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师长、回忆到师长,那是对法的勇猛与欢喜,但这个爱染心不会有,世俗的爱染、爱憎的心不会生起,心得清凉,看到师心是清凉的,才不管他是个啥呢,他的心是清凉的,那你这个师长起作用了。 ——慈法法师 音频:2019年11月斐济随缘开示《爱染即清净》 导言:2019年11月,慈法法师于斐济为大众随缘开示,本次开示共包含2个主题,有关师徒之间远离爱憎与如何真正见师。
(一)师徒之间远离爱憎
慈法法师:不能说我换环境了,或者说有其他的角度了,或者说我到异地了,我就对师长不尊重了,或者说我对他有疑虑了我就怎样,不行的!师者啊,佛之再现——你要把他这么看呢就好作为。
对师呢常生感恩想,常生那种想法就对自己——不把他当成人类,说师非人类法——这是师,远离是非者,超越世俗堕落的一个清净梵行者,就是你把他当成一个光辉的形象,那是师;你要把他当成一个世俗的人,那就完了。世俗的人我们一样会起爱憎,这惨了,你知道吗?那可惨了,那就苦得不得了啊!因为我们要对师起爱憎了就特麻烦,会伤害,会极大的伤害。本来我们学佛就不是,因为世俗中是用爱憎的,对吧?我们在学佛还去爱憎就惨了。
好比说师,师是教你依法去深入实践、作为了,这师一定生起殊胜的喜悦了,这是他真正的意思。他只要有施教的最基础的一个内涵、心理,他都不会希望你对他生爱憎,他就希望你真在法义上有所进趣,要不然他堕落了,他最基础的一个守护就是我们要在法义上有所深入。
现在的人,好比说很多人因为家庭啊、因为生活啊、因为意识啊、因为记忆啊、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啊,也容易用世俗的东西对自己说法的善知识啊、对象啊,也容易用那种世俗的东西,这个呢没有理由反对,但是一定要警觉!一定要警觉它的危害,或者说反复地看它的危害。我可以爱憎的,对吧?你看你爱的是啥,你看你痛苦不痛苦?你恨他的时候看你痛苦不痛苦?你就知道,这个不是我爱憎的对象,这是我觉悟的对象;天哪,我要在这儿生爱憎,那简直就是地狱。
弟子甲:这是女众……
慈法法师:重大的障碍。起码这个爱染的心,这个心她淡化了,但对法的勇猛是不能舍,对吧?我看到师长、回忆到师长,那是对法的勇猛与欢喜,但这个爱染心不会有,世俗的爱染、爱憎的心不会生起,心得清凉,他看到师心是清凉的,他才不管他是个啥呢,他的心是清凉的,那你这个师长起作用了,那我们就会“南无咕噜贝”。你有那种感受了——我当礼敬这个现前的成就者,那就会有一个真切感。
用爱憎把人毁得都没有边际,你知道吗?你看边际都找不到。所以真正好的上师让大家就处理这个业习,不是不面对它,处理它,一次观察、两次观察,甚至就是我清晰这我也去实践了,但我只要出来,我只要走出来,我再去实践,我业习又来了我再去实践,又是苦不堪言,但我清晰知道这是我在实践法则,不是放纵习气,OK,他就简单了,要不然这种团体太苦。以前那些出家师父对我好一点,我就把他们整得哭笑不得,为啥呢?就怕人生这种东西:啊,你看师父对我多好、对我多不好。就得整,为啥呢?一不整他们那个世俗心就生起来。人很怪!我们学佛的人呢要把这个东西真正处理掉,处理不掉就心生热恼,爱恨都是热恼啊!爱也热恼,恨也热恼。
弟子乙:那师父到底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我……
慈法法师:清净心。我跟你讲啊,好比说爱染即清净,就行了;恨即清净,也可以,就是恨的时候我知道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就可以了,没问题。因为我们对什么东西都有爱恨的习惯,习惯使然,使然什么呢?使你觉悟就好了。要不然习惯使我们迷失,那惨了,知道它是习惯就好了。
当体即是,当体即是——那个一定要念。不怕习气。
(二) 如何真正见师
弟子甲:师父,您前两天说本净是对善知识最大的礼敬,我还是特别感慨的。
慈法法师:是啊,你要把我当成一个本净的折射,这个五蕴身所有的表达都在表达本净,你就见师父了,就是你可以称“啊,这是我师父”,我一定答应你。要不然这个是个男女、是个爱憎、是个什么是非,那完了,我们相处永远没有益处,只有害处,就是这样的交往只有害处。
像我这个皈依师。我皈依师是从小就练拳头的人,他甚至做了很多,说句实话世间人没法忍受的事,他一拳可以把人打得不知道打到哪儿去了。但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我叫他为导师,我三皈依的导师,我根本不去对他有任何的其他的东西。他们就把他陷害啊,弄了很多事情啊,想置他于死地嘛,就这一群人要置他于死地,出家师父那儿我问说我师父在哪儿?他们就骂我,他们跟我说他在哪个方向,我说你跟我指一下,我就照着那磕个头,那是我刚出家的时候。我也知道他的事情,但是他引导我皈依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每一个事情都有它的轨迹的,那不是我的事情!我在我每一个师父这个地方我受益了,我都感觉到他们给我做了一个让我觉悟的,不管怎么的,都给了我觉悟的一个推动一个推动。要是我跟师父比高低,跟师父说爱憎,你没法说,你一说这个就堕入世俗,就见不到佛法的导师、佛法的师长了。
这一点呢可以去审视审视,审视清晰了,那我们就知道我跟佛教徒交往怎么交往,跟世俗人交往那我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那我们就真正地处处见师,处处见佛,那就是方便,大方便就出来了。哦,我见佛才有方便?那见诸相非相呢?那不是处处都可以见诸相非相吗?对吧!
