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随顺果德入如来种性》第二十二集:一门深入平时抉择


种性的现行作用——随顺果德入如来种性

慈法法师  讲授


岁次丙申夏安居日于鸡足山华首放光寺

第二十二集:一门深入平时抉择


礼敬三宝,祈求加持!种子的现行作用这个课题我们继续来换角度认知,其目的是因为得遇佛法,我们能真正启用一切众生本具之心智光明,令心地的如实功德完整展示出来,令生命得以究竟自在,而不堕入迷失业流。这可能是安排这节课的一个中心议题。

1遇法勤行觉悟当下,共业滑坡普生慈悲


当下也好,现行也好,我们时时刻刻有这个正机或者作为、觉悟、运用生命的成熟现象。这是觉悟人生的最好、最尊贵机会,这个机会失不再来。每一个机会都是未曾有!在这每一个当下或者每一事发生之时,我们的心性都在开合、觉迷、苦乐这样的不同表现中。佛陀在心性的这种开合过程中,把圆满自在的功德彻底彰显出来了。我们给他赞美,以他这种行为作为生命圆满究竟的依止,就有皈依三宝来学习佛教这样殊胜的顺性德的发现。随顺性德发现,会使我们有皈依的强烈愿望。我们真正生起对生命的尊重,皈依三宝,随顺佛陀圆满教法,这是明智的择取。


我们在人类中,能看得到、听得到、接触到一些生命差异,或者通过佛教经典涉足的内容最为广泛,有所谓十法界。不是说你这个生命涉足广泛才是信仰机制。我们在凡夫心智的对待、对比中,知道许多宗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一个人间,表达你在人间一结束不是地狱就是天堂。


佛陀告诉我们人类来源,就是生命示现在十法界中都有,给我们十分宽容、十分如实的心性作用的舒展与内敛这样觉迷变化的善巧或认知。他这种完整性我们可以通过智慧或者通过逻辑、合理性等方面条理地思维观察。也可以超越逻辑去思维观察,就是以清净心思维观察,以无所得心思维观察。在了解十法界这种繁荣与实质内涵之时,我们的心就在十法界的碰触中,会认识到十法界的本质,了解其法性。皈依佛陀教法,又似乎是自然选择。我们对佛陀、佛教法的信任、随顺、依教奉行与实践,会在内心深处有对应的真诚的印契与回归。而不是造作,或者没有其他路子而强制自己来学习、实践、皈依等等。


一个智者或者冷静者可以多方位思维、观察、了解,可以与许多宗教的教义教理乃至世间的哲学、逻辑学等等对比审观,我们会了解到佛教终将给予一切有情一切生命真实究竟利益。


很多人说既然终将给予利益,我现在去放逸——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说净土教法这么易行,我可以放逸了。这个借口是习气中的迷失,是自己无奈的对放纵、放逸的强烈习惯或惯性力在推动。遇到易行的佛教法,我们反而不去实践,解决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许多人在遇到真正的教法之前,回顾生命,没有一个是堪于回首的!一旦真正觉悟,或者运用觉悟的教法来实践自己生命、觉悟自己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现行,你再回顾生命,在一切如幻因缘中你会感激一切有缘、一切因因缘缘对你的支持。因为唤醒了你觉悟的正机,那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或者社会背景的推动、历史渊源的推动。


觉者与迷者,有一点能让我们十分容易体会到善根的成熟或不成熟,就在世间的取相认知中。有人遇到法,真是闻道勤行之,孜孜不倦,如获珍宝啊!因为这的确是世间出世间的难得珍宝,尤其像这种易行教法,极为难得!世尊说如优昙花开于世间。许多人见过优昙花,开得很舒展,但很快会枯萎,难得一见。它太难遇,又开得很短暂。


佛法在世间亦复如是。我们在这个世间遇到善缘,甚至遇到一个相互利益的善意、善念都十分不易。这是整个时代在减劫中滑坡所造成,不是说这个时代人的好坏——不能用这个评判。因为整个时代的倾斜,所谓减劫状态,造成人与人之间增益心没有了,所以寿命逐渐短促。在这个逐渐短促中形成减劫的一个特质,就是人的意识道德越来越滑坡,走向低谷。从佛陀教法中来审观这个世间,只能用减劫这个词来提示。在一切觉悟的教法语言体系中,好坏、是非这些词不成立,或者说他不设立边见的言说。


