无边光普照法界,摄一切觉知有情归于无上道。有觉知,地狱、恶鬼、畜生有恶的觉知;人、天、修罗有善恶徘徊的这种所谓的觉知;声闻、缘觉、菩萨有那种圣者、智者方便的觉知;佛陀有一真圆明的觉知。
那我们这个角色,平时我们扮演什么角色呢?我是个什么什么人,我怎么认为、我怎么认为、我怎么认为,我怎么想、我怎么想、我怎么想,我怎么看、我以为怎样怎样,我们这个角色特别地固执、执著,特别地僵化,格式化了把自己,那我们要解放自己去这十八个法界去游荡一遍、去体会一遍。还是像刚才讲的一样,地狱——地狱的本位众生念佛,因为苦不堪言,受种种刑罚,突然善根成熟了,念一句南无佛!一个应化的佛陀世尊菩萨等等,乘愿而来,站在这些地狱众生面前、种种刑罚面前,念一声南无佛!(后者)他那个从容啊,(前者)他那个痛苦不堪啊,我们可以对比对比啊。那你就了解了大势至菩萨这个无边光不可思议的作用。
我们的觉性不断的角度的转换,就是所谓的圆觉方便,圆觉、圆觉、圆觉、圆通,通什么呢?在角色上没有障碍,在角色上不拘泥于某一个角色的所谓的事实,在任何一个事实上都能跨越解脱。那就像一个戏剧演员一样,一会儿变一个佣人,一会儿变一个主子,一会儿变成一个国王,一会儿变成一个将军,一会儿变一个屠夫,一会儿变成一个孤商,一会儿变成一个远航者,一会儿变成一个居家农耕者等等,那他是可以演来演去的,说你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呢?说我是个演员。我们在这十法界,我们任何人生命的本质,就是演员。有的人是自导自演自观自察的东西;有的人是只会被别人导来导去、被业力导来导去的一个被动的演员、三流的演员;那有的人就是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个演员,把自己死死地放在某一个位子上,骄慢自卑、无明烦恼、积累痛苦。
我们想来学习势至圆通呢,我们就可以在十方九界中去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身份意识。你说我没有方法,那我们来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慢慢地找出一些方法,或者传递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去实践。
你要相信你的生命,生命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你的固执、执著、烦恼等等业习把它制约在这个样子上了,但是很快这一期生命就过去了,一百年就过去了,你还要扮演其他角色,若被动的、若主动的。那我们乘愿而去的就是主动地扮演着某种角色;我们被业力制约,无奈地承担着因果,无明覆盖着,你就是被人导演了,被业力导演了,你就演去吧!也可能是三恶道,也可能是三善道,也可能声闻缘觉菩萨,你不知道你演哪一出戏。要是不知道演哪一出戏,那我们不妨现在呢趁着你还能听得懂,还能看得清,我们先扮演扮演,到这一期生命最后那一刻钟( 师一弹指)你去演什么?嗯?你说我到极乐世界去演成佛的戏,你说我到地狱里去演地藏王菩萨的戏,我演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戏,我演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戏,我演文殊菩萨来摄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的戏,都可以呀。但就是怕我们被业力奴役着,被无明烦恼覆盖着,这样去被迫地演一些被刑罚、被愚痴所愚弄、被饥饿所逼迫的这个三恶道的作业,那就是苦不堪言了。
我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来承接着佛陀的威神善巧、教法来尝试着演一演大势至,当然也可以演一演恶道、善道、圣道,演一演佛陀世尊。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心变得自由起来,无碍起来,不要把自己钉在某个耻辱柱上,钉在某个因缘上死死地守着它,那就很苦很僵化,感觉到很无奈。在佛陀的教法中,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都受过灌顶啊,所谓的灌顶就是给个位子、给个位子、给个位子……然后你就实践这个位子,很多人结个什么手印,修个什么法,然后说这个是什么法、那个是什么法,你扮演什么文殊啊、普贤啊、这样那样啊,说哎不像啊;但有的人一修,嗯,挺像;有的人一修,相应了。
