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行者的足迹——短出开示集》:光寿无量得大自在——共入极乐如来会同享佛果利群生



梵行者的足迹——短出开示集


慈法法师 开示

岁次乙未仲秋于山东费县丛柏庵

 光寿无量得大自在——共入极乐如来会同享佛果利群生(20151007下)

 

 

我们还继续谈论上一节课的话题,看能不能再多些角度让我们对法与教有个认识,或者说有不对立不分别的清晰认知。清晰认知是可以的,清晰照了觉知是允许的。清晰觉知十分有力量!清晰的觉知像太阳底下看东西,很清晰。若没有这个光明,黑暗中我们看不清晰。我们的心一旦条理清晰起来,对法则的执行力一旦有了,心就像太阳一样,生命像太阳一样,意识像太阳一样,言说像太阳一样,作为像太阳一样,处处能照亮,可能就称为无量光吧!

净土教法是光明使者,是光明照耀下的作为自在者,没有黑暗阻隔,没有伤害人的陷阱,没有冲突必要。他是圆明的,是明亮的,十分宽容。为什么?无量光寿故。有无量光照耀,有无量宽松时间来抉择任何一个问题,因为你要运用本质无量光寿。在哪个时间运用本质无量光寿?南无阿弥陀佛认取之当下,或者说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言说、每一个思维——法运用不离于当下,不离于现行,不离于此刻此时。这需要明确,需要认知,不能离开。

像每时每刻我们了解与明确我们没有离开虚空、没有离开大气层。在这个大气层里有氧气,我们用肺呼吸的生命或者胎生生命需要氧气。没有离开它,你就能安稳活着,没有逼迫,没有伤害。我们任何作为也没有离开无量光寿之觉性、法性。他像虚空一样在一切时处都没舍离过我们。我们也只能生活在这样一个虚空中——一切生命没有离开觉性,没有离开法性。觉性、法性的作用与体就是光,就是寿,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我们每一个当念要清晰了这个事实业相,每一个当念就可以在无量光寿照耀下的宽容环境中执行意识、言说、作为。在这明确的状态下、能洞察秋毫的光明中,即是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智慧光、欢喜光、不可思议的言说光明中,我们能洞察任何秋毫、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举心你清清晰晰,动念清清晰晰,言说清清晰晰,作为清清晰晰。环境是宽宽松松的,因为无量寿!就是法性载负着一切作为的空间、一切作为的因缘,他都托负着,像虚空一样。我们能从从容容地依止于此去思考与做事。

我们这个生命不过是一个事情,是分段死的一个小事情。还有菩萨事情,即是变异死的事情;还有阿罗汉事情,即是苦集灭道修持,回到寂灭乐之事实上;还有独觉的十二因缘事情;还有天人放逸娱乐的事情;还有修罗的事情……你入佛境界、觉悟境界,也可以入魔境界。人类犹豫徘徊是我们现在这一段事情。但我们也可以到三恶道里游逛游逛,看地狱众生怎么受苦,畜生道有情怎么被愚痴、鞭打、扒皮、抽筋、强食弱肉的事实所侵害,看饿鬼道吝啬生命怎样被饥渴所逼迫,不能闻到饮食水声等苦报……我们在十法界中可以从容地游历与观察。乘法性之力,不迷、不倒、不觉,如实清晰照见法界清净庄严之功德。

也许你感到这样太啰嗦,一会做菩萨一会又做地狱、饿鬼、畜生,这样在法界走太累,那就分身做。如果自己不会分身你让每一个众生帮你分身。你要有分身方便,就分身到任何一个国土、任何一个世界、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个状态去与他们同事,与他们同受、同用、同因、同缘,但是你根源清晰,作为明了。那么我们无量光寿就会运用得充分、踏实,人生这一段故事你也可以做得从容。

