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对第四届短期出家众开示

慈法法师对第四届短期出家众开示

时间:2009年1月31日

地点:放光寺光明堂

 

内容提示:

一、 短期出家注意事项

二、 答疑

出家应如何发心

在家应如何学佛

如何出离恶业

子女的教育问题

《阿弥陀经》摘句释义

沙弥和比丘的问题

如何走出自我压抑

 

【开示短期出家注意事项】

对大家来说,一生中,有几个人能参与这个出家事情呢?实际我们都费了很大的周折,每个人都做了一些努力。明天可能就要问遮了,这个遮可能就是对我们大家的一个保护。有的人可能挑不起这个挑子——不是好坏的问题——那我们就做一个白衣修法,这也很好的!要是能没有遮难的出家,我们能胜任这个出家生活,那是很好的;能胜任(而)不出家那就可惜了;不能胜任(而)强行出家,那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好比说肢体的残疾,比较明显的残疾,直接就遮难,就不提了,明天要问一些生活的细节问题,大家尽量如实地审视自己过去生活的作为。这样对我们自身是一个保护,实际是爱护性的。

没那么严肃,可以放放松,大家尽量把肌肉放放松,不需要那么严肃,你一严肃我也有点畏惧了,对,大家都笑一笑,没有问题,笑一笑。

出家生活实际应该是一个喜悦的生活的,这里大部分男性都没有穿过裙子,这次到热带你们穿穿裙子,应该高兴高兴。你们爸妈都不会给你们这样的待遇的!我们真是都要穿上裙子的,这可能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放下我们肢体的缠缚,先从肢体上解放我们:一大块布一披就可以了,一块布往腰上一扎就行了,很自然、很宽松的。脱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哭鼻子的,有的人可能感觉说:“哎呀,赶快结束才好呢!”不是,我告诉你:脱掉了的时候多数人就会掉泪的。有的人说:“哎呀,可结束了!”有的人说:“哎呀,这么快就结束了!”

不管怎么想,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你心里要有这样一个喜悦的缘起,就是我们会穿上裙子。这个裙子是过去贤圣们穿的,凡夫可穿不了的。那我们也穿穿这些贤圣们穿的衣服,装装贤圣的样子,也可能真是贤圣之人。我们托钵的时间,搭上如来的衣,托着如来的钵,说着如来的话,不佛都佛了,对不对?我们大家不佛都觉悟了,都已经有一个觉悟的样子了,表现有觉悟了,表现了。

大家这个地方要轻松的,一定不要把出家看做一个太紧张的东西。当然我们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早晨起来做功课啊,晚上要做功课啊,要经行托钵啊,反正准备这个脚丫子踩到石子上,不要蹦不要跳,更不要生烦恼。

托钵,往往是短期出家的一个分量比较重的功课,他们以前短期出过家的人都知道,其他功课分量都是不重的,早晚课很多人念不念都可以。但是托钵必需得去托的。为什么呢?就像佛陀一样,在世间游化一方,游化一遍,我们会经历那些居士们、村民们供养,或者不供养——供养当然很好的,不供养也很好,你走一走试一试。

短期出家是大家的福德,的确是个福德。初八你们就要剃头了,你一剃了头,现在三界中的人都可以给你磕头了,就可以礼敬你们了。干什么呢?出家了!出家的形象,是三界所礼敬。虽然你们没有实际的内容与功德——或者某些人也有这样内容与功德的——我们在受礼敬的时候都是当之无愧的。因为我们仰仗着贤圣、诸佛菩萨、清净僧的加持,我们的形象就可以受人天的礼敬,做出世入世的福田。这可不是修来的,这是剃头换衣服这一瞬间,佛、菩萨、贤圣、清净僧加持我们成就啦!不是你修来的,但是,这是宿世的善根啊!没有宿世的善根,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我们大多数都是规规矩矩的佛教徒,都做过礼敬:拜佛、拜出家众、拜经典之类的事情。但是受人礼拜的人,我不知道多不多,应该不会太多。我们作为一个在家人,要是来一个人趴到地下给你磕个头,你会畏惧的。不相信我们演示演示,谁愿意来试一试?来来来,某某,来,站着,我们大家给你磕个头。来!谁敢?哪个没有真正出过家的人尝试着试一试。你胆大可以,站在那试一试,我们大家给你磕个头。(答:不敢,受不起。)

没问题,不要压抑自己就行了。你磕头的时候起码想的是:哎呀!我不敢担这个事情。但我们剃了头以后,就不是我们了,是诸佛菩萨贤圣僧加持我们,我们受得这个礼了。为什么呢?你的这个形象就是他们的代表,形象代表。然后就念他们标准的语言——“萨比滴呦……”(编注:南传托钵时所念诵的祝福词),然后做他们的观想,回施众生、利益有情,你没有惭愧的,没有害怕的。这样的福报,谁能给呢?唯有佛给我们了,唯有僧团给我们了,其他的是没有办法的,再大的团体也不敢给你一个让大家给你磕头这样的威德。这就是佛法、僧法不共的地方。再大的菩萨、再大的在家的成就者,都应该礼敬三宝的,礼敬僧众的。

那下边就是我们自身相应的作为了,我们要扮演好这个角色,要把这一台戏演好的,要像模像样地,要不然我们可是丢佛陀的面子了——佛不要我们的面子,但是我们自己会感觉到惭愧。所以说下边的威仪的修持就十分重要了:行住坐卧,搭衣吃饭,对我们来说就十分重要的。不要小看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机会得到、延续到我们身上是不容易的,十分不容易。

后边的作为可能是这三十天中,大家会接受南传的善知识们的教法的教诲,修持的内容,功课,他们自然会有安排。在这几十天中,大家最主要是珍惜自己的机会,没有其他东西。

这三个小孩子还是要出家的?(注:这届短期出家有三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出不出啊?着不着急回家啊?(答:不着急。)着急回家了,一回家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和)这么多人(一起出家),没机会了。小孩子想回家特别正常,大人不习惯的,也会想家的,对不对?更不要说小孩子了。

我们一来到这,早晚课这么紧张,这个那个的学习啊!突然面临这么多问题,本来出家想解脱的,结果又产生这么多东西,对不对?本来我要走解脱道的,怎么成加法了呢?没有问题,先加后减,一定有这个过程的。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得不到解脱的。就先给你加一加,你就知道加法的厉害的,到最后我们一下就解脱。真看透了,看破了,真了知这一切作为原来是无得无失的,那我们就不怕他了。那下边就是大家修行的内容了。

