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果地觉——为利众生而成佛》摘录:佛愿助念
慈法法师 讲授
有的菩萨说我梦见家人到恶道了,或几个人都梦见他到恶道里了,结果就不信佛了,不信自己亲人往生极乐世界。这还是心里所依,心念所幻现的梦!用梦兆来评价净土修行就惨了。所以我们平时的意乐与意愿很重要。梦兆业相,这些如幻的、没有自性的业力与念佛人关系不大。九界你都可以超越,你不必去在意这个东西。你所在意的是念佛得力,随顺佛法得力,随顺佛誓愿的得力处。其他的你不能关注,否则想走出苦业太难了,因为你把自己与他人导向苦业果报了。你在执着迷惑中相续,结果一定是苦业。
临终引导无外乎是给对方一个明确的、决定的、有力的导向,一点都不能含糊,令对方能进趣极乐世界。但有的人不断地去摸头,摸胸口,摸膝盖,摸脚,看哪儿还有温度。他的依据是温度在脚上就去地狱,膝盖就去畜生,小腹就去鬼道,胸上就去人道,额上去天道,顶上有温是往生了——他就靠摸这个,这可以作为一种评判,但没有用!我们不能在这里用心,否则就在等待宿命的业力。你只是一个旁观者、看戏者,而没有去真正地引导他。你要有引导他的主动作为,如说法、念佛等等,而不是就等着看他的最后温度在哪儿。很多助念者到最后走到两个极端——一是我可以让你往生;二是怀疑于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他因此灰心了,不愿意再助念了。
我们若不知道意乐与心念所依的作用力,在征兆上用功夫,无疑还是现缘业力的一个状态。不管它是不是事实,你起码不是念佛人。念佛人是——即使这是一个事实,你也要念佛!因为你是念佛人。我们的苦业已经成熟,我们也应该念佛,这是念佛人。不能说苦业成熟了,所以我就不念佛、不信佛了。因为我受苦了——这是什么话?但是经常会遇到这样不念佛念自业的人,然后把恶业的脏水泼向佛,说我念佛了怎么还这么苦?他执着于自己的习惯,沉浸在苦业果报上了,没有心系于佛。在《观经》下品下生中,乃至到命终之时,种种恶报恶境现前,这时候有善知识为他念佛,劝他念佛,则地狱化成清凉池,能往生彼国,乃至十念。我们不知道这个就不能做善始善终的念佛人。善始善终即是在任何果报面前你都应该念佛!不能因为你或你家人、周边人的果报不好,就不念佛,说念佛没有用。你念佛一定有用!这里你的所缘出问题了。
13、仗佛愿力助往生,无染业分出轮回
之前有人谈到往生问题,我们提了四个角度:第一是佛力佛愿的问题;第二是个体业的问题;第三是助念者的愿望问题;第四是交织业的抉择问题。我们说到往生,这四个角度都应该观察到。而很多人帮人助念往往关注于个体业相,对佛力的平等、无碍、圆满关注不多。在《圆觉经》之类果地觉教言、如来藏性教言中,其教法体系表达了一真皆真,以一真而成就一真法界;若以一妄,法界皆妄。一真皆真,一妄皆妄,全体承担,这是真心一如之说。我们若关心个体的业力状态,就是一妄皆妄的效果;要是观察佛愿佛力的无碍平等、无对无待之事实,我们就一真皆真。
你可以抉择众生业力分,可以抉择佛力分,也可以抉择矛盾,即一会儿念佛,一会儿念业。大部分人在徘徊——看看业,这人往生不了,但是看不到佛。“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这要清净一味才能看得到。若看不到,他就看业力,就抉择业力,说此人未能往生。结果成了业力一妄皆妄的评判者。在佛力、业力、助念者愿望这三种力量中,他抉择了众生业分,把它当真了!现在大部分人学习念佛教法,运用这个教法利益众生之时,没有运用佛力之无碍平等、法身周遍之事实,运用的是众生业分。运用众生业分怎能达成令众生往生?找不到对称!