在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中就是是非、好坏。这个大滑坡我们能说它是好是坏?整体人群都这样了。像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说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张思德等等,大家都会去学习实践。现在你在别人门前扫地,别人认为你是小偷。
以前农村家里用小石头把门绊一下就可以。也可能因为那时比较穷,但很少有人把门这样锁那样锁。现在很多人家的里面有隔音门,外面有防盗门,还可能有防爆门,活得越来越累!这是整个时代的东西,整个社会人群形成了这个滑坡,与好坏没有太大关系,是时代共业。这个共业我们要说好坏、评论是非,人心惟危,都很痛苦。因为整个时代是这样了。

我们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共业,就会生出慈悲心,对自、对他都会有悲悯心,而不是在这里面再鼓捣是非。鼓捣是非十分辛苦!就是看别人的过失、周边的过失,十分不易,越看越痛苦!这个大的滑坡是共业,就是我们依报所成的一个事实。你说我堵着耳朵去盗铃、捂着眼睛去做事,行不行?你看不见,就是蒙着自己的心念,共业果报一样在我们周边不断发生。

 
  
现在大街上一个老人跌倒,可能没人敢扶;公共场所抢劫,没人敢管;甚至偷孩子,旁观者也不管。都是管自己,就是默许了极端自私、极端功利的人去做一些危害他人的事情。只管自己私欲的东西,默许这个,悲悯心生不起来了,人情的悲悯都不会建立。那样我们接触佛教,自利利他或者自觉觉他的机会就会压缩在任人放纵的环境中。

今天有个居士给我打电话,就说这个事情。他说我们管好自己就行了,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照顾家庭、亲人和孩子,不管其他的。否则我们能做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认真回顾起来,在这个共业时代,我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要是没有这种巨大的共业支持,我们对学习佛法或者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都不见得有向往。这是从世俗心中说,不说顺性,不说随顺佛愿,也不说智慧观察,就这个最平庸的心你都不会生起来!要不知道水被污染了、土地污染了、空气污染了,乃至生命周边充满了方方面面的不稳定的心理、事相作为等等,不警觉于此,你出离心都没有。

很多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态度:只管自己就行,不要管别人,漠视于世间任何一个业报。反正我还买得起矿泉水,别人喝污染的水与我没关系——这种心理造成我们丝毫的悲悯、出离心都没有,还有那多少人喝不起矿泉水怎么办?有人说我们在山里,是用山泉水,空气也没污染;饮食虽然来自社会采购,也没办法,就这样……都这么想,就会麻醉或者麻木自己的心智,得过且过。说我们得遇阿弥陀佛这种易行法,先放逸若干年,到快老死那一刻再念阿弥陀佛、再向往极乐世界等等,那么即下即时解决问题的力量没有。

很多人闻到净土或者净土这类说法,就说我知道、我懂了,我要放逸放逸。或者说我尘缘未了,现在还不能修行,我要怎样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都没有正面认知,没有得到这个支持,没有得到佛法的真正支持,没有觉悟这个无常的苦的世间。在三苦、八苦中,尤其是八苦,我们人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四个定格了;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也都是定格的东西。我们要是没有一点点慈悲心,就会麻木不仁地得过且过。大灾难、大违缘不现前,他都感觉自己活得还不错。或者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样你来面对世间,基本上令自己身心处在一个麻痹状态,对学习佛法、实践佛法、自利利他的愿望很难激活。

如来种性,就是弥陀果地觉为因地心,让你去体验,你很难放弃过去那种习惯性追求放逸、追求安逸、自己只管自己的自私心,很难走出,自我逐渐坚固。我听到这一类的话最多,说我活得还可以,现在也不老,还能做点什么,以后再学佛吧!以后有没有机会?很多人机会丢失了,违缘一来都已经迷失了!