所以这些天我们辛苦或者说这一个月有些所谓的适应不适应的,不要咬牙,你笑一笑就过来了。因为除了这三个小孩子(其他人)都是成年人了嘛!都是成年人,没问题的。最主要不适应的可能是要早起,这是一个特别大的一关;要晚点休息,又是一个关口;要次序的生活,群体生活,可能又是一个问题了。以前在家、在单位或者是在生活环境中,散漫自由,爱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可能是一般人的生活习惯,到这里边可能就要受到一些冲击了。再一个就是腿子的问题,出家人没一个好腿子可不行哦!没有这个玩艺,你就坐站不是,所以要抓紧时间这一个月练练腿子:经行、打坐、经行、打坐……,大部分就是练练腿子的,当然还有安般的修持,安般的修持可能他们不会要求这么快,可能怎么放松怎么好。平时自己坐的时间尽量调整调整自己的腿子。

一个月,就像以前明具写的文字一样:一个月一晃就过去了。很快的,一晃就过去了。这一晃就过去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这里边有苦有乐,但是一晃儿就过去了。有苦有乐,一晃儿就过去了。所以说苦乐来的时候,不要抓住苦不丢,也不要抓住乐不丢。苦来了,面对,笑一笑;乐来了,笑一笑就过去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师长们,这些尊者们教我们什么,我们就好好学什么。尽量把我们的身心世界腾空一点,越空越好,不要装得满满的去了,不要打那么多妄想去了。把我们的身心搞搞空,到那个地方(注:指版纳)就方便了。别人给我们装什么,我们就体验体验,要是消化不了,先放在胃里,回来再消化,回到家里再消化。或者说大家互相帮帮忙,互相消融消融。

因为我们都是汉地人啊,常住的出家师父也特别爱护我们大家,鼓励我们接触一些汉传佛教的僧法、一些生活的方式,这真是大家的福报啊!一个是接触南传的形象、衣钵、念诵,也接触了我们汉传佛教僧众的作为、念诵、生活模式。常住计划安排五天,让我们来体验一下汉地僧众的生活模式。对我们来说,虽然有些紧张,但实在是常住对我们的爱护,不希望我们空过,不希望我们大家空过这一段时间。空过了,一去就不复返了。

到南传(注:佛教地区的版纳)呢,可能大家比较不适应气候。由于版纳是热带地区,过思茅好像是过了北回归线,他们是热带生活习惯状态,蚊虫比较多一些,去了,注意的可能就是蚊虫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资举吧?(答:有!)伞啊、蚊帐啊、头陀伞啊、什么衣啊、钵啊,大家都有这些基本的东西来遮护我们。

功课呢?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不会太适应的,就在于我们自身的调整了。

很多人到版纳去会很多瞌睡。昏!热!到那个地方过午不食啊,就把我们的昏沉去掉很多很多的。现在大家已经过午了,不知道有没有饿肚子的,有饿肚子的举举手啊,没问题,不要害怕的,胖子、小孩子(饿肚子),不过在这里边由于大气候大环境,一般人对于这个饿,还是有一些调整方法的,那个菩萨举举手的……小孩子饿啊,不是你们在这个时候饿,佛陀在世的时候小孩子也会饿,他们也会喊,晚上就会站起来喊,怎么办呢?给他们处理一些方便吧!看看怎么方便一点。

短期出家啊,在饮食行为思维的方式,行走坐卧对我们做一个规范。这规范的目的,不是让大家表达一个外在的东西,实际是想通过外在的来使大家达到一个解脱,超越自我的这样一个外缘,刺激我们的心智,不再粘着于得失,不再执着于自己的妄想,真正地走出自我。

像在家人盆盆罐罐很多东西,出家以后越来越简单了:三衣一钵。你们这次去,可能会把你们的盆盆罐罐都收起来,什么手机啊,什么……反正你长期用的东西啊,都会给你锁到保险柜里去,写上你的名号,等你这一个月走出来以后再还给你。

要是我们真正地用心好的方便的人呢?这一个月之中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也可能有些人真是不想再回家折腾自己了。要想折腾呢?感觉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事情,那就继续回到社会上也没问题的,因为这就是短期出家嘛!

我们是聊天啊,谁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办事情的,不要紧。因为常住上安排(我)跟大家见一见呢!因为我提倡短期出家,并不是我个人的行为,只是希望更多的人接触佛法,接触僧法,有这样一个机会。以前,跟南传的很多长老都谈过这个事情,他们说这样的机会特别好,也很慈悲,容易给世间带来很大的方便。

最早我们汉地的僧众还是不接受的,很多僧团还是不接受这种方式的,认为:“他们短期出家,来来去去的,我们常住僧人怎么办?他们那么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还是有很多争议的。但我们通过几期这样的作为,也给很多人带来一个新的审观世间人生的模式。这在南传佛教是一直相续下来,一直有这种的做法。

我们从各地赶过来,来参与这个事情,真是还要静一静,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参加呢?虽然那个表已经填过了,也做了很多想法,家人也要辅佐,社会也要辅佐,甚至还有些阻力,那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心里的愿望呢?这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实际出家是其他出家师父对我们的一个教育,我们自己对法则的一个向往,这两个契合到一起了,就有意义。其他的想法越少越好,我们越轻松。你现在期望越大,你未来越烦恼。所以不要抱任何的希望,也不要抱过多的任何的加法,就是思想的想法,就去走一走,做一做,师长叫我们怎么做,我们就踏踏实实地怎么做,就好了,就够用了,要不然就是自寻烦恼了。所以初发心一定要简单、平白。

因为常住的出家师父提议我给大家说一说,我感觉大家应该注意的,我能想到的,基本上都给大家说了说,要是有什么(问题)想提一提的,认为我能解答的事情,大家可以聊一聊。

【答疑——出家应如何发心】

德圆师:短期出家的,刚才说大家注意自己的心态。咱们今年有好多发心要长期出家,十多个呢,长期出家的人想知道每个阶段应该发什么样的心?应该怎么做?白衣啦、沙弥啦、比丘啦……?

