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的身心只要健康地运用它,尊重现行,尊重当下,尊重自己,尊重因果,实际就是直面面对因果,环境就调整了。我们发心极乐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以佛念心念佛,来观照世间,我们的依报会改变的。我们的身心调整,环境的调整,净土这个调整最彻底。
(一)环境是对我们身心的配合与折射
师父:我看他们上次留了一个话题,说身体、心理的健康[ 指:师父的上一节课《20200622身心健康的五步曲》],这个环境怎么调整啊?
实际身心调整,环境(这个依报)自然就跟着变了。你调整了自己的身心,环境自然跟着你的身心变化就变化了,过去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就这么个话题,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地再来一套怎么改变环境的东西。我们的身心只要如法地去运用,就是健康地运用它,环境自然就变了。你真正地调整了身心,身心只要健康,环境一定会改变!
现在因为疫情,很多人长时间不上班,或者是长时间地在一个环境中,反正种种因缘,人有种种不适应,很多人就会很气馁,或者是心里很多的想法。要是人有信仰啊,有作为啊,那我们就把这个时光运用得特别好了。有信仰,大家不走动,刚好念佛,去作内观,去学习,去看看书,去闲静闲静,休息休息。
有一部分人在这个时候,就烦躁、狂躁,心里就迷乱,当下就用在急躁、烦恼、背叛、对立,反正就焦躁不安的。这一类呢,主要是信仰跟法则的问题,就是没有信仰、没有法则,没有信仰就是没有守护。有守护了,它爱关闭不关闭,爱怎么地就怎么地,你要是有守护、有信仰,你管它怎么地呢?社会、环境爱怎地怎地。你自己有守护、有实践,那你就会平和、如实、深入地去实践你那个守护。
所以很多人被外境所转,压迫得很大。我看周边的,通过微信啊、短信啊什么,反正种种渠道的,烦躁、焦躁不安,期盼未来,不满于这个现行,不满于现在的环境因缘,急于追求自己向往的那个东西。那这个环境给你带来的就是逼迫、烦恼、焦躁不安、迷茫,天天感到无聊,怨哪、恨哪,甚至恶劣的就屡次说自己不想活了,就是没信仰,没有一个守护。
所以我说《身心健康》的那节课[ 指:师父的上一节课《20200622身心健康的五步曲》]要听一听,按照那个去实践,人有守护了,环境就是随着正报转,这谁都没有办法的。那你说我心里恶劣呢,我心里急躁呢、烦恼呢、自残呢?那你这个环境也配合你,环境一定会配合你的。那烦躁的人活得真是就没办法。
人要有守护了,就次序、条理、简单,尊重现行,尊重当下,尊重自己,尊重因果,实际就是直面面对因果,环境就调整了。你尊重现行这个因果,那你这个尊贵的东西就出来了,你珍惜它的时候,它的价值就璀璨了,你把当下就像得了一个稀有的珍宝一样,那它就会放光了。
我们经常看到人旅游,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个海边、一个高山的地方,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哇,仙境啊,这太了不得,这太美了!说你在这待一段儿吧,完了,人就疯了。就像很多人想去比较好的豪华邮轮上一样的,什么都有。到邮轮上,像疫情期间,不让下来了,人都疯了,多好的景色也不行了,多么好的娱乐设置也不行了,多么好的大海,都不行了。
环境就那么一个东东,人心、业力、障碍、不健康造成的。那当然也有健康的、主动的、积极的造成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身心的作为,就会决定依报对我们的配合,折射。
大家也可以看,我们的生活都是一样的。那些对当下认为是苦、被逼迫、怨恨多的人,永远都找不到那样一个安乐、珍惜、珍重的东西,就是环境啊,没办法找到的。永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永永远远的,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这样子的。那围城效应,烦恼就来了,在城里烦恼,为啥呢?被憋得慌,到田园多好啊,到那个自由空间多好啊;真到自由空间了,感到这太无聊了,这没有人烟,不繁华,不嘈杂,不热闹。