2平时用功依正负责,抉择净土回归本家

有一个深圳的居士,经常和我联系。他以前是顺缘,买了这一栋房子那一栋房子,这儿开个门面那儿开个门面。一打电话就说师父我很忙!我说忙也念念佛,做点佛法实践。他说等我把钱赚够,一定好好修行。我说什么时候能赚够?够是什么标准?衣食无缺、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很好了,不要恶性膨胀。他说不行啊!还要不断地挣钱,又去扩张。两年前给我打电话说企业一个一个地都倒了。去年和我说负债了。以前扩张得很厉害,到处需要钱,就借了贷款或者高利贷,现在很多人找他要债。他躲起来,妻子就天天受人辱骂,也想跑,但是有孩子上学,跑不掉。又舍不得自己那个家、那个环境。堵债的人每天就是骂、威胁、拿刀子,甚至要炸他们房子。

他现在打电话说师父我想学佛了。我说应该学佛了。现在每天让他安静五分钟的机会都没有——这个电话打来了,那个人找来了;有人干脆住在他家门口,说不还债就把你家里怎么样……我说你多念佛号,多念观世音菩萨,回向给大家,令大家身心安乐,令你自己安乐。他说安乐不下来,你说啥我也听不进去,我现在就要还债保命!我说我们在顺缘时就膨胀,在违缘来时就不知所措。我说你算算多久能还完?他说我一年还十万八万的,可能也得一百年还完。但是别人都认为自己哪天会逃跑,所以苦苦相逼。

像这一类事情,在我们生活中跌宕起伏,经常发生。我们顺缘时候根本没想这些,就是有膨胀性;违缘一来,就把自己心理压缩得痛苦不堪。平时没有真正的佛法实践,一遇到变故就不知所措。许多学佛的人遇到难缘或者病缘、违缘,同样没办法。因为平时没有认真在如梦如幻的业力上确认这个正见、法则,实践了解这个如幻的、有为的、缘生缘灭的因果;违缘一来,就痛苦不堪;顺缘一来,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

我们要知道现在还有这个身体,还有一个精力状态,还有能力,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死烦恼、逆缘违缘的问题真正处理好。要不然我们这个世俗习惯种子,会使自己这种心性开合自在、明了清晰的运用机会丢失,丢失在你放逸的业力习惯中,或者强化自我的业力习惯中。放逸是一种强化自我,膨胀一样是强化自我,压抑也是一种自我的结果、逼迫的结果。这个结果一旦成熟,很多人就开始无可奈何!

我们周边经常有人去世。平时有一点准备的人,到时候一提示,他就解决了。有一点点准备的人都行!但平时修的都是虚假的,都是给别人说、给别人表达的,表达了一辈子也不行,一到生命关键口,撒手时一塌糊涂!这么多年遇到的出家师父、大德、名声很高的人、所谓修行人等等,不能说少也不能说多,反正会遇见几个。但是很多人反而不如那些有简单信仰的人去世时自在,因为他们很真实地向往一点点的法则。很多人满嘴是佛法,一到生命终结之时,或者有大违缘现前、突然死亡的因缘中,都是手忙脚乱,甚至推翻信仰。

我在教内见到有些去世的人,反而不如那些平常的念佛人——他们不是平时多么耀武扬威,或者多么精进、多能与人讲,都是很普通的人,在生命交接之时十分安详、调柔、自在。有一点一滴对生命负责、用过一点点功夫的,恰恰是平常人。很多人名声很大,我也认为是很好的学佛者,去世时真是不堪忍受!为什么?就是在知见与法义的抉择上没有真正用过功夫,是在表面上,所谓是非、善恶、人我,在名利上功夫用大了,装腔作势。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这样作为,不了解装腔作势是什么,就在有为的样子上给人看,在内心认知上没有真正地细腻地下过功夫,没有认真对自身生命取舍、意识取舍作过抉择。

所以劝导每个莲友真正对自身负责任!我们天天劝,自身有没有真正负过责任?尤其对依正二报双重因缘负责任,你才能真正负起责任。很多人说我就关心自己、照顾好自己……一点意义都没有!要是对依报全然不顾,为什么佛国土中有依正二报清净庄严功德?为什么不单说他正报,还要讲眷属功德、国土功德?就是告诉我们:要是心地圆明,认识清楚生命根源在于心地,那么依报你也会关心,依报也会得到正面转化与调整。要不然我们就这样得过且过或者自私狭隘。