慈法师:要知道出家人是世间的利益者、净化者,实际是最调柔的人的。我们从白衣到形同沙弥,到沙弥——受了沙弥戒这样的沙弥,然后一直到受比丘戒、受菩萨戒,这样的出家众、僧众。这些过程就是应该越来越调柔,越来越无我,越来越无私,就是越来越解脱,越来越多的方便、智慧。我们学了很多念诵啊、仪规啊,都是为了利益有情,也为了解脱自己,这样的行为我们才来出家,这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出家路子。出家人不是为了强化自己才来出家的。在家人世俗人都在强化自己:更多的房子、更多的财产、更多的自身的优势。这是在家人的心理。身体要更强壮,什么都要更好、更强;出家是减法,自我的东西越来越少,自我的意识、杂念,乃至自我所谓的妄想,身心应该越来越调柔。这样的出家的路子就越来越轻快,直到究竟的大般涅槃——就是我们说的圆满的菩提道业,这样的次序对一个出家人来说,比较公正,就是我们比较走的准确一些。到僧众中来强化自我,无疑是一个弯路。当然我们平常也会接触一些僧众,他开始也是一个很好的白衣,做了出家众,沙弥,乃至做了比丘,甚至又做了一些职务,管理寺院什么的,结果呢,脾气性格就大了起来。那么,这样的路子基本上就应该调整一下了,就是负重了。那什么样的(路子)比较合适呢?

我们从一个白衣剃了头了,有求寂的愿望,向往寂灭为乐的一个心智,再受了比丘戒了,菩萨戒了,我们有利益世间的这个悲心,有利益世间的方便,学习一些方法,能使佛法住世,能使三宝住世。因为僧的住世就是佛法的住世。世尊取灭以后,释迦文佛应化身取灭以后,就赖于僧人把佛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那我们要现一个僧相,目的就是把佛法一代一代传下去。当然包括我们的自身的修持,能令正法住世,不是强化自我。这一个路子我们要清晰的,现在像德圆师他提出来,可能是对我们大家的一个爱护,希望我们的路子走得直接一些,尽量不要有弯路。

我看到大家大部分人的腿子还是很好的,但是有人在底下说:哎呀!腿疼啊,这个那个的,没问题的,疼也是正常的,我们都有这个经历,都有这个过程。实在腿架不住了,调整一下,都没问题,不要紧。有的可能是老师们,也尽量不要呵他们就好了。因为这是一个过程,太短了,也可能达不到太高的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但是我们自己要知道:放松自己十分重要。在短期出家的这一段时间,或者长期出家的一个过程中,放松自己,放松不懈怠就好了,放松不懈怠。要是我一放松,啥都不干了,那可能就有点麻烦了。放松不懈怠自己就很好了,放松不懈怠!

德圆师提的这个问题,实际还是需要大家下去好好考虑考虑。我刚才给大家提了一个参照,我们越来越轻松,步伐、心理、身心越来越轻松,出家就走对了;越来越沉重,一定要让周边的善知识来给我们提意见,我们要自己来审视审视自己的作为是不是出现了故障了?不管长期短期,差不多的,应该越学越轻松才好,越来越条理才好,就是在自由中能轻松起来,在轻松中能条理起来。条理是自然的事情,由于有善知识教导我们的,自由就是轻松状态。

【短期出家依止南传佛教的传承】

我想起来一个话题来,我上来之前,有的出家师父谈起来这事情,说现在出家的——我们短期出家、长期出家的,对我们汉传大乘佛教跟南传佛教有一个误区:好比说南传佛教怎么样啊,汉传佛教怎么样啊,甚至藏传佛教怎么样啊,有一个认识上的偏颇吧!佛教的教言就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了生死、去烦恼,不在对错上用工夫,也不在大乘、小乘、金刚乘上用工夫,在对你有缘的法则上用工夫,那就是近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诚实言,对你的机,在无有高下、平等缘起上去审视,你就会得到一个法无自性的加持。那么每一个事情来我们都有觉悟的机会,那都有修行的机会,这样我们就是说没有修大乘都修大乘了。要是我们念着佛,学着大乘教言,我们只为自己不为别人,啥也不管,我就是自己修自己的,持戒也好,精进也好,一切作为就为自己,你念佛也好,修金刚乘也好,你也是小乘,你最多也就得到一个自解脱。这里,发心反而是最重要的,修什么法是一个技术活了。南传是一个技术活,大乘也是一个技术活,金刚乘也是一个技术活,就是发心是个根本,就是我们自己的愿望,发心是最重要的了。这一点你可以看一看。

藏传佛教有他们的优势,汉传佛教也有他们的优势,南传佛教也有他们的优势。那我为什么鼓励在南传佛教的短期出家呢?因为他有这个传承。在藏传、在我们汉传没有这个传承。佛法不敢妄自做为,就是不能自己找一个方法就怎么做了。那样呢,寿命很快就没了。要是有传承呢?诸佛菩萨就会支持我们,令这个法相续。它不是妄念中生出来的,它是社会如实的需求,又能令这样的对机的有缘得到解脱。像我们这个一日一夜出家也好,一个月出家也好,常期出家也好,世尊都给我们授过记:若于释迦牟尼佛世尊的教法中出家一日一夜,乃至更久,乃至终身,这样的人贤劫必得度脱。就我们现在这个劫称为贤劫,贤劫中有多少个中劫,多少个小劫,多少个大劫,就在这个劫中,我们因为这个剃头的功德,现僧相的功德,发心出家,短期长期出家的功德,这一个劫里,我们必然得以出离生死轮回。这是释迦文佛对僧人一个普遍的授记。

依止这个授记呢,那我们一个月的出家,是十分的不不可思议的了。要是靠我们自身的修行,若一劫二劫出离生死,那困难是太大了。那么要以阿弥陀佛的教言来说,一切众生闻阿弥陀佛的名号,一生成办,同得往生,同名阿禆跋致,那是真实不虚的,一生就可以成就了。那我们有几个人能缘佛成佛呢?那得看各人的机遇了,就佛的愿力、愿望来说,希望我们人人这一生得不退转,一直到我们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是一个大乘的愿望。