我这个皈依师啊,对我这一生的教育是最大最大的一个导师。就这么说,很多很了不起的修行者,没有我这个皈依师给我带来的真诚的利益大,因为他就是个最普通的人,但他是导引你皈依佛法,所以他是最尊胜位上的一个凡夫。就像我这个皈依师父给我讲皈依,或者说给我皈依以后我去他那儿要出家,他给我剃了以后,因为那是以前五台山这些老一代出家师父在那儿过冬的地方,我们就会照顾那一群老师父,他们看到我,说:小伙子啊,跟我出家吧,跟他出家他是个啥人啊?你跟我说他是啥人啊?他是一介武夫,他是个什么什么、怎样怎样……从来我没有想法,为啥呢?那的确是我的师长,不光这一生,是他永为我的师长,并不因为他有这个那个(就)不是我的师长了——不是!永远不可能的。 这一点呢我感到我们能见师,而不是见人!
我感觉你存在这个问题,要把这个东西“咚”!——就现象的,我不管你什么现象不现象,这就是我师父,起码说给我传递过这个一二三四五,我就在那个法上去认真地实践了,其他的不是我的事情。很多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就在这个地方跌跤了——师长这儿跌跤,亲疏爱憎生起了,完了,那后面就……我以前去几个地方都是处理这一类的事,这些同修对上师、对他们的善知识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要人命的事情。我说不管怎么样的一个事情发生,你都不能毁你的师,他给你三皈依了,他给你教法了,你不能毁,啥都可毁,命都可毁,这个不能毁。这一点呢,我们学佛的轨迹就变得简单了,一路走过去永远就是一个明亮的东西,而不是说在这个地方起爱、那个地方起憎、这个是、那个非,完了。
所以学佛人非世俗人,非同世人,你那个信仰之力,会引领我们走向金光大道。信仰力,信仰的力量比生命的力量还要大,信仰力是啥呢?性德之力嘛——哦,我相信这个,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能引领我们一路走过来。
来斐济这个自然的一个大因缘,但我们也不要忘记过去,把过去不管好的坏的都当成一个觉悟的资源,不管什么样的事情都当成觉悟的资源,这样的人就真是一个特别健康的一个康庄。《海龙王经》讲得特别好,你读了吧?特别多讲的本净、本净、本净。像他这个在“分别品”中讲本净讲得更重一些,本净的作用。为什么他要在分别中讲本净呢?说的种种现象中以此本净而得安乐,那种种现象中以此本净得以妙用,那种种现象就是善恶、是非、人我,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走出自我呢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能不能走出自我呢?实际走出自我就是我们那个爱憎习惯,欲界众生这个爱憎是一个大导师。我们一般呢就反感这个危害啊,破坏我们生命中的善缘啊、因缘啊、法则啊、自己的喜欢的东西,破坏了。
我们要知道我们这些爱憎是我们的导师,把它当成一个觉悟的导师,你心就不割裂了,你就不会去仇恨呐,或者说排斥、甚至厌恶啊,或者说畏惧自己的爱憎。坦然于爱憎。
干啥啊?哭鼻子啊?(弟子:她笑呢!)笑得像哭一样!真是,过去唱那个歌“笑比哭好”啊。
弟子甲:乐极了也会想哭。
慈法法师:不是,它这个乐叫安乐,你看极乐世界有个名词叫“安乐”,它这个“极”是安乐的意思,安稳、安乐,不是造作的这个乐。因为五欲之乐就是所谓的坏苦方便,是坏苦的一个现象罢了。我们一切设置造作的乐,这个乐的刹那呢它那个丑陋的东西就出来了,会坏掉,无常,会坏掉。人追求这个五欲乐呢,就会在坏苦中不堪,就是他有乐的时候,哦,坏掉的时候就受不了了。
弟子甲:当体即空嘛。
慈法法师:那也行,你觉悟了就好,对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