人心里的自私,有时是不可思议的纵容恶缘的支持者。像现在很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看到人被车撞,肇事者跑了,不敢管。这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中都似乎不可能,有一点点公共意识或者道德意识的人都不可能,但已经成为事实!这个事实有多强?大家接受的都是自私起来、极端自私起来、占有的越多越好,都这么引导和这么作为了。我们怎么办?后面怎么办?大家心中都不安稳,因为得不到善意支持。你没有善意种子,也没法挥发。大家都没有善意的支持,这个世间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自身生命的意义又会得到什么样支持与影响?这是很现实的社会状态。

我们学习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到九界同归、凡圣同修?为什么要用清净平等觉悟来认识自身、认识生命?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苦、太多自私、极端自私,造成社会苦难的变异。像我遇到一个小伙子,做了一个小手术,结果螺丝钉落到脑袋里,人死了。本来是一个小事情,变成了生命终结。为什么那样?大家都在极端的自私培养中坚固熏修!净土教法会唤醒我们“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的平等回施,自身要认知清净安乐的心理事实,就是真正安乐的地方,来影响、来传递这种自利利他的功德,使心中充满善意、正向、相互爱护与支持——使这个变成事实,而不是变成恶性的东西。

  
 
我们这个时代的确特别需要净土这样智悲双全的思想。因为我们现在受的教育,智慧不会用,染著于善恶是非,纠缠于人我,纠缠得很!人用尽心机就是一个目的——强化自我,膨胀自我!人人都这么弄,这个世界是不是相互挤压得越来越厉害?那样意义是啥?能不能相互给一点大家都生存的空间?阿弥陀佛给我们清净平等,给每一个人圆满的清净的安乐的法界,就是同归,不拥挤。要不然我们来出家或者到寺院学佛,心地还不如世间人善良,或者世间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或者把世间东西完全复制到寺院,佛陀教法怎么住世?佛陀教法谁来实践?佛陀教法谁来传播与守护?

我们真正的心地种子,要细细地十分认真地扒扒拣拣!心性的开合,在佛也好,在众生边也好,都是不断地开合着、运用着,活活泼泼。你除非堕入无情世间。像阿鼻地狱,是介于有情世间和无情世间,受那样的苦是无间苦,没有机会调整,果报尽了才能调整。我们现在活得清清晰晰,思维清晰,身体、语言、意识都可以把握,若不认真地随顺佛陀教法去实践,大限一来或者恶报成熟,你没有掌握这些,就随业报去了。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话应该警告警告,不是压力,也不是恐吓。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在白天时候或者学习时候,把一个东西梳理得很清晰,感到心里很明亮、很喜悦;睡一觉,第二天糊里糊涂起来,感觉以前那么清晰的东西现在怎么模模糊糊的?再梳理一遍,心里对事相的认知或者知见才能清晰起来。在佛教这些果地,他们证了某一果某一果,不会有这样退转。像我们学习佛法,有一点点利益,一放逸就会回到世俗事相中、世俗业力习惯中去了。

昨天一个小伙子跟我谈话,我还挺触动的。他说我把现在的事做好,再能学佛,就好了;师父发生生世世的大愿,我想都不敢想!我一听感到挺怪,我说生生世世与现实发一个愿根本不矛盾,都一样嘛!但是回头随顺着世俗的心、爱好、作为、很多欲望一看,他这样说也对。有些人说生生世世发个愿弘扬阿弥陀佛,这个想都不敢想。因为顺着自己业习需求、自己心中一些想法去看这个愿,真做不到,不愿意发这个愿。要顺着性德,你看看必须发这个愿!这个愿才能把你带到性德海中,就是真正了解自己心里的纯正依止。没有这种纯正依止,说发久远的愿,因为你看不到久远,怎么敢发?他来导引久劫生命,你敢吗?因为你对阿弥陀佛果地觉的究竟认知不够!很多人会用世俗心评判佛菩萨,认为要是觉悟了,世俗东西这么好玩,不是要丢完了吗?像挣到一亿钞票,他说这一百元、一千元不是丢了吗?