我们为什么去鼓励南传佛教?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传承来接度我们,这样一个机。那我们接受这个传承了,不应该说:噢!南传佛教可能就是佛法了,大乘可能不是佛教,南传佛教才真实的,这样的看法就有点偏颇,那世尊的是法平等的真实教言呢,我们就违背了,就落在大小的边见上,真假的边见上。那我们就会生种种烦恼,就会在这种心的奴役下,不断的攀高,排斥低,攀真,排斥假,结果心的缘起就不平等,在是非的知见上反而去产生疑虑,产生我们所谓的根本的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样的粗重烦恼,这些烦恼就会折磨我们的心灵,伤害我们相续的这种心智。

这一点有菩萨提出来,希望我给大家提一提。并不是因为南传佛教比大乘、藏传佛教更好一些,不是这个概念,或者藏传比汉传更好一点,也不是这样的,就是一个对机的问题了。

怎么来成熟我们的发心呢?像阿弥陀佛在因地有一个誓愿,发的什么誓愿呢?他成佛的时间,所有念其名号的人都会护持三乘,就是一切诸佛的教诲,三乘教诲,都会去护持的,会守护,会实践。这是阿弥陀佛的一个誓愿。远离争斗,教内争斗都会远离的,平等护持一切教义,圆满利益一切有情,是这样一个誓愿。所以我鼓励我们念佛人去短期出家也好,去南传出家也好,去学藏传佛教也好,去学汉传佛教也好,他是很公平的,只要你有这样的机会,适合你修持,使你能成就,你心里有愉悦,有这种喜悦的愿望。

所以是法平等,我们心目中一定要有这个概念,这样我们的正知见,就能令我们的心相续,不产生这种分别对待的烦恼。

下面大家说一说,看看提一提什么?

【答疑——在家应如何学佛】

德圆师:师父,我替短期出家的人想问一问,寺院学佛挺方便,在家可能就条件不方便,不知道在家该怎么样系统的学习,而得到利益呢?

慈法法师:好比说我们现在建这个庙子,大家这么多僧人守护这个寺院,就是为了跟我们大家结个缘,跟世俗的人,或者说没有次序学佛法的人带来一个因缘,慢慢地成熟一些教法的传播的环境。像我们现在这个寺院,虽然茅棚很多年了,但是次序的环境还是不成熟,硬件呐,包括整个大家对佛法的需求的状态,还是参差不齐的。建立寺庙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大家在次序的学习、修证、交流的机会比较安稳、比较明确。比如说放光寺有这样一个短期出家的机会,大家在这个方向上可以次序的做;好比说以后有一个念佛的堂口了,大家可以在念佛的次序当中去做;好比说以后有南传院了,我们可以在南传的环境中,以南传的修法去次序地请来老师、尊者们、善知识们来教我们以种种修法持续的深入。

若没有这样的环境是很困难的,在家里学习的的确确困难是比较大的。末世中虽然有念佛法门这样很简捷平快、不择区域的一个修持方法,但是很多人在家因为闻不到如实的教言,因此念佛也会念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建立道场的一个殊胜的缘起,也是它的真实的作用。就是为了接度在家无力修持的,或者说散乱、次序不清晰啊,或者说目标不清晰的,这样的给他们建立一个环境。我们称为有形的道场来完成我们无形的道业。要是没有这个有形的道场,我们认知自己无形的道业,这个道场是很难建立的。那些圣者、智者、教法次序成就的人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发心学佛的人来说,道场十分重要,环境啊、教育啊、相互的鼓励啊、师资,都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到这个地方来出家,一方面自己要好好学习,再一个要有爱护道场的心念,因为只有道场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若)没有道场,这伙人这样做是不行的,社会支撑不了,个人也支撑不了。所以说道场有它特别的优势,尤其是像放光寺这样朴实的地方,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原始的朴素的思想的机会,成熟我们真正的觉悟自己、觉悟人生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城市生活是很热闹的,现在的农村生活也很热闹,社会生活都很热闹的,他不像寺院这么单一,我们来交流佛法,不管怎么样,你(就是)烦恼,你烦恼也来自于佛法,你周边所谈论的、所交流的、所说的都是佛法,离不开这些问题的,这样我们的专注的机会就多一些。若是发心明确,大家的指导清晰,成就似乎不为难事。

来到这可能住房有点紧张啊?(答:楼道里也住人。)大家那就打拼打拼吧!以后房子多了,那欢迎下次再来,现在的的确确是有些困难。

很多人来到放光寺就会感觉到,这寺院是啥呢?这是汉传,这是南传,那是藏传,是啥传呢?其实也不是故意搞呢?可能是什么人送来了,就把它添那了,什么人又送来了,又添那了,结果就搞成了这个样子了。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释迦文佛的教法中有这些教法,这个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所以说什么来了,就添什么,就这样子了。那我们能不能做择取呢?以后就会择取了。以后汉传的地方我就披汉传的相,南传的我们就披南传的相,藏传的我们就披藏传的相,啥传我们就披啥传吧!大家不要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不是故意的,这是阿弥陀佛一个特定的思想,也是诸佛菩萨一个广大的心胸。我们人也要有这个心胸,学佛的人就要有一个大的心胸,来接纳这个社会,接纳种种因缘。

【答疑——如何出离恶业】

问:阿弥陀佛!我想问一问:杀淫业怎么出离?

慈法法师:这不是讲戒戒场啊。我讲一讲,讲一讲,大家也有一个思维的模式。我们生活这个劫,释迦文佛称为减劫,释迦文佛出世的劫称为贤劫。贤劫中有千佛出世,这里边的人包不包括在内,我真不知道,但有一千个世尊出世。一个世尊出世,就是减劫开始,已经开始了两万多年。就是人寿六万岁,拘留孙世尊出世了,他就广度有情,那时候就是减劫;啥是减劫呢?到第二个世尊拘那含牟尼,人寿四万岁,又继续减劫;到迦叶世尊,人寿两万岁,继续减劫;减到人寿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出世。减劫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人的寿命越来越短。这个短的业力从哪来呢?因为人与人之间以恶相待,自身与自身之间以恶相待。我们不妨回忆回忆,你记忆中,自己的恶和他人的恶是最多的,就是我们记忆的恶的东西多,亲人之间记恶,对自己记恶,往往自己做过的恶不原谅自己,总是把它记在心里面。哪怕是过去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恶事,只要记得住,就紧紧地抓住。他人对我做的恶,对我有意见哪,对我有伤害啊,也永远的记着,包括亲人啊、夫妻啊、兄弟啊、一个单位的,就会记别人的恶、过失。善良的东西,做过就忘了,做过就忘了,他人的、自己的都是这样子,这样就造成了减劫的记忆与减劫的果报。我们这样减减,一直减到人寿十岁,到时候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最高大的人了。形容那时的人多高呢?“人高一肘”,你把胳膊竖起来,就这么高,十岁的生命啊,小孩子的肘不行,大人的肘;“马大如狗”,未来的马就象现在我们的狗那么大,像狗一样。因为什么呢?我们不断地记忆自己的恶、别人的恶……,这样减减,一直减到人寿十岁。