这个环境到底是好是坏呢,到底是个什么呢?实际环境是由不同的人决定的,环境在配合着不同的人,同一环境中配合着不同的人。就像有狱卒,有监狱的人,有自由的人。要是被困在监狱里的人,就像身心不自由的人一样,埋怨很多,被迫很多,就是急躁,很烦恼,很轻视自身,那就是被精神囚禁了,环境也会配合他,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个监狱,他敌对的人就是狱卒。
那些自由的人是什么呢?身心健康的人,这个环境就会给他带来健康。“哇!这空气这么好啊”,这是健康的一个说法;看不到这个空气好,“这真烦!这地方这么贫瘠,让我们待在这个地方,这么个小渔村儿,这么原始”,那你就会心存厌恶。
以前我住山的时间,遇到了太多太多这样的菩萨们了。“哇!这是仙境啊!”我说“真是仙境,你住一宿就好了”,他说“我搁这儿住三年!”第二天就跑得没影子了。多半都这样,为什么?太寂静了啊!啥都没有啊这个地方,没有汽车,交通不方便,什么什么……第一天到,都是仙境,第二天那就耐不住了。多不多呢?反正我遇到的是挺多的。
(二)过去与现在修行环境的不同
我经常想到中峰禅师,这是禅宗的一个有名的大德,大家都知道,他作了很多念佛的这些诗词。他居住都找那些泥泞的山洞,直不起来腰的山洞,还滴着泥巴的山洞,滴着水的山洞,潮湿阴暗,站不起来腰,专门找那些地方去住。没法跟人交流的断崖上面,搭个梯子“蹬蹬蹬”上去了,然后就让人把梯子收走了,自己下不来,就在那上面住。送个饭很艰难、很远,所以他就并日一食。因为啥呢?别人给你送东西太不方便,两天给他送一次饭。干啥呢?他就要珍惜他每一个时间。他干什么珍惜呢?那个地方不好待,他就要把这个生命用在念佛、修法上。要不然待不住,要不然他就很饥饿,要不然他就很折磨自己。但他用这种东西来念佛,来让自己修行,珍惜这样的一个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是人假设的。
我以前走过很多这样的闭关的场所,大概有百十个这样的地方,就是古人闭关的地方,都是很小的洞。后面都被人弄得很大很大的,但是人永远不愿意进去,也不愿意待着,待着去修行的,也是装腔作势,搁那待十分钟二十分钟,“嗯,体验体验,走吧!”过去那些祖师,都是很自然的一个小石头坡坡,一个小石头洞,人家往里一坐,十年二十年的,得道了,白日飞升了,大彻大悟了,五眼六通成就了,人家下山度众生去了。
现在人没事儿就掏洞、掏洞,建房子、搭房子,叨叨叨,就像我一样,在鸡足山那么难盖的地方盖个大房子,实际我就吃饭的时候走进去,平时连进都不进。啥用啊?劳民伤财!只求环境如何、环境如何,实际对自己的身心一点好处都没有,要么增加自己贪图安逸,贪图物资设置,贪图眼要看着好看,耳要听着好听,让别人感觉有什么,那种虚荣、虚伪,把自己五眼六通都给闭塞了,一些自在力给闭塞了,一些修法的珍贵的时间,就从自己安逸的环境中悄悄地溜走了。时光如梭啊!
我去青海的时间,我们跑了三天。坐车坐了一天一夜,又骑马过河,又坐摩托,又骑马又过河,反正跑到那个三江源头,很多藏羚羊,太多了。那个地方一个庙子。这个喇嘛给我说,他们那个地方就是很多很多修行人,一天一块钱的生活费都没有,说你看能去看一看。我们就跑跑跑,跑到那儿。那有一群闭关的,有闭十二年,有闭九年的,有闭五六年、三二一年的,都有,最多的就闭十几年的。头发就到腿弯子这儿,因为他们闭关的时候不准绞头发的。他们闭关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未有证悟啊,不得本尊开许,他见本尊都不行,没有本尊开许他就不能出关。那个头发就到腿弯子这儿,很多人那个头发都到腰际,很多人。
所以现在人说,我们怎么调整环境。调整环境干什么呢?很多人说,我还要有更多的钱,钱堆了一堆,我花不完,然后我有更多的吃喝玩乐的东西,我有……
所以过去建立道业的环境的那些人们,师长真对弟子负责任,但你真要有那样的根器!我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人你让他去住个山的福报都没有了,还修行呢!住在一个有点危险的地方就不行了,为啥呢?住在一个小一点的地方,人就骂娘啊!
我以前看一个传记,一个古德。他师父说,你要修行你选个地方吧,我跟你一块儿走,我看你选的地方合适不合适。他师父就跟他走走走,很多有山洞,有很避风的地方,他都不要。他走啊走啊走啊,走到一个风口,那风呜呜的,像刀一样地割人,然后就有一个像山壁一样的地方。
他跟他师父说:“我就在这修行了。”
他师父说:“你能耐得住吗?你搁这儿住行吗,身体不会毁坏吗?”
