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者的足迹——短出开示集》:依佛教法破除无明——解决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

   梵行者的足迹——短出开示集



慈法法师 开示

岁次甲午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依佛教法破除无明——解决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20140930

 

这一节课像战前动员,要上战场了我们提前动员动员。下面你们要受戒,要有一些出家生活的实践与作为。出家人是三界中的真正战士!是战胜烦恼、战胜自我、走出自我、走出烦恼的战士,是十分有力的觉悟者。我们这个选择是十分有力的,这个力来自于对人生觉悟的实践与审思。

人生需要觉悟,我们人生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明蒙蔽。无明,不清晰,就受到蒙蔽。这个蒙蔽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来源、作为、趣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不知道自己来源。有几个人知道你妈妈生你之前你从哪里来?就是我们在过去的无明相续中来到这个世间,过去是无明的。

我们顺着无明的业力投生到人间;母亲受孕十月,受许多辛苦,把我们通过很大的力量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开始一段不知道的作为。这一生要做什么?又开始了第二个无明。谁知道这一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人出生就知道这一生来干啥的,比如说我要作个铁匠、木匠、画家……一出生就知道了,举举手?通过十年学习知道了,举举手?你要思考啊!你不能不思考!来已经是个无明,作为又是个无明,我们应该怎么办?受过二十年教育能明白的举举手,知道自己这一生要来干啥的?应该有吧?一个都没有啊?!

清清晰晰地出生就明白的人基本没有。通过一段教育,若十年若二十年,清晰自己的人也不是太多。这不是开玩笑!我们从过去的无明中来到这一生,不知道自己作为,来不知何来,作不知何以作为,去向谁知道?很多人说极乐世界,那也没问题,也是知道的。

真正清晰知道自己去向与未来的人,举举手?清晰无疑了解了自己未来的去向。不是为难大家,这是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问题!我不需要为难你,我自己都要反思:自己何以来?何以作为?何以去向?我自己要反思啊!我忙忙碌碌为什么呀?东讲西讲为了什么?我不相信大家不思维。我提出来你就思维了,不提出来可能你不思维。

来时是无明,一辈子作为是无明,其结果或去向还是无明,不是这样吗?这样不是大问题吗?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大问题!十分有关系!你能不思考吗?浑浑噩噩的过去过去了,浑浑噩噩的现在现在了,浑浑噩噩的未来未来了,我们是什么?无明众生啊!你过去在无明中,现在在无明中,未来还在无明中,你是不是悲惨人生?是不是很愚昧的人生?是不是很黑暗的人生啊?你没有阳光,没有灿烂,没有明晓自己人生,没有积极,没有主动,没有善巧!

我们要不解决这些问题,对得起自己人生吗?对得起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的恩德吗?对得起师长教育吗?自尊能真正发挥出来吗?你活得真正有尊严吗?无明的生活、蒙蔽下的生活、摸索中的生活、似是而非的生活,有尊严吗?有意义吗?有价值吗?应该思维!这不是高尚话,是那么充分与现实,是那么实在与贴切地在我们生命中表现出来了。不贴切吗?跟哪个人没关系?跟你没关系吗?

有关系我们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没有真正的学佛愿望,佛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许多人都念过南无阿弥陀佛,念过阿弥陀佛,了解过此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那里有个世尊在招呼我们说:来吧,我这个地方接受一切众生,可以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的大门是敞开的,不挑剔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来一切接纳,一生能使你成就圆满无上的菩提!决定印契你的心与佛心无别之事实,令我们真正出离苦海,消除过去的无明、现在的无明乃至未来的无明。

他有这样的教诲。我们正在短期出家,也是为了解决过去的无明、现在的无明、未来的无明,有一个很好的契入。佛教教法中的确有三明四智的教法,就是用很简单方法接引我们从过去、现在、未来无明业力中走出来的善巧。

对生命的来处、所作所为乃至去向结果,要引起反思与认识。这是十分直接的问题,人人不能回避,应该正面面对,如实面对!你能回避吗?你回避就不尊重自己的生命。说由它去吧!去什么地方?不知道!由它作为吧!作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今天这种无明果报乃至未来无明的结果?不知道!这不是浑浑噩噩混日子吗?不是浪费珍贵难得的人身吗?