这个菩萨讲的易犯,就是杀盗妄淫酒没有一个不易犯的。你可以静静的思维就对了,观察就对了,杀盗妄淫酒,不是哪个易犯,是个个易犯,你仔细观察就行了。很多人心里想,我做得很好啊,你不相信你试一试,你静一静,你观察观察,你记忆中有多少善的东西呢?又有多少恶的东西呢?就在我们意识当中,恶的东西增长了。

为什么鼓励大家短期出家呢?或者出家生活呢?就是让我们存念存念善的东西,在减劫中活一活增劫的生活。什么叫增劫的生活呢?记人的善,记自己的善。我们记住自己的善,也记住别人的善,相互之间只关注善缘,忏悔恶缘,我们在减劫中就会活增劫人的生活与心理,我们的寿命会增长,道德会增长,快乐会增长,苦恼会减少。苦恼会减少,觉悟的机会就会增长,为什么呢?因为你在记善。所以鼓励大家,平时与人为善。记自己的善,忏悔自己的恶,记他人的善,代他人忏悔他人的恶。这样我们就有机会了,在减劫中我们有觉悟的机会,有成熟道德出离生死的机会,要不然没有机会。减劫中大家就这样慢慢滑下去了。你不要看别人的过失,你看看自己就行了;你也别看自己的过失,你看看别人就行了,公平的很,一个模样。虚云和尚讲: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自己可以审视,有的人爱念别人的过失,别人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团体怎么样,你不要念,你看看你自己就够了;有的人念自己很多过失,不能原谅,你看看别人的过失就行了,都差不多。

那怎么办呢?念佛、念善、觉悟、忏悔恶业。所以你看一旦出家了,每天都要及时忏悔,要替其他人祝福,祝福是干什么呢?美丽、长寿、健康、远离忧恼、远离疾病,这都是存人善念。像我们的早晚课啊,行堂过斋啊,都是这样的,先祈祷佛菩萨的加持,供养佛菩萨,晚上忏悔自己一日当中所有的不如法事,让诸佛证实我们清净的愿望、善良的愿望。

所以刚才这个菩萨提的问题,我就泛答吧,细答没有用了。五浊恶世,释迦牟尼佛讲了,我灭度后,此五浊恶世,业力就更加更加(重了),往下滑了。我们大家都看得到,也都听得到,也都感知得到的。这个时代念佛是通途,念业力也是通途,但是念业力是沉沦的通途,念佛是出离成就的通途。所以一般我们劝大家不要念他人的业力,不要念自己的业力,自己再好也不要念了,他人的业力再坏也不要念了,那你就念念阿弥陀佛吧!你就念念诸佛的功德与大愿吧!要不然我们只有沉沦的机会了。很多人不相信,我们就出出家学学戒就知道自己是几分几两,一上秤,天平往哪儿倾,你就知道了,不念佛出生死,无分啊!不相信我们就继续做,继续实践,实践久了就知道念佛是唯一的出路,修行是唯一的出路了,忏悔是唯一的出路了,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走出是非,念佛功德。这样一个机会。

【答疑——子女的教育问题】

问:师父,我听说印光法师有这样一段话:家门无孝子,佛门无高僧……(怎么理解这句话?子女教育的问题?)

慈法师:有两种世间法,有两种出世间法。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益自己,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两种世间法:一种人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一种人是为了他人过得更好。但以出世间来观世间法,一切世间好与不好,皆是梦幻不实的,三界火宅必无安乐。这是以出世间法来看世间的,梦中之人所有的爱憎利害关系,皆是梦中之事,毕竟不实。我们这样一说呢,似乎是我们离世俗生活太远了。大部分还是期望在世俗中过得更好一些,做更多的善事善缘,更好的这种生命相续。就以出世的思想审观世间的善缘,好比说很多的功德,布施啊,持戒啊,诵经啊,放生啊,护持道场,做了很多善事,就为了自己人天福报。过去的善知识对这地方有个呵斥说,称为三世沉沦。他第二世会受福报的,因为他这一生做了很多布施啊、供养啊、善事啊,来世会升天啊,有这种机会。但一旦这机会享受完了,第三世又是堕落。佛教能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在世俗里过得更好、大家轮回得更好的一个教育呢?有没有教法呢?五乘教中有——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乘——人天乘里边是有这样的教化的。在《阿含经》中,佛讲了大量的教世间人怎么来做,做得恰当的一些教法,世尊在佛法还不成熟,大家的世俗心还很强的情况下,讲些人道、人伦的一些法则。我感觉现在社会上的这种教育,已经很普及了,越普及,减劫来得越快,为什么呢?大家没有出离心,减劫的加剧就越来越快。向好是所有人的心理,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好的,向往好又争夺好,排斥恶,把恶排斥到社会上去了,恶直接占有了,就强化了自我,结果恶就更加加剧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状态,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好人呢?我们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实际我们真正地认知到了,三界如幻,你一定会做一个好人的,一定会爱护这个世间的,大家本来就在做梦,我还和别人争夺什么呢?善恶都不值得争夺了,财富不值得争夺了,名声不值得争夺了,何以故呢?如梦如幻,毕竟不实啊,因缘所生,无有实质,缘生缘灭毕竟是无常相啊!我们要在无常相中建立一个善的常,行不行呢?那么我们就得用世法来讲了,讲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都是为了顺应世俗的善灭常法,来次序世间的,以次序来回施世间众生,接度众生出生死、出轮回。

像这位菩萨提这个问题,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呢?我感觉我们自己要有出离心,要有菩提心,你爱护自己的儿女,爱护自己的家人,一定会是真诚的。要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爱护自己的子女,无外乎是人情——这个人情没问题,所有的人天生都有这个人情。