他说:“我要真精进的情况下,我真于道业有发心的情况下,这就是最好的地方。”
他师父就说:“嗯,孺子可教啊。”
这是真正的修行人,这不是求放逸、求安逸,求什么鬼东西的一个人,这真是有道心!当时看到,我是挺震惊的。
以前我就喜欢住高一点的地方,没人去的地方,就一个石头洞洞,感觉到一个什么险要的地方就好,根本没有那个道心。只是感觉到,那个地方安静就行了,就贪图这个安静——魔鬼入心了,就求一个安静,求一个无事。根本没有精进的心,根本没有道业必有所成的心,没有逼到那个程度,所以说就修行平平,平庸一生,无所建树。
现在的人求的啥呢?“我们两个住一个房子啊?我最少一个人一个房子,我这么大的法师,我在社会上住的多少平方,怎么出家了住这么小啊?”或者“修行我怎么住这么小啊?”我这样、那样、那样……
以前老修行们根本没有精力去盖房子,去干这干那,没有人闲时间去盖房子,盖大房子。像我们现在一栋一栋的房子要盖,还要这样那样,还要吃着零食,还要开着这样那样,五天下回山要调整调整。什么调整啊?吃一顿,喝一顿,见人要骂骂街,要发发脾气,别人伺候得不到、照顾得不周,别人不尊重自己,也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佛来供着。现在人咋修行啊?在家人不用说了,怎么坐的软,怎么穿的暖,怎么吃的……有没有环境呢?有环境,没有修行环境!
(三)由心发现世界
大家一定要我说环境,上一节课[ 指:师父的上一节课《20200622身心健康的五步曲》]我不想谈这个东西,谈这个东西,我感觉在虐自己,根本不想说这个!我说了,别人说,以前你住山原来是这么个目的啊,对头!干什么呢?真正的初发心:啥也不行的时候,想在功夫上,想在自力上,有一点点的善巧,就必须杜绝杂缘,心如石壁啊。
我到世间生活若干年,周边许多人都受不了我,就说“你怎么老待在那个地方一动都不动呢?”我说为什么要那么多动作,为什么要那么多做法,为什么要那么多事情呢?很多人不习惯,说动动吧,你走走吧,这样那样。我说行吧。
静静地是多么美妙的一个东西呢?因为静静地,会发现内心世界的不可思议的一个法界。从内心世界再走到这个外围的法界中,你知道内外无异,内外没有对立了,叫等持。内外等持了,你就知道,你的心是多么重要了,这个环境你想让它成个什么样的景色,它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景色。
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北京,我不说境界,就说唯心造。SARS的时候,我们到玉皇顶,有一个居士就买了一束百合花。因为我以前有一点点寂静处的习惯,我往那一坐,我把那花靠着树一放,我一闭眼,这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百合花,世界所有无尽的刹土都是百合花。我说这一一百合供养十方诸佛、菩萨、贤圣僧,供养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皆得这个美好的境界、美好的状态。
因为啥?你要有这个习惯了,由心散发到世界,你的心跟外面的世界等持了,外面的世界跟你的心等持了,那你的心存念什么,这个世界就是什么。夸张不夸张呢?大家可以去实践。
所以我们的环境,就是我们要干什么呢?说身心健康的环境,就是诸佛菩萨的环境了,就是正报圆满,依报也圆满。所以像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依正二报圆满,那就是环境改造了。依报随着正报转,那就改变了环境了。
所以说,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调整身、心世界,由心发现世界,这个世界才是世界。我们摆个沙发,我们有几百平方的一个住处,有什么车子开,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多钞票,有很多眷属,这不叫环境啊!这是变化的一个状态,这不是环境,这随时都会变化的。所以随着正报改变的,那算环境!