你说这百岁本来不从容——你知道这是无量生命中的一段故事,其中一个小小梦幻事,在这个地方就可以从容起来,把这一个百岁寿命中的作为也从容起来,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言、每一说、每一个交往中从容起来。被无造作之光照耀着,在无量光无量寿空间中运用着,你这个百岁生命也可以从容,也可以把这一个分段死从容去做。每一个言说、每一个意识、每一个作为,从从容容;生老病死任何一个过程,你都可以笑谈人生,游戏人生,觉悟人生,利益人生,帮助人生。我们九界生命中这一段分段死,就会给我们带来了义教法认知实践的一个莫大抉择过程,称为净土教法。

你说这是九界同归?你现在是九界同用了!九界同归与九界同用、九界一如是完整体系,即是一真法界。以前我们没有受过这个体系的教育,没有闻过这个教法,封闭在自己这个分段死的见闻觉知中、知见中,以为真、以为假、以为善、以为恶、以为自己学习知识等等——都允许的。但要是以佛知见,善观十方九法界种种生命、种种作为、种种形象、种种业力,若长、若短、若方、若圆、若善、若恶、若智、若愚、若觉、若迷,你都能知道这皆是无量光无量寿所照耀、所分显,无有实质,幻生幻灭。你想实践什么你要清清晰晰地,不要固执于此,不要迷倒于此,不要自以为是。这个缘结束了,你就回到清净法性上来,或者你现在就在清净不动的法座上了知一切生命现象。

华严经中赞叹佛陀功德很感人!“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什么叫菩提座?圆满觉中,一切众生是其分身方便,一切众生是其觉悟方便,一切众生作为是大圆满觉中所展现,所以他随机感应莫不周遍。“佛住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人人会念这一段文字。这个教育很重要——这个教法,教法之听闻。

我们经常读: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大家都这么念,是不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以前都想些什么?知道些什么?明白些什么?若不真正深入经藏,广泛接受佛陀教法,在这无量浩瀚的无尽法界中,你连夜郎自大的夜郎或者井底之蛙也谈不上!就是固步自封的一种苦、一种执著、一种业力自我缠缚罢了。我们每一个凡夫有情在没有觉悟成就圣果的因缘中,没有真正依止法性之时,都在作茧自缚。

我们知道茧是蚕吐丝把自己裹到里面,然后用水一煮一滚,抽成丝,纺成线,做绸缎,但那是拿生命换来的。我们现在所有所知因缘也像吐丝一样把自身缠缚起来——你越安稳、越执著、越认真,你那个缠缚或者作茧自缚的东西越严密,越严密越固执,越固执越严密,作茧自缚。你说我有一天变成蛾子会飞出去。但大部分不飞出去,都烫死了,大部分作茧自缚把自己困着了。极小一部分因为留种才允许留下,大部分扔到热水锅里煮掉抽丝了。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要有经典、教法、教法体系之认知,回归到十方诸佛悲心上来。他们的心是什么?是悲悯我们同一法性、同一觉性的迷倒众生——我们与他是同等觉性,同等法性!同一根源之觉性与法性,悲悯啊!怎么不悲悯?同体又无缘——体是同体,缘是没缘。因为他早已梦醒,这些虚妄的、造作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六道九界众生的东西没有了,他已经超越。他已经知道这种大梦,彻底醒悟,就看到一万个人、一千个人、一百个人在那做梦。

他是独醒的人,看着这群人睡着挣扎着,做好梦、坏梦、菩萨梦、声闻梦、缘觉梦、自主梦、不自主梦……什么样梦都有。他看着这群人,师资方便他知道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了本自无量光寿,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教法中果地觉之回施,就是闻我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力,印契我们的心,令我们心念具足。印契我们的心念,令心念具足,直下印契。说闻我名号俱来我刹——闻名俱来是事实,闻名是为具足无上大利;此无上大利即是性德启用之时、弥陀报德启用之时,弥陀报德随顺得入,法性彻底回归与安住。这就是无量光寿,本是同一根源,我们同一根源不过是回到此根源上来,即是往生、往生大利。往生事实就是阿鞞跋致,即是得不退转,一生成办。