过去听到这样一句话:上天有好善之德,人人的心里都有好善之德。我们的人心没有一个是不向善的,哪一个人不向善呢?我们仔细观察审视一下,没有不向善的人的,哪怕一生造恶的人,他也不会嘴上说我不向善。所以我感觉我们应该在短暂有暇的人生中,能不能把生死问题、生死大事放在当头,这是一个佛教徒非常致命的一个环节。世俗的因缘太多了,无始以来我们轮回的太久了。多好的轮回我们都得到过,但是特别差的出离我们也没有得到过,我们要是真正出离过三界,我们就知道三界是火宅这是一句真诚的话了。我们想做世间的善人呢,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很多人提倡儒家思想,回到刚才话题中去,我感觉社会的教育已经够充分了。

佛教的教育第一个解决的就是生死大事!不是嘴边上的话,人寿百岁啊,折腾不起来什么东西啊,这一百岁一晃就过去了。因为可能我接触的死人多,每天我都有电话和我说事情啊,谁谁的家人死了,能不能帮他祈祷一下?我说可以的。每一天都有死人的消息的。我也不知道是善人还是恶人,但是一个一个都死去了。死去了他们是继续沉沦,还是继续做好事坏事呢?还是真正地了脱了生死呢?这个地方是不得而知的。我鼓励现前学佛的人一定要把了生脱死当作是头等大事。实际就是这个事情。做好人我不反对,了生死是大事。好人,坏人,我感觉无量劫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什么样的人我们似乎都做过,但是就是了生死这样的事情没有做过一次,要是做过一次你就知道这三界火宅在焚烧着大家的生命。包括你的善,包括你的恶,包括你的禅定,都在焚烧着。我们知道禅定的功夫是远离了善恶,远离了苦乐。我们知道色界天,就是禅天,善恶都远远超越了,但是他们还在三界火宅。非想非非想天他们早已超越了善恶禅定,他们还在生死之中、轮回之中。

因为我们现在人寿已经不足百岁了,在这里边玩善恶的游戏,不把了脱生死放在头等大事上来看待,我感觉大家就会辜负自己的学佛因缘。因为我走了很多团体,发现大家在这善的问题上都举得很高。我就问:你是善人吗?八万四千岁是善人,五戒自然,十善自然,他们不用授五戒十善的戒,他们具足五戒十善。那就是真正的善人。你是善人吗?你若是真正的善人,你就不用要求自己就会活到八万四千岁。你活不了百万四千岁,你说你是善人吗?你把你一天的善恶记录下来,你敢面对吗?我不是反对你们大家做善,不反对。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人寿百岁,出生死是个大事情,善恶的选择反而不是大事情了。包括我们儿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你的生死是头等大事。我们自身的生死问题解决了,儿女的生死都不成问题。我们在沉沦,我们再教儿女善恶,一样在沉沦。我感觉这样辜负了我们难得的人生。所以在佛教中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解决生死问题,说三乘教最基础的就是出生死——声闻教,自身出离生死;菩萨乘教,自他人出离生死;诸佛如来的教诲,圆满一切究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关于这种人天福报的修持,我感觉我们既然来出家,最好都放一放,在了生死这个大问题上多着着手。一个人能了生死了,天下的人都能得到安乐,就是所有的有缘人都有机会了,我们大家不用教善恶,哪个人都在说善说恶。有人说:我们特别在乎善与恶,行不行呢?可以的。在这个地方还是提倡一下,大家在了生死的大问题特别地用用心。真正的有力量了,你再去看看生死中的这种善与恶。我们都知道世尊说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悲心了,这个智慧的给予。

所以说这个菩萨提的问题,也可能是现在学佛的人面对一个特别大的选择的问题了。很多人就把佛法世俗化了。什么叫世俗化了?就是说善说恶,说是说非,这不出欲界,你就是毕生修持你连欲界都出不了,你把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所谓的善恶上,你这一生出离不了欲界。就是集其功德,欲界难出。何以故呢?我们是对待的心,对待的心就会产生欲:取的欲与舍的欲,爱的欲与恨的欲,这个是去不掉的。

我们到南传会学到安般的修法,就是业处的修法,就是远离善恶,善恶是我们人生中面临最多最频繁的东西。但我们以出离心面对善恶,善恶就变得特别简单了。善就有乐报,恶有苦报。但这个善恶、这个苦乐是对待的,是对比而出来的。佛法里边出离的乐是大乐,是善中乐,恶中一样乐!善中觉悟,恶中一样觉悟!它超越了善恶的缠缚与困惑!在这种因果中不断的觉悟,产生觉悟的因果!要不然我们会沉浸在善恶的对比的苦乐中,被善恶苦乐左右着,这跟佛法没有太大关系了。世俗人不用学,都在这种苦乐中。我们会明白世俗因果,在世俗中,继续择善择恶的生存,多择善远离恶,这样在世间活得会更好一些,但是轮回难出。

为什么我们提倡念佛呢?印光法师在他的净土五经的一个序文中提出来:生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啊!我们人寿要是八万四千岁,我鼓励大家拿出四万岁做善,拿出四万岁去修行,要不然我们生命太短了,这百岁我现在过一半了,我五十岁了,再一转眼这五十岁又过去了,不知道是善是恶了,所以,还是激励大家在出离生死的大事上下下功夫,教育子女,你的生死问题真正解决了,你一定真正的对得起自己的子孙了,对得起自己的儿女了。我们的生死大事没有解决,谁都对不起,不要说教育别人了,自身难保,轮回尚在!话有点重,对不起,菩萨!

【答疑——《阿弥陀经》摘句释义】

问:师父,请开示一下《阿弥陀经》中说的“舍利弗,若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所有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什么意思?

慈法法师:佛这个意思很清晰了,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揭示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自性,就是说我们本来具足的,这个心本来就是万德之心,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心是具足万德的,我们用的是什么心呢?妄心、分别心、对待心、取舍心、不足的心。那么,阿弥陀佛以他的名号功德来唤醒、来印契我们本来具足的心,所以说:“若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一切众生本安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的表象、我们的业习,在幻化中沉沦,在变异中捕捉,我们还攀缘是我们的业相,没有回归到我们本来具足的自性。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我们本来具足,真实不虚的。为什么有业习相续呢?因为我们在攀缘着业习。你看我们刹那刹那的念(头)、想法都在攀缘着业习、感知,没有攀缘阿弥陀佛。假设我们缘阿弥陀佛,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缘佛一定成佛的,缘佛一定不退转的,因为自性无进退啊!