世尊说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是依着众生心性说的,在佛心目中没有五浊恶世。所以说他拇指触地,这个山河大地一时变成琉璃,七宝之色,那是他心目中的世界。“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是他的世界,就是他内心世界所折射出来的,叫清净国土,我们称为净土。一般过去谈净土都谈佛土,诸佛佛土。极乐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
我听人走般舟,或者念佛、打七,说环境不好的人特多。以前我看到,我只能说,“唉,菩萨,我们念佛吧。”因为啥?环境不好。这不是修行人。说吃的不好,没有营养粉给我,没有奶粉给我,有的人说没有咖啡给我,有人说没有高热量的饮食给我。我说这个叫高等待遇罢了,这不是走般舟。
因为啥?关注点根本不是那个。那你说需要不需要这些东西呢?真关注道业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跟佛那个马麦是一样的,吃一日马麦,阿难一尝那个马麦,像什么什么醍醐、什么什么甘露等等等等。
我们要是用那个嗔心、取舍心、恶心、分别心去看我们的饮食的时候,充满了怨恨,你修什么啊修?这个八风就把你心吹得不知道家是哪个方向的,你门还没找到呢,你还修般舟,你还修行呢,啥都修不了,只能修怨,修恨,修自我,修不满。
这节课说得勉强,因为一说就挺痛的。但像我们这样讲,就讲诚实言真实语。你要是想修行好,你要是说我找一个好的修行环境。我经常听他们说,哎呀,法师,听说你有茅棚,你在哪儿还有个茅棚,我能不能去住啊?我说你干啥?他说那寂静啊。我说你这人,你住不久,你去了你也会惹麻烦。为了去除烦恼,为了成就道业,为了在法上有个深入的实践,这样的人去阿兰若处、寂静处、如法处,很小很窄的地方,他们能在法上用功夫,这个环境对他们越小,他们只要能活着,小对他们来说,是个保护,不分散身心,不浪费精力。
我记得虚云和尚在狮子茅棚的时间,就种了三百六十五窝土豆。到种土豆的季节了,就刨三十五个洞洞,拿三十五个土豆切的芽芽子,就去种。周边的人问他说,这个和尚你怎么不多种一点呢?他说一年就三百六十五天,我这一天一窝不够吃吗?现在人的要求多高啊!
(四)不为自求建立环境
那你要说,我就是求人天福报这样的一个环境。我们那一天说,有人天福报、声闻缘觉、诸位菩萨,这三个层面的不为自求,唯佛是念。你要是“我就想过好日子”,那你实际真不用学佛,现在那网络上,求人天福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来找佛法。佛法是如优昙花啊,稀有出现,就我们现在天天讲,都稀有出现!罕得听闻,能听闻的人十分稀少!我就把它放到现在推特、微信、脸书,放到所有的最大的这个面上,也没有几个人看。我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话,这就是我们环境。
实际恶劣的环境恰恰需要人修持,需要无上心的修持,就是利益更多的迷茫的人群,深深地中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个毒素的人们。你说这个毒那个毒,那是毒品,现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邪见是更毒的,毒到人骨子里面去了!那个毒可能还可以戒掉,这个毒怎么办呢?生生世世伴随着人们,伴随着生命,在六道里滚爬、轮转,这就是我们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不是更应该念佛吗?弥陀信仰吗?
很多居士跟我来往,说实话,从来不提阿弥陀佛,都是“师父啊,我这活的,我家里欠了一百万的债。”“师父,我女儿欠了一百万的债,我女婿欠了一百万块钱的债。”“我儿子赌博抽大麻,我们负了多少债。”“哎呀,我们办企业垮了,你给我出个主意,让我一下子赚两个亿,赚三个亿才好呢,你看你身边不是有有钱人嘛,你帮我能套他一点钱,让我富裕起来行不行呢?”
我都感觉到很震惊,我都迷失了,很多人可不是说是一天两天学佛的人啊,这就是我们的环境。就这样的人,你也得尊重他,你不尊重咋办呢?我们都是人啊,普通人啊,也得尊重。但你跟他们说什么呢?以前有的人对我说这说那,说要么你给点钱,要么你给个寺庙,要么你给个房子,你帮我买个房子吧。我说,这话说得真是不得了,我说这个因果上咋说呢?真不容易。很多人真是很奇特,但是你还得尊重他。在我们这个世间,是很奇特的一个时代。
这就是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呢?这是我的人际环境。有人说,法师啊,我姑娘得癌症了,我儿子得癌症了,能不能把癌症给你呢?我说能,能,能,行。有一次有个菩萨来了,往那儿一跪,抓着我的手,“师父,你看你这么健康,我怎么一身病呢?”我说“那你病给我就行了,你不要哭了。”这就是现在的因因缘缘嘛,对不对?