不希望大家受到强压、强制,但是我希望大家真正对自己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负起责任,学会、向往与寻求解决这三个无明,就是一个根本无明,要解决它。我们学佛就是要解决它!佛陀已经把过去、现在、未来圆满觉悟了,把无明圆满地觉悟清晰了,认知清晰了;不光把自身的解决清晰了,还把一切有情这个问题解决得十分清晰。我们来礼敬,来歌赞佛陀,来供养,来效仿他的生活、作为,目的就是为破除三个无明,从无明中走出来,解脱出来,让生命光明、光辉、灿烂的一面表现出来,不再受无明蒙蔽,不在无明蒙蔽下一生一生轮回,真正作一个大觉者、醒梦人。

有人把梦编织得越巧妙,结果越不能觉知它。我们要醒来,要觉悟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意的——过去不曾在意,现在应该在意、应该思维与认知的大题目!过去不负责任,现行作为不明了、不负责任,对未来也不负责任,那是什么人呢?就是完全不负责任!

我们看到很多阿罗汉:十八阿罗汉、十六阿罗汉、五百阿罗汉……阿罗汉功德就是真正回到寂灭为乐之事实上,回到涅槃果之方便了,真正在无作上审观法界。他们很自在,我们往东看往西看,墙壁上画的都有这些阿罗汉自在者。什么自在者?安住于无漏法则,明了觉晓世间,守护寂灭真实安乐。大家一剃头都有阿罗汉相,但还要有他的实质内涵。不能光像,要有内容,内容很重要!就是我们真正得以心地之明晓,知来处,知作为,知结果,要知啊!无知浪费我们生命啊!浪费得起吗?自己要问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这是心灵的渴望与需求——心灵对光明的渴望与需求,对破除无明的渴望与需求,对走出愚昧、蒙昧的渴望与需求。真应该静静地思维了!

在南传寺庙中,有把尸体停放在里。因为有献尸的人,说我死后,把尸体奉献给大家。干什么?放在那个看得到的环境中让大家看着。死掉第一天,还人模人样;两天,开始九孔流不净;过几天,变得乌黑;再几天,纷纷腐烂;再过若干天,化作血水了;再过若干天,骨架子露出来了,内脏一个一个腐烂掉,恶臭难闻,让人观身不净。

汉地寺庙中没有这个,我们有火葬场、医院之类。家家都会死人,但死人不警觉,死了就忘了,不知道下一个是谁。我们对生死无常不甚了解,不甚警觉。突然家里最直接的亲人去世了,唤醒了他三天警觉,第四天又放逸了。我们还活着、还聪明、还清晰、还有空间的情况下,若不珍惜机会、不觉悟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等到衰老了、迷茫了或者已经思维不动了、痴呆了,再去学习与实践,机会没有了!无明业推动我们又一轮地轮回,又一轮生不知何以为来、何以作为、死不知何以去向……这样浑浑噩噩,一生一生又一生。

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沉重,思维起来有点生涩,平时我们人人在这里面但不太关注。我们关注什么?习惯!吃饭时间到了吃饭,休息时间到了休息,娱乐时间娱乐,成家时间成家,衰老时间衰老,死亡时间死亡……像麻木不仁的完全没有智慧的生物一样生存着,被自然淘汰着,生命价值是什么?生命价值何以显现?人类是有智慧的生命,我们的智慧被谁偷走了?被什么东西掩盖起来了?

短期出家有这样胜缘,让我们碰触这些东西——若已出家,若未出家,你要碰触碰触这个。不碰触不行,它伴随着你呀!伴随着我们!真是伴随着你!说这个人生活在什么家庭、有什么职务、是穷是富,可以免除这个因缘——没有这样的好事!不管是有权势无权势或者穷人富人、是丑是美、是高是低……一概而论!这三个问题都伴随着,十分公正,菩萨们!十分公正地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佛陀告诉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得,你能认知吗?认知要有方法、法则,就能走出过去、现在、未来对我们的蒙蔽,在不可得之光明藏中游历自在,于法得自在。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蒙蔽,游历在佛之智海中、光明海中、法海中,我们有机遇了。要不然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明业力中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多生多世、一劫两劫、多生多劫……累劫之中循环不休,没有终止!

