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所有人提的都是一个问题:妄想怎么办?妄想,妄想,妄想……妄想一来,念一个口诀:歇即菩提。人执著什么事情上了,念一个口诀:知幻即离。人那个妄想休息不下来,所以世尊讲《楞严经》的时间,就讲“歇即菩提”。歇,歇,什么歇呢?就是妄想,我们妄想的习惯休息一刹那,它就可以休息下来。休息下来,菩提道业就会彰显出来,歇即菩提。
尤其是对那些上学读书太多的人、读研究生的人、读复旦大学的人、读什么名牌(大学)的,读书太多的人,妄想太多的人,我说手里拿个棒子,脑袋瓜子想得太多了,敲一下,说“歇即菩提”。
因为我们养成了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脑袋瓜子啊不停地在奔波。它闲不下来,休息不下来,人就很苦啊。我们没有证量之前呢,基本上脑袋瓜子都是一样的,很容易累,很容易烦恼,很容易“你莫惹我”,脸上写着那样子的,为啥呢?你很烦,烦躁。
实际呢,你也不要把它当成一个话,让它当成一个觉悟的指令,就是口诀,那就好了。烦恼来了,你就说“烦恼即菩提”。你看,世尊都讲了,你就听他一句话。什么叫烦恼?妄想,妄想即菩提,杂想、妄想,妄想即菩提。即,什么叫即呢?当体即是,就是色不异空之说。
我们的觉悟啊,不离烦恼的当体,离不开的,从来没有离开过,诸佛如来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这些凡夫,我们的妄想与诸佛如来的至真等正觉是等量的。
那我们怎么与佛相应,不与业力相应呢?觉悟你的业力,就与佛相应;迷失于业力,就与业力相应了。觉悟你的业力、烦恼、习惯,觉悟刹那,就与佛相应。真是没啥好讲的,讲来讲去就是这几句话。讲来讲去这几句话,你不用,你还是用你的烦恼,还是迷在烦恼、执著中,而没有去觉悟每一个现缘。
你看,我们讲的这个“嗡阿吽梭哈”是实相,那你感觉你的妄想不是实相的时候,你就念一句“嗡阿吽梭哈”,它就是实相了。什么样叫实相呢?就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你把这个当成方法来运用就好了。
刚才某某问:“我们怎么用嗡阿吽梭哈呢,怎么启用呢?”那你烦恼来了,执著来了,想法来了,你迷失了,你只要认为这就是业,这就是可恶的东西的时间,你就念一句“嗡阿吽梭哈”,因为它就是实相。这是实相所激发出来的音声,一真皆真了,那你这妄想也是实相。
本来我们的妄想的确都是实相,都是无我的实相的表达;无常的实相的表达;它的本质是寂灭的表达;我们执著它,就会受苦,这样一个表达;觉悟它,就会圆成回归,那就是实相。所以每一个妄想呢,的确就是实相,每一个烦恼就是实相,每一句话就是实相,每一个起心动念离不开实相。
但我们会排斥所谓坏的想法,会去想很多自己认为好的想法,说很多所谓好话,排斥不好的东西。但是越搞,那个不好的东西,越跟你纠缠。所以无对无待,二元散坏,自性自显。显在哪个地方呢?就显在你烦恼、执著那一刻中。它自显自解脱,就是真如相啊。
那做不到,我们不断地讲,不断地讲,换角度讲,今年夏天讲了一夏天,也没讲明白。从身业讲、口业讲、意业讲、智业讲、方便智业讲,从五个方面讲,讲来讲去,反正我自己都讲明白了,听的人还没听明白。我认为自己讲明白了,结果呢,下面的人还是没有听明白。主要是用的少,主要是我们不习惯!
很多人呢,就贪啊,急躁啊,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也没有吃胖,还要从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从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去作为。要有耐心,对自己要有那个耐心。往往呢,我们对自己没有耐心,不是对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原谅自己。
要学会包容、原谅自己,像包容佛、尊重佛一样地原谅自己的每一个身、口、意、智、方便智,尊重自己的身口意。尊重,不排斥它,哪怕它是很糟糕的想法,没问题;哪怕它是很糟糕的言说,没问题;哪怕它是很糟糕的作为,没问题。你把它当佛一样地供在那儿。它的本质是佛呀,你一供它,它就成佛了;你一烦它,它就开始面目狰狞起来了。
我们对自己身口意的作为呢,要学会供养它、赞叹它、礼敬它,那是真正的善知识,那是伴随你的善知识,那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善知识,其他的太假了。
那我们怎么来启用这个“嗡阿吽梭哈”呢,在你糊涂的时候,你糊涂了,什么糊涂了?忘记了你的身口意三业都是实相,忘记那一刻钟,你就念一句“嗡阿吽梭哈”,专门、认真地面对实相一次。然后呢,让实相的真实面目表现在每一时刻。这个地方呢,比黑客帝国的那个复制能力还要强,你念一句“嗡阿吽梭哈”,所有的都变成实相了。身、口、意,自业、他业、共业,心、佛、众生,都变成实相了。那你就专门地、认真地念一句这个实相的音声,把整个法界呢,复制一遍;然后呢,点击“确定”;其他的,所有的,删除。
哎呀,现在电脑都这么好用,我们的人脑怎么那么不好用呢?打包!然后念一句“嗡阿吽梭哈”,复制,全部粘贴,行了!电脑所有的软件都可以删除,我们脑袋瓜子那么多东西,怎么不会删除呢?它全部都是实相,你就删除了,删除了对抗、对抗的烦恼。你不再对抗了,二元的世界就散坏了,你就回入了一真法界,实相法界。
——2012年1月19日慈法法师于木香坪开示总持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