我们学佛的人呢,要知道这个环境,这环境没有啥好坏,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环境,我们怎么成就道业,怎么真正地不为自求地建立环境。但是你要说我求人天福报,我还要去求无上道,这里面有个两难,它不兼顾,有时候它有不能兼得的东西。但你要说我两个都要得,实际这是所有人最平常的一个心了,什么都要得,就是出世入世我都要得。
我听了太多人说,我在社会上完成了吃喝嫖赌,然后我挣很多钱,我出家。我说,功成名就再去出家的人太少了。出家就是什么呢?直接把你放到太子位上,让你用太子的心去出家。我们就不愿意做太子,愿意做一个这个奋斗那个奋斗的人。所以受戒的时候为什么受具足戒呢?实际我们这个人性中,都做过太子啊!人的本具中,人的记忆海中,人生命无尽的记忆海中,你什么都做过!你把它提纯出来就行了。
(五)佛念念佛,调整身心,调整环境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环境,不同的人际关系的环境,工作状态的环境,贫富的环境,智愚的环境,房子住舍的环境,国土皮肤的种族环境,教育环境……太多环境了,一定要相信,都是随着你的正报在转,变化而变化。
所以我们发心极乐世界,以佛念念佛,以佛力念佛,以佛等持世间心来等持自心。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以佛念心念佛,来观照世间,我们的依报会改变的。
人就是不愿意实践罢了,人要愿意实践呢,我说真正的真心、善心、完美的心、最高尚的心,那就是佛心,实相功德嘛,对吧?我们知道实相心、实相功德、诸佛的功德,它是一如的。人人具足五智,人只是不知道,不会运用,人去东求西求,想看看这个景色那个景色,想在外面找到点什么智慧慈悲。没有由心而发,见不到的。
佛教讲健康,就是五眼六通,三明四智,你没有这,你健康不了。说大解脱中得健康,这个是任何修行人都知道的。跟现在人说三明四智,不是荒诞的吗?是啊,现在人认为三明四智、五眼六通,都是荒诞,都是鬼话神话,都是过去人编的神话,宗教神话。
咋办呢,这个时代?所以净土这个教法就推出来,你要知道“佛念众生”这个方法,你要去运用“佛念众生”这个方法,佛力是在这个世间怎么用的?佛心是什么样子?佛愿是什么样子?你去模仿实践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的、九界的跨越!给这么个方法,给这么个易行的方法,又是最彻底、究竟、圆满、无碍的一个方法,给予我们。
所以说,我一念“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感动,为啥感动呢?净土教法就是这么个修行,就是这样发心的一个具体的实践的方法。你只有这个发心,你不知道咋实践啊!
阿弥陀佛给我们做出了这样一个发心的样子,“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是美好。怎么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呢?“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看这佛愿,佛愿即佛心,佛心即实相。我们有机会了,你看,这个发愿怎么做到呢?哦,原来我们顺应阿弥陀佛的愿力,闻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利,印契自心,开发本具,本具光寿,让本具光寿在这个世间可以运用,那我们就见实相心,就是最真实的心。你真实心的心体,运用种种方便,做种种作为,利益世间,无染无著。因为实相心不可得,所以又能做种种作为,又无染无著,你就有智慧慈悲方便。我们的身心调整,那净土这个调整最彻底,环境的调整,净土最彻底。
还是说究竟功德一定含大功德,含小功德。就像你追求的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你追求这些利益,你不用追求,无上心里面都含着这些东西的,这都是边角料,你不求自得!你求那些东西,反而你就沉沦。我们追求这些人天福报等等等等,实际都是沉沦,人都在追求这些东西!世间人不在追求人天福报吗?大家张嘴一谈论,不都是谁有更多的钞票,谁有更多的大的事业,谁有更大的一个作为,谁有更大的房子,更多的……不都是这些东西吗?能离开这些吗?由心而发,超越这些话题的,听不到啊!
除非被债务逼着了,被疾病逼着了,被法律逼着了,被灾难逼着的人,才去说,哎呀,我要学佛。逼债的人说,你再不还钱我把你房子烧了,拿着刀子顶着,拿枪顶着;要被监狱抓起来,要被法办,要被很多东西逼迫了,人也要学佛了;人疾病大难,腿抬不起来,坐不起来,站不起来,这时候要学佛了。实际越是这样的人,心里堵塞的东西更多,什么呢?你怎么不还我的钱呢,你跟我说这么多好话?你说这么多好话,你怎么不叫我身体健康?你说这么多话,我犯那么多的罪你怎么不叫我无罪啊?
所以我们要了解“依报随着正报转”这句话,依报就是环境嘛。我们要知道,环境是干啥的?是配合我们的道业的,还是让我们放逸、轮回、堕落的?
好,环境这一节课呢,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的一个话题,大家好好地去反思,去观察,自已要环境干什么?环境是为了什么?这是我们一个思考的话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