   
很多人读过观世音菩萨的愿,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这些菩萨游戏、诸佛游戏不是没有我们世俗的方便或自在力。但我们反过来会用自私心、业相心、习惯,一想佛菩萨那么圆明,没有意思!很多人来交流就说学佛有啥意思?成佛又有啥意思?你把众生度完了有啥意思?我说这纯粹是你的想象,你又没有成佛,你又没有度众生,你想象的东西那么可笑。他一想,成佛没啥意思啊!天天放着光照着大地有啥意义?纯粹是消耗,没啥意思!

太想象性的东西。一个觉悟的人同样拥有生活,但他在生活中得到了自在、自由、自主。一个人的生命可能会想我不能像蚯蚓一样天天在土里爬。但蚯蚓可能想要是做人了我就不能趴在土里,我不要做人!天人放逸说我要是成菩萨,放逸就没得玩了,我不能做菩萨吧!我们人要是觉悟起来,不减损任何生活内容!这样说像没有实利一样,大家总认为学习佛法要脱离过去生活或者什么,实际是习惯性的东西。宇宙之浩瀚、生命之广大自在内容,真是无量无边。我们生活在人类这种局限思想中,受到局限的果报,不敢涉足其他因缘了。

   
昨天有个居士来把他的一个梦境告诉我。禅修的人特别容易遇到,在生命攸关口上会遇到。有人进入某些禅修状态,出现光明境界、庄严境界、琉璃宝地等等,就是一些心的特质出现之时会出现一些境界。这个菩萨梦到自己到了像佛菩萨圣地一样的地方,很多光明炽盛的东西,很庄严。他心里很喜悦,感到这太好了!又一想,说我不能进去,我进去会不会丢失很多东西?大概这样一个想法,心里就有点发怵——我现在还没准备好吧?我的世俗因缘还没弄完吧?有很多事我没有处理好,我不能进去,进去就会消失了吧?他这一弄,境界消失了。他说这是咋回事?

我们平时对世俗的染著、习惯的染著、物质的贪欲、情感的贪欲等等,到关键时候一定会这样。人临命终时,过去有个简单提示,就是你无始以来的冤亲最早来。干什么?他们要索债,你要跑掉不行!他给你留个记忆,他把你的种子翻出来。有没有濒临死亡的人有这个经历?像我这样有过濒临死亡经历的人知道。他这个翻账,就是先把你那个种子的帐跟你翻一下。一些经典中有记载,可以看看。恶缘最早跑来,干什么?他让你的阿赖耶识中记住他,记住干什么?你要还他的债!你杀过生命、伤害过生命、残害过人的心灵、欺骗过他人等等,这些都铺天盖地来了,让你阿赖耶识这个因缘先成熟。然后善缘——你的亲情、亲人、好人、朋友来,干什么?不希望你脱离他们,这是善缘。

恶、善后面才是胜缘,性德光明才能出现。一般人就被恶缘吓着了。极恶之人连这个恶缘都看不到,在地大崩溃之时,感到整个大地颠覆,大地沉沦!根本不能忍受!所以恶缘一旦成熟,人的死亡十分不可思议!水大之时是海啸、大水弥漫!不是狂风暴雨了,是你无处躲藏,直接摧毁你的心智!火大亦复如是,周遍焚烧。风大亦是撕裂一切,像核武器爆炸一样,撕裂一切!连恶缘都看不到,这是极恶之人。再恶再恶或者更恶的人就是阿鼻地狱,世界有多大你身体就有多大,种种刑罚一时现前,连撕裂过程都不给你。极虚假恶劣的人会受种种对应果报,就是成熟。所谓成熟,是我们过去的善缘福德尽了,生命到尽头,过去人说临终时。大家比较关心的临终时,就是我们这一期生命的因果成熟了,结束了。

平时有很好自制力的人,到这时若不抉择,没有一定果位、证量,或者说没有一定对佛陀虔诚的投奔,不清晰,很少人能自制!不是被四大的撕裂、焚烧、震荡颠覆,就是被恶情或者善情牵走。这几个过程能把大部分人消耗掉了。