阿弥陀佛是顺性成就的圆满功德,那我们缘自性,缘阿弥陀佛的报德,就会透达一切众生本具的自性,那也会得到不退转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问题的,慢慢来,慢慢来。这个话题就是说一切众生六道轮回皆因顺应业习而流转,一切诸佛如来皆因顺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要顺着法无自性这个性德来审观每一个现缘,觉悟每一个当下,我们也会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实功德,要是我们还顺着自己的业习,攀缘着种种烦恼,那六道轮回必然是我们的家。所以世尊授这样的记:若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皆得不退转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我们念佛人就是顺性人,念业的人就是轮回的人。所以鼓励大家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个自性具足的名号,来印契我们本来具足的心,唤醒我们本来具足的心。把这个作为一个缘起也好,作为一个现缘也好。

阿弥陀佛的誓愿欲使我们一生成办菩提,所以释迦文佛宣化这个法,说: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难什么呢?是一个令众生一生成就的教法,菩萨就很不容易信的,凡夫要顺业观察是很难安住无疑,比较难。所以说舍利弗啊,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是因为众生缘业而不能生信,要是缘佛一定能生信,是这样一个教法。

【答疑——沙弥和比丘的问题】

问:短期出家和长期出家是比丘还是沙弥?还有一个就是今年短期出家,明明年能否继续参加?

慈法法师:是这样的,七次舍戒还俗是释迦文佛对我们这刚强众生男性设立的一个方便,女性出家只有一次机会,由于女性心智多变一些,一天当中甚至有几个想法,可能不干了,情绪一来就不干了。男性自我意识自尊就比较强一些,世尊就给我们机会,你不干可以啊,回家啊,回家了你可以再来啊!为什么呢?男人相对就比较刚强,比较自尊,所以就给我们一个机会。究竟是比丘啊还是沙弥啊,来舍戒出家,再还俗再出家,还真没啥标准。严格地说僧就是比丘,(问:沙弥算僧吗?)沙弥也算僧,算什么僧呢?沙弥由于没授二百五十条比丘戒,过去沙弥要依和尚而行,什么意思呢?就是沙弥不能独立,不能独立算不算僧呢?算其僧相,不算其僧人。相是僧相,但你不能独立,你不能独立操作。

(问:……)

好比说这一带没有比丘,就一个沙弥,这沙弥就可以说法,可以教导这一方人,也可以利益一方人,但要是有一个比丘来了,他就得让比丘来讲。因为僧法不是说哪一个人高级,是这个位置的问题,他受了这个戒了,依戒而行,他要是说授了戒了,没有戒律的守护,他没有这个威德,他应该让有威德、有方便的人来讲,包括沙弥,甚至白衣。这在经典上有许多的例子的:有个僧团有很多僧人都不会文字的,有个下座比丘会,他来读,甚至是有过失的比丘不能参加僧团,再把他请来,让他来读这个戒律,这是没有问题的,教法为先,把教法放在前面的。

并不是说,我是个沙弥刚剃度,我还不是个僧人我干什么的。你们现的相都是僧相的,像你这个年龄到南传去,就是古巴,(众笑)别人会叫你古巴的,你放心!因为他们南传是按年龄算的,小时候出家,二十岁就必须受比丘戒。二十岁以前就是沙弥,我们这个年龄都是古巴,所以说汉地去了大量的古巴托钵去了,但是你们要有古巴的样子啊,不要把古巴的架子给掉了就行了,这个是没问题的。

能不能受比丘戒呢?我感觉我们慢慢再办一办,因缘成熟了,我还是鼓励大家受比丘戒。第一届的时候谈的时候,是准备受比丘戒的,后来中途就改了,就是一个“怕”字,南传的长老们怕我们这个年龄习气太重,守不住比丘戒,带来负面作用,实际上我知道,大家都守得住的(师众笑),我知道大家都守得了的。再有机会我一定和他们长老提一提,也可能我过去配合他们,给大家受一受比丘戒。因为现在受沙弥戒实在是因缘缘到这了,也不辜负大家什么的,只是个机遇的问题了。

(问:……)

像你这样十次也没问题,因为沙弥戒可能问题不大,像德圆师说的可能是比丘。要是南传三大部讲了,那就有依据了。(问:今天就把它确定一下?)行!确定。(众:佛讲一百次没关系。)哎呀!你太有福报了,说句实话,我折腾两次都头疼了(众笑)。

有一个菩萨第一次短期出家讲个笑话,我让他们每一个沙弥把自己的愿望都说一说,有个小伙子就说了:我要七次出家。我听了头都大了,我说:你了不起。七次出家说容易可真不容易,你知道吗?(问:他第二次一直没有吧?)没有。这折腾来折腾去,看似很简单,实际可不容易的,一会儿要适应出家生活,一会儿又要适应在家生活,看似简单,有时候做梦一起来,一摸头,头发长了就麻烦了(众笑),看着容易,实际不容易。当然说大家的往往返返挺好的,这就是佛法嘛,活活泼泼的。我们汉地的人出家难、还俗难,我总想打破这点困难,我感觉到这个难是很多人学佛的机会受到了障碍。你看在南传,有的人还俗了,哦,还俗了;在我们汉地还俗就会群而攻之,就像我到广州“哇——”上来了,到北京“哇——”上来了,(质问:)“你为什么还俗?”我说:“我短期出家!”(众笑)对不起啊!我沾你们的光了。实际这不是个笑话,这是一个障碍。我们成年人的行为本来是自由的,世尊也给我们开了这样一个缘,但这也不是随随便便来的,也不随便。但是这里边就是有个什么呢?机会的问题了,出家是一个很好的福报因缘的,你不要认为那么简单。

所以大家出家了,不要想着回家多好,你回家试一试,就会越来越多的烦恼会更清晰地缠缚你,回去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因为你出过家,你的参照物就清晰了,你学过佛,这简单的僧人生活你过一过,你回家了再过一过复杂的生活,你一对比就知道了。我说不顶用,大家出家试一试就知道了。试一试吧!因为你们这就是试一试的机会嘛!

