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广大的东西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道德啊!心量大的人有道德,观察角度多,就是道德啊,什么道啊?从这个“道”上得到支持啊,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支持。
——慈法法师
音频:20190225斐济孩子教育问题课后开示
导言:2019年2月,慈法法师于斐济有关孩子教育话题的讲课中,提及某留学生回国在机场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并杀死母亲的案例,课后随缘开示孩子的教育方向引导,本次开示共包含2个主题,有关智慧是加法和故事化的教育方式。
(一)智慧是加法
慈法法师:观察的角度越大越好,大了再具体,就是我(观察)很大了,再具体具体具体,再说到这个事,那就太小的事了,这就是人生的一个游戏——可能就是个菩萨示现,不是吗?你真把它扯开了,就是个菩萨示现;你要扯不开,就是个五恶十赦的东西,不是吗?
居士:受不了!
慈法法师:那谁受得了?我遇到那个把母亲杀了的事,我心里真抗拒。因为我从小是十分爱我的一个姨母养我,要我动个念,我说这不可能啊,对不对?你动个念都不可能的!我想一想,我小时间为什么不会有这个呢?就是没有要求,父母也不给你这些要求,他就给你一个饭钱,活着吧,你就没有这些要求,没有这些因!
她把他爱得……太爱了,把他爱得溺得、溺死了。这个事儿,我真思考,天呐,把母亲杀了,在机场啊!他母亲满心的爱过来了,他把他母亲杀了!太没有理由了!无限大,无限不能包容了。
大大大,小小小,再去到我们自己对它的认知,我们看看,我们做个什么样的人,是有益于家庭社会、有益于自己的未来。有意义,要不然这个问题……你仔细想这个问题,只有痛心!这社会普遍发生的,现在孩子一句话不顺心,真就敢杀,他敢啊!真敢做,因为你把他惯坏了嘛,对不对?他已经没有那个厚重的东西了,也没有广大的观察能力。
一定要把广大的东西教给孩子,干啥?给他的空间大。观察习惯了,他的心理空间大;他心理涉足的面大了,他就没有死角啊,他就不会折磨自己。伤害折磨都是死角,就是挡在这个事上了,他没有回转的余地了,走进死胡同了,人就固执。你把他的思考能力去了,他没有思考能力,遇到事他不会思考,他只有拧在这个事上了,只有拱到这个事上了,他就堵在那儿了,你知道吗?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道德啊!心量大的人有道德,观察角度多,就是道德啊,什么道啊?从这个“道”上得到支持啊,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支持。什么也不会观察,就是个任性。
六加一、六加一(指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关心的人太多。因为你们都是独生子,好比你们要有孩子了,你们就是独生子,受的东西就是这个玩意儿,就是这个狭隘的玩意儿,就是这个自私的东西!你们没有其他内容,你们没有受过其他内容的教育,那你教育孩子肯定还是这个东西。
知识是个减法,教育中(知识)就是个减法,很少知识在这个事儿上是加法。智慧是加法!知识是个减法。好比说我学十个知识,传给你九个,那不得了了。但是智慧纯粹是加法,你用智慧的心遇到一个事,你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轻松。知识越来越重,它是减法。我们现在都是知识教育。我不能说我学九个,传给你十一个,那不可能的!我没那个东西,这是知识!OK,大家接受的是知识教育,没有智慧教育!