就像我们近代中国有个能海法师,大家都知道,一个黄教的大德,民国时间,他修大威德,他这个房子一关,大殿的人都出去了,他自己在这儿修大威德,他修修修,别人从门缝一看,就一个大威德菩萨站在那个地方。哦,不得了啊,他智慧如海呀,方便自在呀,心地通达呀。那很多人看过能海法师讲的一些文稿啊,那真是于法得自在呀,心行自在,言语自在,起码心地的自在已经成熟了,他扮演大威德也就显现大威德。现在我们扮演大威德不知道是什么哦,但你要知道我们任何生命都可以扮演的,心地所依产生力量,所依力就会产生种种不可思议的力,不可思议的变化。
许多人去短期出过家,许多人也学过什么训练,像他们短期出家说扮演一个月的出家人,干什么呢?授受比丘戒呀,搭上衣呀,念“阿拉航 三吗 三布他萨”,然后什么“布汤 萨拉囊 嘎嚓咪”,去皈依三宝,一次二次三次,念完了回来,衣服一脱,世俗衣服一穿,回来了,我成个世俗人了啊,刚才还是比丘,现在又成个世俗人了。扮演!实际我们每时每刻的心智都在变化着、扮演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很多人不是自主的,不是清晰的,不是自在的,不是方便地在运用这个心地的变化,运用它是被迫的。说我这么烦恼啊,我这么痛苦啊,我这么受压抑呀,这么不自在呀,这么多委屈呀——因为你扮演的角色不够圆满,不够自在,不够丰富。你要把所有的角色都扮演一遍了,你再没有委屈了。因为你的角色太少,你死死板板的:哎哟,这样太痛苦啊、太痛苦啊。
我到很多寺庙里,执事们一说,嗯,哎呀,我们都很辛苦啊。我说是呀,出家人不应该辛苦啊,出家人身体可以苦一点,心不应该苦啊。为什么呢?出家人心应该是自在的呀,出家人的心应该逾越了三界的制约呀,出家人心不苦,身体可以苦一点,我们可以早起呀,可以晚睡一会儿,没问题呀,可以多劳作一点,但心没有染著了,实相心呐,也不要来不要去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那是真正的出家了。嗯,不行。那你说不行啊,我还要染著呀,那你扮演个染著的出家人;那就很负累呀,你扮演负累的出家人;你说我很世俗啊,扮演个世俗的出家人;那你说我心地寂静啊,扮演个圣者的出家人;你说戒律我清净啊,你是个梵行的出家人;你说我像佛陀一样广大无碍自在,你像佛陀一样的出家人。那居士亦复如是啊,你可以扮演呢,你说我头发这么长扮演不成,明天把头发剃了就行了。
以前他们有居士啊可虔诚了,千里迢迢,这一次还有,打电话说法师我们去接你去,干什么?到我们那里讲法呀。我说为什么呢?我说我不就是个光头吗,对不对?你们不是有长头发吗,你们可以讲啊可以学啊。他说不行啊,我们要……我们尊重出家人啊,尊重法师啊。我说把头剃了,全部剃了,换上出家人的衣服,他说那行吗?我说我来给你们换。喜欢出家人不如做出家人,扮演一次。你说这也太过分了吧,不对啊。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呀,你若主动的变化,若被动的变化,如此而已。
我跟很多出家师父说,哎,他说:我很累呀,我很烦恼,起这么早睡这么晚,还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呀,我说你回家吧回家吧,他说我不敢,不能回家,这多不好看。那你心已经去那样子了,这个还这样子,身心离开了。我的心可以扮演扮演,没问题的。你说我搭上这个衣我扮演一次在家人,可以扮演的,没问题,但你要小心啊,要知道自心本来清净啊,要不然你扮演一段说哎呀我污染这么重,完了,坏了,那就麻烦了。
那我们要做一个觉悟九法界的众生,我们知道,我现在是一个出家人我在扮演一个世俗人,看看他的缘起、过程与结果,这样一个世俗习惯,那样一个世俗习惯;我扮演一个度脱世俗习惯的人,超越世俗习惯的人;我扮演一个菩萨、扮演一个声闻、扮演一个缘觉,有时候你偶尔也扮演一下佛陀。我们的心是完全可以做的,用五分钟时间就可以。时间太长,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不了换角色。那一分钟就是等持,等持什么呢?我全心全意地扮演一个声闻,全心全意地扮演一个地狱众生,你去全心全意地体会体会,等持功德就会现前,所谓的我们称为三昧。哎呀,你说这三昧也太简单了,那你用一秒钟三昧行不行呢?半分钟行不行呢?人念的久了说: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哎,突然哪一刻钟感觉到自己就是唯佛是念了,声音在念佛,感知在念佛,水声念佛,雨声念佛,什么都在念佛,哇,天地之间就是一个佛号了,说这是不是念佛三昧呀?嗯,很多人说这是不是念佛三昧呢?(师敲击桌子)“咚咚咚”——佛号,鸟叫声——佛号,凳子响——佛号,手机响——佛号,骂人——佛号,歌声——佛号,什么都是佛号了,说这是不是念佛三昧呢?有的人就说这是不是呢?等持!你等持不等持呢?那你一疑虑那可能你说是你也感觉不是了,但等持令你轻安喜悦,心智舒展,无所侵害,不动不摇,不增不减,那不是等持也是等持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