说长说短是大家的福报因缘,短期有短期的,长期有长期的机制。某某还准备十次二十次啊?(居士:准备一百次。)你本事比我大得多。

问:比丘还俗福德会不会降低啊?

慈法师:降!降得太多了。我跟你讲,一次有一帮居士来见我,来磕个头。有人就说:“哎呀!师父,你现在没有以前有威德了。”我说:“对!”“你感觉怎么样?”我就给他举了个例子,我说是十万分之一。就是说我现在保留的威德,仅仅是过去和别人交流、传播佛法时候所具有的十万分之一,过去是十万,现在是一。(问:我倒没有感觉……)因为我们太熟悉了,你知道吗?主要我想给短期出家的人做个榜样,我们还俗了,没问题的,继续来学习佛法,对不对?没有啥的。

问:短期出家还俗后这种能不能降?

慈法师:也降,十万分之一。因为什么呢?我们的背后改变了,过去是诸佛僧团、菩萨僧团、清净僧团,就是贤圣僧团、世间僧僧团,都在支持着每一个僧人的,这个力量有多大呢?不可思议!像我们现在的一个人你就是已经有很高的证量了,很清晰的法的证量与实践了,把这全部都撤掉了,就剩你一个孤立的一个现缘,你说还有多少?我说是十万分之一,这还是夸张了。(答:光杆司令……众笑)这话说的太好了,所有后面的佛的僧团、菩萨的僧团、贤圣的僧团、清净的僧团、世俗的僧团,全部撤了,你面对去吧!还俗还真不好玩啊!但是我们还有一个说法参照。出家人的威德是不可思议的,就是因为这些诸佛、菩萨、贤圣、清净僧、凡夫僧都在支持你,支持的你形象、思维、言语、行为,支持你,因为你代表了他们,OK?你代表着他们,你代表着他们在住世。世间人想见真佛,见到了吗?清净的菩萨贤圣僧见到了吗?见不到,只能见你们了,对不对?所以说你们是佛菩萨的代表啊!小心一点啊!小心一点啊!先给你们磕个头。要小心了。

问:……

慈法师:你可以体验,你把在家人衣服一穿,这无量功德一时就散坏了。你看没有人去“阿弥陀佛”了。你看你出家人多大的威德,往那一站,别人就“阿弥陀佛,师父!”你看很自然的,对不对?这个教化根本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一般都说,僧人要荷负如来家业啊,这不是实话吗?

【答疑——如何走出自我压抑】

问:我们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更高层次,我就很压抑……

慈法师:那就到森林离去哭一抱子、喊一喊,到那个大石头上(大声的)喊一喊:阿弥陀佛——!不要压抑自己。我们在一念中,可以出生诸佛如来,我们在一念中可以出生压抑烦恼,你要哪一念?(答:要好的。)你就释放开来,你就放松。我们这一念可以出诸佛如来,这一念可以出颠倒轮回,你要哪一念?你随便要,没问题的,现在。

(答:我一直都不敢要……)

太好了。法无自性啊!你要不要都无自性啊!我们说我们要烦恼,我们说要诸佛如来的觉悟,你要不要他们两个都是没有自性的。诸佛如来的圆满功德的确是没有自性的,我们的烦恼业障压抑也没有自性,对不对?有自性吗?(答:没有)没有自性你怕什么?(注:问者欲言又止)你当真了!你当真了!你当真了!你把什么当真了?

(答:把梦当真了。)

OK!很了不起的小伙子,不是观世音也是大势至(众笑)。很了不起,话说得很准确:把梦当真了!十分准确,菩萨。人话说得准确了,人就开始有智慧眼了,第三只眼就出来了。很好。

 

报名了没有?(注:师父问另一参加短期出家者)急急忙忙赶上来,一个月,头一剃,头发没了。我们出家就这么不可思议,头一剃,衣一换,就具足诸佛如来的功德,具足啊!这个不是修来的,是给予的。头发一剃、衣服一披,你就代表佛菩萨上大街上走路去了,你就代表佛菩萨说法去了,你就代表佛菩萨应供去了,你代表他们了。十方诸佛净土住娑婆世界代表团!(众笑)哎呀!真应该礼敬,阿弥陀佛。你们是代表团,你到南传一托钵那就是代表团了。哦!这是十方诸佛的代表团,来我们娑婆世界访问来了,我们赶紧供养吧!礼敬吧!你不相信,你会体会到这段生活的。

这话似乎是笑话,又很真,又很真实。我们怎么来看这个事情呢?那大家下去就好好的发心吧!来尊重诸佛菩萨的代表,做一次代表。有时候代表作不好了,不是掉我们的板了,是掉诸佛菩萨贤圣僧他们的板了。不过不要有压力,做不好忏悔就好。肯定有好多地方做不好的,你自己会感觉做不好的,忏悔忏悔!做不好就忏悔,及时的忏悔,做不好一定不要生烦恼,要及时忏悔,忏悔得安乐,不忏悔,罪愈深,烦恼就更深了。忏悔很方便的。

大家马上就要当代表了,这点气氛有点重啊!今年抓阄不啊?抓阄。放光寺短期出家,我给他们建议:不管是长期出家还是短期出家的,都来照个像,全身像,照够五百了,我们就塑个罗汉堂。现在你们都要抓阄,抓到哪个,你到时候塑像,你就代表这个阿罗汉住世了。这不是糊弄大家的,先攀个佛缘吧!你抓住机会就难逃了,你抓住他就跑不掉了,你也跑不掉了,就结个不退转的缘,没问题的。当然没有我(注:指五百罗汉不包括自己),对不起大家。我给他们提这个建议,我说我做过一个梦:来放光寺短期出家、长期出家的人,都给他们照一个像,然后给他们五百罗汉抓一个阄,最后活活泼泼的五百个罗汉就坐在堂上了,我们都是现世的人嘛!那五百个罗汉就住世了,我们就都是其中的一位啊!你可要小心哩!阿罗汉有三明四智五眼六通啊!你抓住他了,他也抓住你了,抓住你了就难逃罗网了。(众笑)

我们攀佛缘,攀圣缘,就是我们的福报!

我们攀业缘、攀习气,就是我们的业报!

所以多攀佛缘,多来觉悟人生啊,就十分有意义了!

到点了,好,有时间我们再来供养你们!

(共念南传忏悔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