若是我们层层梦一点一点剥脱,或者说一个次第一个次第修持,一生阿鞞跋致是谎言,不可能。若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接引十方九界众生同归安养,一时回归,同显同一根源之事实,运用同一本质、同一法性、同一觉性,阿鞞跋致即是抉择、是妙用、是事实;现前行普贤之德超出常伦,是真实授记;一切有情皆参与等量的如来会,共入如来会,享受不可思议的佛果。

像我们以前所写“同享佛果利群生,共入弥陀极乐会”。此弥陀为何?无量光寿,就是众生诸佛之法性、觉性等的事实,即是回归处、究竟安乐处;远离任何迷信与对待,心外无佛也无法,心内无佛也无法。何以故?此心圆满,此心清净,远离内外,远离众生与佛,但是一味妙用,光寿普照,光寿普摄,光寿圆成,法尔本然,如是根源。没有能颠覆,这就是一心;没有能毁坏,这就是一心;没人能动摇,这就是一心,称为大佛顶首楞严。此一心诸佛亲证光明藏、庄严藏、如来藏,空一切众生业分,令一切业分障碍一时化作诸佛庄严国土、诸佛庄严妙用,即是诸佛亲证正等正觉之实质内涵。

很多人读过《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八十一卷中处处讲到觉性法性之事实,一切众生生命之同源,即是十方九界众生与诸佛菩萨同源根本所在。他直接取用光寿根本,依止光寿根本,照见觉知一切生命现象、一切生命差别。过去称为法身大士行化方便,游历浩瀚法界,游历无量无边世界海中,游历无量无边世界种子海中,得亿亿万身不可称计生命分化作为。建立无尽妙严刹土,其寿命可长可短,其寿命得自在,其作为得方便,其设置皆由心生。若生种种国土,建立种种国土,若消亡种种国土,随意而生,得究竟广大自在。有个名词赞叹说一切佛陀世尊于法自在,行法自在。这个自在是什么?就是得大自在。这自在远离了我们这种生死阶段中所知障、烦恼障、业障,所谓报障的制约。

我们已经习惯这种制约,把这种制约当成一切,当成所有生命应该这样——我这样子别人也都应该这样子,生命都应该这样——这是一个极狭隘的觉知的制约、知识的制约、时间空间的制约,带来自以为是的逼迫、自以为是的狭隘、自以为是的轮回与重复。

要真正是念佛人,你可以读读《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讲到的二十一类大的净土,就是念佛修行方法,他有种种修行方式。我们现在国内传播这种修行方式,大概是以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中三类修法来设置:实相念佛,以不共法来念佛,依止取相心分念佛。念佛相好、念佛不共法则、念佛实相功德——这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势。在我们国内传播比较广泛的是取相念佛,就是下势念佛,其势也弱、也劣,但是大家基本上当成净土全部了。

像刚才讲的不过是实相念佛的一个最简单传递,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果地觉是顺应法性的一切言说意识作为的事实。这个事实凡夫可以直接回归,像滴水入海,虽是滴水,亦是大海之磅礴。何以故?归海故。你不能藐视这一滴水,因为它归到大海里了。我们众生业分已经衰竭到极致,而一旦归入大海,亦名为海,不能藐视这一滴水。我们凡夫人类有情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滴染污的水,这一滴水要枯竭了,但我们投入了大海,与大海同一功德、同一事实、同一妙用。没有自卑的东西,没有排斥的东西,没有割裂的东西,无法建立割裂、对待,一时顿入。

所以过去说净土是圆顿中之圆顿中之圆顿。顿什么?凡夫运用不可思议无量光寿之心,来发足于此、思维于此、言行于此,一切作为不离于此,就是一切意识生命作为一时回归无量光寿之本体。本体即是发足处、用力处、受力处。所以说百川归海,它毕竟是海;海在一切百川之前等着我们,回归是必然。我们一切业分如梦如幻,无有实质。无量光寿等着你,无量光寿之海等着一切无常无我业力分中的众生、缘生缘灭的众生回归于此——无量光寿之海载负一切,入海即是海。我们每个念头的回归、每个业缘的回归、每个现行的回归即是等同光寿,无量光寿,无二无别,不可言别。