有的人多于矛盾交织状态,一会儿说佛力无碍,一会儿说业力也不可思议。他说你看这个人本来应该身体柔软顶上发热,现在不柔软也不热,这样的人不能往生——这是业力分!业力分就是我们把它确定,它就成业力事实了。我们若随顺着佛力,引导他随顺佛力,他这个业力还会改变!我们不断用佛力来引导他、照耀他、劝化他,即使他那个业已经成那个样子了,我们还在影响他,帮他抉择;他已经达成某个状态了,仍要帮他抉择!我们这样来帮他助念——不是助他堕地狱里,不是助他去六道轮回,也不是助念他是坏人所以往生不了,而是助他往生!怎么助他往生?念佛忆佛,佛力回施。若念他的业力,怎么能帮助他呢?他从膝盖上凉,所以去了畜生道;从脚底上凉,地狱道;从肚脐上凉,鬼道;心口上凉,人道——这样怎么能往生?这不叫助念,这叫判官!不需要我们判,十阎王殿中有判官,我们活在人间,判什么?
我们在助人往生!亲人、朋友、同一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我们是为了他们!摄化众生往生彼国,生起大菩提心,这是乐清净心。怎么乐?予众生究竟安乐。怎么予?仰仗佛力佛愿,运用佛心佛智,别无方便。所以这种带有判官意识的慈悲方法不当。一探头,完了,这儿不热;又一探心,还不热;再探肚脐,更不热;摸到膝盖、脚底,完了!他一定性,大家就说我们念了半天佛,他没往生——这样就把一个大事因缘放到业力判定上了。这样一个修行的绝好机会,忆佛念佛、助人往生、劝导往生、引导往生、仰仗佛力回归佛国的机会,就丢失在业力业相上了。这是天大的事情,人生百年仅有一次的临终机会被坏掉了!
我们的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是念佛法门的特定。无染清净心,无染什么?无染众生业分,随顺佛力。无染众生业你才能随顺佛力,染著于众生的业怎么随顺佛力?我们会把业力当真,所谓“真”就是这样了!它只是一个无常相、变异相,但你若认定就这样了,铁判官就来了,判官笔一划,就不知到哪一道去了。因为亡者在刚死亡或中阴状态下飘忽不定,人的心力导引作用很大。当然上上根性、利性根性与预知时至的人就不需要你助念了。需要助念的人一般是有一定认识不清之处,需要有人帮着清晰导引与推助一把。所以助念者要无染于众生业分,随顺佛果地觉。若有染于众生业分,虽说无染清净心,但取相了,染上了,就是众生心!众生心念众生业,必然到众生果报上去。所以有四个角度——交织业、个体业、佛愿佛力、助念者的抉择。抉择是助念者以佛力帮助他,他自己听闻了这个助念的因,依法的引导,乘着佛力、无染力、慈悲力,往生彼国,永出轮回。这是乐清净心,是真正的大菩提心,是真正的慈悲结果与智慧结果。
所以如果有助念机会,需要思考怎样得当地助念。为人助念不是判定人,判定人会带来伤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业就是那个德性,无始以来颠倒妄想、无明轮回、习惯等等,若细若粗,都在那儿放着。你若把它一确定,它就起作用。你要是把它一放到佛力上——有例子说若凭业力,哪怕业力只剩下一根针那么大,放在生死海中也必然沉到海底;若运用佛力,即使业力像大山一样沉重,放在佛力大愿船上也自然会被载负到彼岸。
所以助念时要提醒佛力载负不可思议、业力执著亦不可思议,劝导令他择取。让他分析并帮他分析趣向于极乐世界之殊胜,以及趣向六道轮回的迷茫、不可自制,帮他忏悔,引导他趣向极乐世界。让他清晰生死大事,了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警觉于这个机会,随顺佛力出离生死苦海。这是个特别大的事情!