信仰呢,实际是给人智慧!好比说我们虔诚地尊重一个东西,不用爱憎,也不用得失,很虔诚地面对这一个问题的时候,这就是智慧!你看,宗教的虔诚实际是个智慧的作用!他不用得失,好比说他去奉献啊、供养啊、守护啊、礼敬这个东西啊,在这歇心、不敢去乱想啊。这里面是智慧,不造作的智慧出来了,这里面是加法。
我疑虑、这个对那个错,那就是减损嘛,那都在减损嘛。遇到一个事减损一次、遇到一个事减损一次,知识越多,减损得越厉害。为啥呢?这减损的方法越厉害。信仰呢,越来越增加我们的明亮、轻松、广大。好比佛教的智慧,无智无得,这个智慧多厉害啊!你越运用越纯熟,你越运用,在这幻缘中你越轻松,你解决问题越得力,不是吗?但我们这个得那个失,你越计较,你越捆绑,越捆绑你,越把你拴起来。像很多人活到老了:“我算看透了!”——完了,这个人。啥叫看透了呢?他染著了一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一切都不信任的一个状态了。苦恼死了!
知识和智慧的差异,一定要相信。智慧简单明了、普照世间、普利世间;知识越积累越多,越积累越多,可能就会变成负累,不升华,就一定是一个骄慢。“我会,别人都不会”,你不骄慢吗?升华了,我把这个智慧回馈,回馈父母了、回馈师长了,感恩了,升华了,那个不得了!升华成智慧了。要不然,不骄慢就怪了!所以我们要学智慧呢,有意义;学知识呢,可以学一点知识,但是一定要把它升华掉。
(二)故事化的教育方式
慈法法师:少年,像十二岁是青少年的最关键的一个口,现在女孩子十二岁绝对就成年人了,十二岁就是成年人,女孩子!在印度就结婚了,马来西亚都结婚了。男孩子,就那个孩子还是个屁孩子呢,你不告诉我(我不知道),十二岁已经是大人了,你知道吧?真是这样子啊!过去艰难的时代,十二岁干啥?就是个劳力了,你知道吗?!真要去干活去了!我们这孩子还在干啥啊?很多孩子还不会穿鞋子呢!你说现在的孩子咋办?这的确是个社会问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时候这个话要说,真是要看一看。真是不溺爱他,识心少一点。
我遇到那个“狼孩”,他妈爸说他一句,就“嗷”(学狼叫),太厉害了了,现在这样的孩子太厉害了,逆反,多。七零后、八零后,就像你们这些孩子,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都有孩子了,你们身上烙的这个烙印就很重了,七十年代的孩子也很重了,被家人溺爱,你们成长过程就是开放了,已经经济开始发达了。溺爱孩子似乎是我们自己的天性,不是一个家庭,社会现象挺麻烦。咋办呢?我们怎么从这个时代的沼泽地里有一个安稳的地方走出来,从这个沼泽地里走出来呢?正在寻道。
少年时期,跟你姑娘好好地教育(法师对一居士说),这个时候的孩子真不得了,他们信息量又大。做妈妈要好好地爱护女儿。孩子一有生理期,就是成年人,所有成年的教育都得有,一个没有都不行,要不然她莫名其妙,(感到)很怪异。
有一个九几年跟我出家的一个孩子,自己的女儿十四岁怀孕,大城市,很大的城市,单位人很多。想抹脖子你知道吗?男人啊,爸爸啊,受不了啊!我问你为什么要出家呢?受不了,他自己感到没脸见人。因为啥?没有教育,最主要是没有教育。在西方国家,这些女孩子避孕都要教育,真要教育的!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概念,要不然很麻烦。
我经常想到那个孩子,就跟我出家那个,我说你怎么不让妈妈教育教育呢?他说谁都忙工作,谁顾得孩子教育呐!
居士:我们这一代是因为家长不好意思。
慈法法师:什么不好意思?!问题一出来事都来了,好意思也没用了,不好意思也没用了。一定要教育,该谈啥谈啥。
可以把它故事化,讲自己的故事,讲周边人的故事。故事化,我也不是啥,一个故事你可以参照。故事容易看明白问题。少年、少女,少年韦特的烦恼,这些少年最麻烦的就是变化,他变化了不适应,父母要把这个变化的必然告诉他。我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太忙叨了,顾不到了。你的面子没有用!
——节选自2019年2月25日慈法法师于斐济
孩子教育问题的课后随缘开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