在此处一旦认知、听闻,你就可以实践这个凡圣同修、九界同归、无剩无余、依正二报同入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法界性海的方法、心智、认为、因缘、抉择、善巧。我们就是净土行人,就是念佛人,念念不离这个。何以故?一切九界众生的生命、意识、作为未有离开性觉之海。性讲法性,觉是讲觉。不管是九法界任何一个被动的、主动的、觉悟的、璀璨的、黑暗的意识觉悟,都是觉性,都没有离开觉性;哪怕极细微之觉性回归到觉性之海亦是觉性之海。还如滴水还海,不可言说滴水之渺小,不得不赞叹大海之浩瀚,大海拥有无尽宝藏,过去说大海有八种功德。

心性中有无量功德,载负着一切众生的觉知,载负着一切众生言说、意识、作为、业相。即是性德海中含纳一切、出生一切;一切莫不回归,你没办法不回归。像在大地上扔东西——你随便甩出一个东西它一定落到大地上!除非用火箭把它冲出大气层,它才可能落到其他地方。我们在无量光寿之本源法性、觉性海中,一切作为离不开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没人能离开。

这半个月短期出家再回到家,这样的心念要清晰,居士也要清晰。清晰这样一个圆顿之圆顿之圆顿的事实教法、了义之了义之了义的真实妙用,没有贡高,没有下劣。平等,安心,真切,如实,光寿同住,弥陀念弥陀,无对无待。习气来了觉知,烦恼来了觉知,造作来了觉知。因为你一旦本质无量光寿有所认取,不觉知就怪了。说我又动了一个嗔念、我又动了一个慢念、我又动了一个不正见……清晰得很。哦,我又说什么了,清晰得很。说之时就是觉悟之时,想之时就是觉悟之时,作为之时就是觉悟之时,你放心。因为这个种性是如来种性,是正觉海中所泛起波浪,你不会害怕它。波浪起来是一个念,波浪起来是一个言说,波浪起来是一个事业,但皆名为海。你无所挂碍,无所畏惧,心智坦然。即是安详从容于无量光寿的作为中,无得无失,善观世间。

能不能作为?人人能作为,所以称为了义之了义之了义。凡圣智愚九界同归,这不是佛陀所说教法,谁能说出来?这不是佛陀正遍知的悲心,谁有这样悲心?这不是佛陀给予的无上方便,谁有这样方便?就是念佛了,我们要念佛。唯依佛师,九界同享佛师之教,佛师之果,佛师威德,佛师善巧,同成无上菩提。你心中若是漏一个仇人、漏一个冤家、漏掉一个你不喜欢的生命,你就没有光明彻照,没有同入性海,没有念佛!所以这里面没有爱憎,没有凡圣,没有是非,没有人我。于人我中炳然觉知,于是非中炳然清晰,于一切亲疏业缘中了了分明。他这个照耀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佛光普照诚实言,佛恩浩荡真实语,功德周遍如实说,利益一切是事实。

在这样不可思议的佛陀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作用力下,我们这一颗凡夫的、封闭的、烦恼的、执著的心会被化解,会被解脱出来,会受到真正安慰,即是佛法利益的安慰。我们只能知恩报恩了,后面没有啥事情,只能知佛恩报佛恩。佛与师长所有传递就是无上信心、究竟功德、圆满心智,就是成就一切、利益一切、无所舍离。其妙用、其庄严、其稀有、其难得,十方诸佛同一赞叹,同一守护,同一实践,同一传递。所以净土教法是一切诸佛摄护法门,一切诸佛守护法门,一切诸佛传播之法门!