……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上,你才是时时刻刻帮人助念,时时刻刻不为自求,时时刻刻拔众生苦,令众生得究竟安乐。时时刻刻都做,才真正有大利益。如果非得等一个人将要灭亡之时才有机会,那么人家给你机会你才有,不给你机会呢?人命无常!我们可以深入观察,这个生命很脆弱,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汶川大地震中那么多人一夜之间没了,谁得罪谁了?那时再说帮我们助念——没这事了!一晃就没了,你还有没有助念机会?谁能预知?助念可以在很特定、很安全、很有次序、别人允许的环境中作为,而有的环境,如有的小区或家庭不允许,完成不了周遍利益他人的事实。我们要是在这个周遍事实上先完成,再去帮人助念,那只是其中一个作为,而不是整个修行作为了。那样“南无阿弥陀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周遍上就会产生智慧慈悲方便的熏修。
……
念佛行法十分简单,教理次序也十分清晰。怎么“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来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方便从哪儿建立?我们还从持名来作为。有两种持名——一是大家认为的我们在持名;二是佛持,佛威德持,摄持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持名。持什么名?就是如命令一样来召唤我们,号令九界,令九界咸有所归。阿弥陀佛依愿力:我若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就是阿弥陀佛执持名,他以威德愿力悲心方便所持。我们把“佛持名”丢失了,就会寻求“我们持名”的作为。阿弥陀佛因地大愿——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于一切众生作安慰。就是以名号度化众生,以这个摩尼宝号广传十方,令一切听闻众生具足善巧,具足威德,具足信顺二德;菩萨听闻即得三种忍——信忍、顺忍、无生法忍,住不退转。这是阿弥陀佛所持。四十八愿中的很多愿都是:闻我名号、他方众生闻我名号、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怎样。“即得”就是阿弥陀佛愿力威德摄持众生。摄持,成熟——他不光摄持你,还要成熟你的威德善巧。
这个地方我们要有新的认知。阿弥陀佛开汽车来载负你——你要到安乐国,他就载你到安乐国;你想休息,他就载负你到休息的地方;你要得到信顺力量,他就给你信顺的力量;你要得不退转,他就载你到不退转地。你心里所有的愿乐他都能满足,他誓愿所成故,他兆载永劫就是修持这个。千处祈求千处应——不仅是观世音菩萨,一切诸佛莫不如是。《华严经》偈子展示了诸佛的威德与善巧——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随缘赴感是感应谁?一切需求众生。所以十方九界众生若有需求,诸佛如来亲证法性身故,入一切众生心,众生心之起心动念,诸佛如来皆了知。你也不用害怕,少打点妄想就行了。佛身充满于法界是真实的,法性周遍是真实的。实际上大家早与诸佛联网了,因为你有佛性。你若把你的佛性去掉就可以不联网,你能去掉吗?你说我变成无情物——无情物也联网!因为在佛陀境界中,器世间与情世间是同样妙用,即便你变成木头石头也有佛性。《楞严经》中讲:极顽固极愚痴者堕入无情类,佛也予你激活,因为你有佛性。所以在佛陀报土中,一切众生皆是自在,乃至器世间皆是方便。极乐世界水亦自在,欲暖则暖,欲冷则冷,欲高则高,欲没膝者没膝,欲没胸者没胸,欲没足者没足,随意自在,有情无情在佛陀这儿都是妙用。而在我们凡夫处,有时候有情甚至像无情那样木讷。