我们平时修行中要是有掌握,好比说有对阿弥陀佛本家本国的清晰回归,你把自己作为从西方正觉化生的现住浊恶世界的一个生命,你生命结束就是回家了,结束那一刻就是回家过程。像顺治皇帝说“吾本西方一衲子”——你就是从佛国来的一个衲子,你这面结束,那面就是回家,没啥说的!你平时就认准了,认清了。所有恶人善人来了,你说咱们一起同生安乐国,你没有障碍!如果平时就分这是仇人、那是好人,这个人跟你怎样、那个人跟你怎样,那么谁把你抓着就抓着了——坏人抓不了或者恐吓不了你,好人、亲人也把你弄走了,就到那投胎去,你能把握吗?

平时念“愿共诸众生,同生安乐国”——你念惯了,心智福德因缘就会成立。真到命终时,哪怕来得再多,包括阎王来了,我们也可以抓着他的手同生安乐国。你说不要做阎王,咱们同生安乐国!你有这个威德,为什么?你抉择了,决定了!要不然他就抓着你,可能去判你刑了。我们这一生或者多生多劫中做了什么,谁知道自己累积了多少?世尊讲过虚空不可容下,你的业虚空都容不下,有多少?谁知道哪个业成熟?

   
为什么阿弥陀佛这个教法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无始无明的种性?就是光明遍照,就是同生安乐,就是无一剩余,就是无所对待!要不然我们真会陷入某一个四大分裂中,或者陷入亲情中,或者陷入仇恨对自身追杀赶打中,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很多人不以为然,说遇到这个教法我慢慢来吧!不在这个教法上认真,放逸自己,真正到业报成熟时候,四大对你的撕裂不可思议,对你的颠覆,对你的焚烧,对你的冲击!你要说已经知道一切法如幻,已经正见现前抉择,他再颠覆,你也是安安稳稳的。这时候你能不能安安稳稳呢?放逸的人没办法安稳,膨胀的人没法安稳,自许的人没法安稳,压抑自己的人同样没法安稳。随着外境转来转去的人、在名闻利养中转来转去的人,肯定没办法安乐!

要没有佛陀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接引,我们不愿意舍弃自己的业力,就是自身的修德——说好的是修德,说不好的是业力。说业力也好,说修德也好,你舍不得自己那一点盆盆罐罐!但这些盆盆罐罐的纠缠到底有多少内容?没有几个人看得清楚明白。顺势时候你以为顺势那个东西是你了,多少不顺呢?违缘有多少你知道吗?况且有人平时都不跟人结善缘。不相信自己审视:一生中与人,包括与所有亲人结多少真诚缘、善缘?又结多少恶缘,结多少杀缘?每个人都可以观想。有多少欺骗,有多少真诚?有多少利益给予?又有多少减损?每个人都可以思维观察了解,我们给人多少东西?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在哪个地方培养你的心理状态?

   
要是不了解净土教法阿弥陀佛这种彻底悲心悲愿,我们对他生不起真正的感恩心与报恩心,就不接受他果地的恩惠。这个恩德你接受不了,那种业习——你对自己的业习、对自己的放纵、对自己的自大与压抑还在用功用力。这个用功用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就是种子,真要分析清晰了,要认知清晰了。

   
基本上每天我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所以感到死亡的不是别人。每一次听到人死亡,不管是张三死、李四死或者谁的亲人死,我感觉我们都与死亡伴随着。非是他死,也非你死,就是这个生灭幻化中你的心念何依何从?每时每刻这些善知识都在演生死幻化的游戏,我们在这生死幻化中还在做什么?