《阿弥陀经》中有讲,《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清晰有讲。一旦我们了解回归无量光寿之本心,就会被一切诸佛所摄化,与一切诸佛作伴侣,就是共入如来会。共入不要丢失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心、任何一个愿、任何一个界、任何一个业相——不要丢失!你若丢失,要知道自己没有唯佛是念;若丢失,没有共入如来会,没有九界同归这样一个光明遍照事实的回归与抉择。本质无量光寿还要真正去认取、去随顺、安住于此。

所以我们是佛子,这半个月佛子行我们来实践这样教法,来学习这样教法。这样是真正梵行——梵行于一切世间,接引一切众生,自他二利,圆成圆彰。就是“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大沙门是什么?于九界业分中直下出离,于本性具足中直下回归,这真是大沙门!

我们常说从三界中解脱出来,这是解脱道的修持方法。从九界中一时圆出,一时圆成于九界,这是净土教法,唯依佛乘之究竟教法。哪个也不高哪个也不低,但这个教法能摄化一切凡圣有情,能使九界共同安住在无量光寿不可思议的利益海中。真让人不知道怎么来赞叹、来感激、来礼敬这个法则!

以前遇到这个法的时候,我在一个法会上立了那么个愿,我说:在未来际中,顶戴、守护、实践、传播这样的教法。尽未来际,穷一切生命的作为、一切意识的作为、一切空间的作为,来弘扬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普利一切的、成就一切的佛佛相承的教法。当时十分感动!

这个教法不可思议!这个教法不是感动了我们,是感动了十方法界。过去人赞叹这个法的实践者、传播者,就是赞叹大势至菩萨所说大势至法王子从座起,十方九界一切佛国莫不震动!一切佛国怎会震动?因为他是念佛人!念什么佛?就是无量光寿啊!普照法界,所以一切佛国一时震动,一切诸佛皆离本位,就是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了。干什么?迎接大势至。为什么要迎接?十方众生同一觉性故。有人这样认知了,有这样回归了。像百川归海之时,大海舒展自己的怀抱接纳百川之水,一切诸佛从座而起。干什么?接纳大势至菩萨这样的行人,就是念佛行人。

我们这样教法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因、每一缘中都可以作为,在现下都可以来南无阿弥陀佛,现下归入法性智海——南无就是皈依,南无就是显现,南无就是运用。运用什么?本质的无量光,本质的无量寿。你抉择不了,阿弥陀佛帮你抉择,说我这个名号就是具足、就是清净、就是无碍,能照了觉知一切无所得,能令一切众生彻还法性之本源,清净安住,圆成一切业相。何以故?一切业相皆可以回归于此,源流于此。

赞叹大势至就在赞叹每一个念佛人。要了解一切众生千变万化皆是为了我们解脱的给予,你就人人观世音。何以故?哪一个众生不是因为缘而生、因为缘而灭?缘生缘灭莫非示现,但度化我们现前这个没有正见的心智,同时回归。人人观世音,皆以悲心示现,令我等觉知。

缘生缘灭呀!一切有为法的缘生缘灭我们看得清认得明,悲心必然生起——对固执有情、迷失有情或者说对固执在业力、烦恼、所知等无明业相中有情生起悲心。什么样悲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作为: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以什么得度现什么身——得度最重要,现身只是顺应接引,令其得度。得什么度?本无度者,就得度了。度什么?我们无始以来的虚妄执著,在这个缘生缘灭无常业相中一种虚妄的相续推动、虚妄的执著,来接引这种执著罢了。接引——告诉他这个执著的实质是苦、是迷失,唤醒一切众生同归安养。安养即是心性法尔本然的给予,是直接揭示众生清净安住的安乐国土。安乐国土就是阿弥陀佛于圆满功德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个圆满觉性的圆满展示,无所不照,无所不显,无所不明。

此了义之了义教法,就是一乘佛教!在我们相续的生活中与作为中,鼓励大家,祝福大家,在本心无量光无量寿的推动下,时时如来会,事事如来会。我们再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很真切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众: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