所以,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是现在念佛人往往忽略的。就像他忽略返向往生与往向往生是意识法界的舒展与如实之相。这与生死没关系,生死是众生分,所以《往生论》中没有死活的字。净土教法现在被人传播成送终教法了,就是送死的鼓声了。很多人为临终者或死人助念很起劲,但为活人助念呢?活人最需要助念。阿弥陀佛“佛执持名号”就是为活人助念,成熟我们的悲智方便。若不知道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功德,我们就丢失大利了。佛在载负着我们,愿力在摄化我们,但很多人单方面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求这个求那个,因为他把所依的阿弥陀佛加持摄化——这个根本母体、圆满缘起与究竟安稳的依止丢失了。所以他在惶恐不安、挣扎、摸索的心理中去念佛,就是所谓凡夫执持名号,即在不足中执持。这个不足执持就会很苦恼。
这个老居士提出来这个临命终时与助念的话题,实际平时我们每一个人的修行都在替自己助念,替他人助念——清晰自己身心的归依与身心的作用,若是如实地、真诚地、负责任地对待自己这一期生命,你一定会对自己助念的。像临命时一样,你来开示他、助念他。我们依法开示自己,为自身助念,令自己身心安乐,必有所归,清晰如实。你要真正给自己开示得清晰,助念得清晰,你再为别人助念也是真诚的,有利益的,有内容的。我们给自己都助念不清楚,张嘴给别人助念什么?很多人说我给人家喊一声阿弥陀佛,然后他来替我喊一声就可以——你现在念两声就够了吗?所以我们平时的实践念佛就在为自己开示,开导自心,为自己用佛力助念,令自己出生死流、出三界,乃至出九界,圆满菩提。好好开示自己哦!好好助念于自心哦!依佛力,依佛报德来助念自心,令自心归入真实究竟之地,就是佛的果地觉来为我们的现行心。如是助念,我们应该大力提倡。
经常会有居士、团体、出家人问:是不是应该助念?很多人认为:你离不开我的,你离开我,你往生不了的——像把大门人一样!我们不把大门,我们把大门都打开。干什么?接纳十方有情!我们连这门都不设,现在,接纳十方!极乐世界本来不设门。我们习惯了,老是设门。很多给人助念的人认为自己是把大门的人——你不通过我,不开后门,你进不来——如果这样,阿弥陀佛真出问题了。所以很多助念团原本是善心、好心,到后面就成自大、自慢的心,苦了自家,迷惑别人。我们先为自己助念,为自己开示,助念开示清晰了,自利利他必然成就方便。
我们把自己助念好,开示好,随机可以给他人开示,给他人助念。否则老想给别人助念,结果把自己忘了,业力一来,迷惑了!因为平时给人助念都不真切,开示也不准确。那到时间似是而非怎么办?对别人似是而非,那时间别人报复你!你对自己似是而非怎么办?就轮回六道!所以我们对自己、对他人要清晰,就要如法地实践净土教法,为自己开示,为自己助念——把自己助念得清清晰晰,开示得明明了了,真正安心从容了,依法安心了,我们就好好地作一个随时可以导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佛者。那是挺有意义的。
净土教法之殊胜难得,也在于此。像《观无量寿佛经》讲下品下生,这一类有情作诸恶业过患,未有善缘作为,毁坏戒律,坏人梵行,乃至种种极恶事业。但这样人要是遇到善知识,开示以念佛方便——念佛,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亦得往生,化地狱为清凉国。我们要知道这个法门的殊胜啊!这一生或多生做了多少业,谁也算不来,那我们怎么解决这样无始无边的生死烦恼?所以念一句佛能除——他这个“除”不可思议!除罪、灭除、除灭,这个不得了!这个“除”字可不得了!要了解其功德与内容,你会拿着分分秒秒去阿弥陀佛的。你不了解它,说:反正是念一句佛就能除八十亿劫重罪,我知道了——那就不念了,你就不愿意除!
