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藏夹的时候,看到地藏论坛的一篇关于《尊重原译本经典,反对会集本》的讨论,跟帖很长,我没看全完,总之是众说纷纭,各说各的理。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师父开示得很圆融,透达。
就我的经验,我从前读会集本的《无量寿经》比较麻木,后来学习了师父讲的《往生论注》,再读《无量寿经》就比较亲切欢喜。我个人很喜欢康僧铠这个版本。
讨论的原贴在这里: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35239&extra=page%3D2
下面是师父的开示
慈法法师开示——原译本与会集本
《无量寿经》以康僧铠的本子(版本)为方便。
僧人为了护持圣教,不许人篡改经典,增减文字,历代祖师都不许会集的,僧人中没有一个人敢来会集经典,这是决定的。因为佛在世时,以佛住持圣教;佛灭度之后,以僧来住持圣教。住持圣教就是为了护持佛相,使佛得以佛法住世;护持经典,不许人篡改增减变异经典;护持僧相,欲使佛法得以真正住持。
因此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这个本子虽是悲心,印光法师亦不许。我们中国在许多朝代都有居士会集经典,但莲池大师也是不许,过去也有人去莲池大师印证,莲池大师亦是劝化不许,说若如是大家改经典、会集经典、增减经典、或者改一错字改一对字,以是非来认识佛教,以辨真伪来运用佛法,那佛法就会迅速灭亡,百年之内佛教文字就会被大家篡改贻尽。这是莲池大师的悲心,因为出家人是为了摄护、护持佛教的纯正。在这个地方要求就比较严格一些。
夏莲居老居士有他的悲心,《无量寿经》本来有十二种版本,其中七种随着时代的因缘一个一个就遗失了,流传于世这五种版本也尘封大藏,很少人去看、去阅、去学习运用,夏莲居老居士以他的悲心,把五种版本,包括过去两个大居士会集的本子,总共七种本子,会集了一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他的悲心是为了引发大家来学习五种原译本,后人极力倡导,中国也有一些人倡导这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已经即成的事实,这是大家的因缘感召。这个文字比较流畅,比较适合现在人的心理。虽然他把五十三佛乃至说很多阿弥陀佛的这种秘密庄严去掉了,把五痛五烧一些东西去掉了,但是比较顺口,比较欢喜,这也是他的悲心所在。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他老人家真正的悲心是引导我们大家来真正地学习五种原译本,五种原译本这种次第是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次第;因为会集本里有些祖师痕迹,有夏莲居老居士自已行持,自己的觉悟的,这种次第因缘已经渗透进去了。
因此经典以原译本为准是为最殊胜的方便。你要看看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这个本子,你就发现前面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后面是释迦佛来解释这个愿,一个愿一个愿地对照解释,解释的特别清晰条理,哪一个愿对哪一段文字,法藏比丘的种种愿望与成就,释迦佛作了很多解释,下半卷基本上是解释这个文字,一条一条地相应,但在会集本上找不到这种痕迹了。
因为佛说法次第极为地严谨。诸佛是一切智者、种子智者、无师智者,是彻底的圆成者。经典是没有遗憾的,只是我们大家不能适应经典了,所以才有祖师大德的慈悲,给我们一些摄护、给我们一些方便。我们不要误解这些大德就对了
曹魏康僧铠译的《佛说无量寿经》这里有http://book.86fo.cn/qlsw/jingtu/wujin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