这个话听得懂吧?没问题吧?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无明,要思考,不思考不行!不思考我们人生变得那么浅薄、那么浮躁、没有内涵,就在吃喝拉撒中浪费过去了,在生老病死中浪费过去了,在如意不如意中浪费过去了,在年少年老中浪费过去了。因为你没有觉悟、反思、观察人生,人生没有充实的内涵。

我们不要光审视自身过去的无明、现在的无明、未来的无明,所谓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不光观察自身,还观察每一个众生,触目皆是,都可观察。这样会使你生活的内容,或者解决何以为来、何以为生、何以为去的动力变得巨大,有主动的极大的动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破除无明。若不破除这个无明,这个无明就蒙蔽着自己、蒙蔽着他人。我们现在学佛陀教法——释迦文佛的这个教法,就为了破除这三个无明,能真正得宿命明、漏尽明、天眼明,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明了通达,究竟无碍。

若不然我们这个分段死中的人生,这百年就浑浑噩噩地又是一次轮回,就是被无明遮盖住生活全部,始终被无明所笼罩。你不警觉吗?那么你就浑浑噩噩一辈子空过了。你还不警觉吗?又是浑浑噩噩一辈子空过了。你能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人,还有人的一些自在;若是浑浑噩噩地堕到地狱、饿鬼、畜生,真是苦不堪言。堕落在修罗道中,斗争无有休止,苦不堪言;堕落在天人福德具足的环境中,放逸无度,苦不堪言!因为没有闻法觉悟的机会,就是没有知苦的正见的机会。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是老生常谈,这是真实不可思议的事实。我们应该警觉,应该了解,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与机遇,珍惜!过去人讲珍惜不是口上珍惜,是真正需要珍惜!一旦揭示了“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这三个无明从你心中真正处理过了,你可以照亮自己,亦可照亮他人,可以照亮欲界、色界、无色界,可以照亮整个法界!光明无碍,影畅表里,作自在光明的行者、光明的使者,就是智慧无碍的使者。圆满地觉悟生命、觉悟世间,不在过去的无明中、现行的无明中、未来的无明中沉沦。

学佛不是个高尚事,学佛是实际的贴切的事,是我们的实际需要。不是泛滥说法,不是赶时髦。像把名牌服饰、名牌手表、名牌奢侈品贴在身上——学佛不是那样,是要解决问题,真正解决我们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这个真实与我们每一个有情有关系的问题!这与我们有关系,与每一个有情有关系!佛陀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被我们赞美礼敬,千百年来被人崇敬与供养,因为他解决了这些问题——很真诚很如实地解决了一切众生何以为来,解决了一切众生何以作为,解决了一切众生何以去向!不单单是人类众生,这是十法界所有有情的问题。知因知果,知梦知幻,通达法界,圆满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如果尚不能觉悟自己“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怎么觉悟人生?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哪怕再没有惭愧你也有人生自我价值观吧?再不尊重你也要安排自己现在与未来吧?这样泛滥地、无原则地、混日子地混下去,父母、师长、国土、一切恩德在我们面前变得像垃圾一样被遗弃了,生命价值也贱卖了,没有价值了。活得痛苦,在无明痛苦中挣扎一生,蒙昧一生,浑浑噩噩地被世俗浪费了一生又一生,真是人生遗憾啊!不是个遗憾事情吗?

学佛不是这样子!他会得到现行的支持、生命的支持、有情的支持、法界的支持;一切作为、言行、意识都是他最璀璨明亮的动源、动力、光明所在。若在无明遮蔽下,过去、现在、未来都在灰暗中摸索、挣扎、无奈,那给我们带来多少苦与难哪!多少迷茫啊!

要是在此处真正用用功夫、发发心,真正地自觉,觉悟世间,觉悟有情,知自身自心,得以在未来、在过去、在现在中明晓、了知、善巧运用、自利利他,你无愧于是一个佛教徒,你无愧于人身这个顶天立地的生命再现与相续,无愧于此!

刚才听到一个老人家发心要剃头,我很有感触啊!我这个年龄称不上老人家,也称不上年轻人,比我小的人死去的很多,比我老的人死去的也很多,我这样年龄的人死去的也很多,不知哪一刻哪一时说没有就没有了。这一生未来还没安排好、还没有处理清晰就没了。没了是什么?随着无明业继续在三界中流浪。那个苦是谁带来的?唯有业流相续而相续,无明蒙蔽而相续,真是可悲呀!看到年轻人去世,看到同龄人去世,看到老年人去世,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真是遗憾!要是我们没有佛教法,没有这个不可思议的圆满教法,也会那样轮转了,那是自然而然的。我们遇到佛法,有解决方法而不解决“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那真是错过了自己出离三界、出离轮回的殊胜机遇。那真是可惜了,是十分令人惋惜的事情!