世尊是真实语、诚实语者,你可以念一句阿弥陀佛来观察你无量无边的业,你看那个业的散坏,像倒骨牌一样。我们摆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半年……摆了几千万张牌,但你轻轻碰一个牌,“啪啪啪”全部倒完了。这里面有骨牌效应。我们的业就像骨牌一样,一个一个摆在那个地方,摆、摆、摆……我们每天在摆业力,业力、业力、业力……摆这么多业。我们因为阿弥陀佛这个愿力,这个除灭重罪的愿力,这个名号功德,“啪”碰倒第一张牌——你不管它了!就这一个力量,把所有骨牌都倒完了。就是除灭,它立不起来了,它不起作用了。我们不赶紧念佛,还在立骨牌,立到哪一天为止?有人说这里面有乐趣,摆得越多,倒的时间越长——有摆骨牌的吉尼斯记录,据说他们摆了多少年。但我们摆若干劫了,一直在摆业力骨牌!阿弥陀佛愿力与功德真实不可思议,以其轻松之力除灭一切生死重罪。说八十亿劫,谁能算出这个数字——有多少天、多少月、多少年,能算出来就好了。这个亿字不好数,这个劫也不好数,八十我们能明白。
所以要知道佛陀的功德与善巧,他全在这个“除”字上了。除灭,不得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面的功德、善巧、利害所在,就这样晃过去了。我说:你一天念一声佛号行吗?他认为我是开玩笑。你认真念一声了吗?你一天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还得了啊!你认真地念一声吗?你恍恍惚惚地、不安地念一万声,还是造的不安业。你认认真真念一声,就能除灭无量生死重罪,如临命终时!你渴望消除障碍,你希望消除障碍,这个消除障碍就产生事实。你有渴望,有希望,有真实愿望,有接受他的力,他这个功德就显现出来。我们平时没有这个愿望,尤其说念佛不能往生那一群人,恐慌地、被迫地、无奈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着、谤着。那样的人念阿弥陀佛除不了重罪。为什么?至少在现行中他没有这种需要,佛也不敢除。咋除?他自身就把它遮蔽起来了。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菩萨!你不愿意除,他也满足你,你遮蔽了他的作用力啊!
一定了解诸佛如来不逼迫于任何有情,所谓心愿与业相续。这些心愿与业相续皆是无明业相续,梦幻之事无有实处。他没有逼你,他逼你干啥?不可得处他逼你啥?但我们以为实有,执著于实有,所以受其实有之果报——你认为实有,它就相续。
我们在念佛法门中,临终就不如现下即是生命最后一刻——我们以此因缘来念佛,看何以观想、何以作为、何以依靠、何以作用力?这样念佛是有意义的。像一念法中提到“祈请十方诸佛加被、证知我”——干什么?把“过去、现在、未来,身业、口业、意业、智业、自他共业,一时无余供养”——完了,你已经完了,你已经除灭了!不说八十亿劫,是旷大劫生死重罪,你交付了,交班了,你不再享受这个果报了,你这果报让阿弥陀佛帮你处理去了。所以“融入阿弥陀佛智愿海中,得不退转,安住极乐。”安住安乐国土!安住什么?你交代完了,你没事了。
没事了干什么?刚好念佛嘛!没事干什么?刚好作诸真实功德、真实业相、真实修为,以自利利他。真实什么?远离诸苦,但得诸乐,解除负重,得身心安乐。那我们有理有据,有法则可守,有可实践者,有内容。你交付了,你没事了,你休息了,你大事已毕!你真是从心底里愿意、情愿交给阿弥陀佛,你真休息了,所有的事都是——你慢慢再清理你那残余的东西。残余什么?那些包装品。内容都给人完了,就剩个包装的壳子了,那慢慢地清除。你有时间了,你的时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了!你有作为了,就是法界呀!你有自在力了,你想做什么?你可以看看你该做什么,能承受什么就做什么呗!
净土教法之稀有与难得,真正实践,把你放到真正的生命最后那一刻去实践,放到福德尽了那一刻钟去实践——实践久了,四大崩溃对你没有威胁了。你看着它崩溃就行——你越从容,这个崩溃时候你就越安乐。你就像被风徐徐吹着,被火温温烤着,被大地厚厚载着,没问题的。但是你若平时都不从容、不安乐、不清晰,你就被大火焚烧,被飓风所卷,天翻地覆,让你无处安身!我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心所依的果报变化,一定会忆佛念佛,当来现前,必定见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