世间事业相没问题,你做多大事业没问题,你有多好的家庭没问题,你有多么圆满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没问题,但是你来何以为来?作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啊?你若不能明晓,心中难免畏惧,不得真正安乐。因为你不能通达、觉晓于人生的完整性、生命的完整性。

你不思维吗?跟你没关系吗?以前我们没有这样思维,没有这样观察,没有这样生起责任感。法是多么难得,人身是多么难得——没有生起这样的观察,所以对实践佛法也漠然,对人生过去现在未来也漠然。漠视于此,感到无所谓,大家都这么活我也这么活着,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盲从、从众心理,就这样一日一日过去了,死亡将来不知道,何以去向更不知道,过去业力的积累成熟在哪一刻没有人知道!过去不管了,现在不管了,谁能知道自己未来呢?

净土教法很简单地给我们安排了。阿弥陀佛说:来!我就是你的未来,极乐世界是你的未来,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你的未来。来吧!来我的国土,称念我的名号,你一念投奔即可以回归。他把我们未来的无明、死亡畏惧的无明揭示明了。你是个念佛者,你对未来就没有恐惧。生命将要结束,你会欣喜地回家,说大家拜拜了,不陪你们轮回了,阿弥陀佛!你再用明白的心、清晰的心看你的现在、未来、过去,很好解决了。

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因缘,珍惜自己这一段经历,就有解决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的强烈愿望,会认真实践这个法则。要不然你不认真、不投入、不彻底。这半个月出家生活让我们彻底做一次,实践一次,尊重一次法则,让我们来实践!我们要彻底尊重自己这个人生经历,彻底的!

要把手机收完,要不然真麻烦,越彻底越好。要求越严,就是对你们越尊重、越爱护,因为机会太少了。我们认真对待自己、反思人生、学习法则的机会并不多,沉沦迷失的机会太多,恶劣的环境太多。灯红酒绿,都很容易使人心地迷茫啊!

希望我们在这半月中珍惜自己的机会,珍惜!要负起责任,对自己人生来何以为来、生何以作为、死何以去向认真啊!自己不认真,别人再认真也没用。我们每一位都有关系!这不是强加,是伴随你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伴随我们每一个言行、意识、作为。不可替代呀,菩萨们!要能替代,我希望把大家所有业力替代完,给大家最光明自在的福慧。主要是替代不了!只能传播信息与教法,只能提示与告慰,代替不了!

我们遇法,若是自身不实践,他人无能替代!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遇到法则,遇到短期出家参学的机会,应该珍惜,应该积极实践,解决自己来何以为来、作为何以作为、去向何以去向,真要解决了。最后可以每个人写个报告,说我过去怎么来的、现在要干些什么、未来要到哪里。不写不准毕业,继续出家!

要把这个地方处理干净。处理不干净冤枉了自己!人生解决问题要有动力,要有观察力,要有洞察力,还要有方法,这是伴随着人生的特质内涵。像生老病死是我们四个财富、四个宝库一样——打开它就是宝库,打不开它就是四种负累。我们要把负累变成珍宝一样的福慧因缘,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处理得清晰明了。

学佛人,光明在我们心中会生起来,光明会透射我们身心世界,光明会圆满我们身心世界,毕竟使我们入佛无碍智,究竟解决世间一切困惑,使人生变得灿烂、真实起来。所以佛教徒的任务、使命、因缘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结果,会有效地达到这样一个结果。不再沉沦,不在无明中沉沦,不在无明中轮回,在清晰、广大、明亮、自在中运用生命的作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空间,来自觉觉他,来自利利他。

这样的生命令人赞美,令人向往,令人礼敬,我们称为佛陀、世尊、应供者、正遍知。我们称赞他,礼敬他,供养他。为什么?他代表了我们心中圆满的、觉悟的、光明的成就者。他是这样一个成就者。所以我们礼敬佛陀,赞美教法,是他有这样的力与作用,解决我们的生老病死,解决我们过去的无明、现在的无明、未来的无明,使我们真正像阿弥陀佛一样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像阿弥陀佛一样称为无碍光、无边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思议光。这些光是什么?心光所现,人人本具!我们具有,要把他用出来就真正舒展,用不出来就委屈、压抑;把他用出来会得到解(jie)脱、解(xie)脱的功德与利益,用不出来会扭曲、沉重。

短暂的半个月出家生活,希望大家能得到一切诸佛福德因缘的印契、回施,能在未来、现行的修行路上成就或具足法的喜悦。祝福大家这半个月出家生活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