想安乐的人你要多做善缘、利他缘、饶益他人事,不要做自私事、膨胀事、欺骗事。想受苦你就做恶劣事、欺骗事、危害事、膨胀事,苦离你不远。到底有多近?因果成熟了!因果是你最好的老师。我们平时任何人都可以不相信,但因果会教育我们,因果教育每一个人都最有力!有人说我把因果玩得透熟,因果怕我——看看到时候谁怕谁?你与天斗、与地斗都行,但与因果斗你斗不来,你斗不成!因果一定是最公正的生命评判者与教育者,生命改造莫过于因果的改造。

   
种子,我们是用如来种性还是用无始无明种性?这个课题说来道去,是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攸关于自己生命依正二报相续的结果、相续的生起、相续的事实,这个抉择权力在每一个人手中掌握着。法则已经和盘托出,取用什么是各自承担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承担着!每个人自我承担一旦认知清楚,自觉意识就建立了,推脱责任、责怪他人等等慢慢会弱化;自我承担、自我觉悟的自主性,这种智慧内敛的运用、谦下的作用慢慢地会显示出来。要不然我们离法则太远太远了。

   
过去说八风吹不动,我们还在八风激荡中活着。还在为八风作准备的时候,一定要相信你这些作为是徒劳的、无果的,它有自欺性,是伪业!一旦生命福德因缘尽的时候,这些伪业会各个在自己身上显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的警觉,就是自作自受的警觉,人要踏实下来,要认真起来。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正面运用善意与真诚就会成熟、就会表达、就会建立。

你看世尊这一代一代的教法,尤其是释迦文佛悲悯我们这个浊恶世界、五浊恶世的有情。但是生活在其中没有几个人在意这个五浊,没有人了解这个五浊!劫浊、见浊等等,这么多浊我们只是听一听名字。要对这个地方有正面认识,人一定不再放纵自己那种压抑、放逸、徘徊、膨胀的恶劣虚伪作为——不会那样,那样太浪费了!太浪费我们这珍贵的短暂的人生。你的福德因缘成熟,你会珍惜自己的短暂人生——珍惜、觉悟、运用它,你不会摧残它。虚假业、膨胀、压抑、徘徊都浪费恶化于生命,那是愚痴者所坚固的内在的迷失。

佛陀的教法会使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程度的醒悟,大家终必醒悟起来!

3念佛正行圆具悲智,传承体系完整无缺

   

女众代表:
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各位同修莲友:今天没有问题要问。这几天大家都向往慈悲心的熏修,祈请师父能不能口传亲授大悲咒?还有就是传授一下结界的方式?师父慈悲!

   

师:
这是一节课,我们想化解一点矛盾或者问题。汉地用的大悲咒在我们早晚课中,尤其是早课中有念诵。在净土修法中也可以实践种种法则。净土教法的一个特质,并不是对我们自身修持有多少要求,实是让我们了知一切行为都是法,我们时时刻刻的作为没有离开这个法。我们要了知每一个现行、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因缘都是觉悟的正机,这真是大慈悲的千手千眼所见的功德所在。

   
我们总希望在阿弥陀佛教法之外有很多修行方式。不管是观音也好,势至也好,或者许多菩萨的修法也好,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实是总持功德,果地觉为因地心丝毫都不缺!我们为什么还会有很多要求或想法?因为对阿弥陀佛的认知——万德洪名、具足一切平时我们都会说,也都会听,但让你运用时候,在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因地心、果地觉的认知上不能用功夫,在时时刻刻不能用功夫。再别出方法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多头修持会令人迷失。

在这个道场,要是大家真正在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念佛方法上,在依佛愿认知自心上,具足一切悲智方便,悲心是具足的。阿弥陀佛以无尽悲心矜哀三界,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一定是悲心之给予。我们知道西方三圣中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切修法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中、阿弥陀佛的果地中丝毫不缺欠!

大千师提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净土教法中完全具备的两个事实,是很具足的两个事实。因为在净土修法中,法界为曼达,就是一切众生皆是这一句万德洪名所摄受者。以法界为界,以无量为量,以无修为融入方便,以持念为昭显利益的传递。阿弥陀佛这种无尽悲心,观音、势至只是在阿弥陀佛身边作眷属功德的上首设置。不能说观世音菩萨或者大悲心千手千眼陀罗尼比阿弥陀佛名号悲心更重——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具足悲智,具足方便,具足一切诸佛出世功德给予的实质内涵!

往往我们对一个法的修持就是认为不足,有把他当成千疮百孔的假设性设置。所以我们对一个法的总持功德,就是对他真正解决一切烦恼生死问题的善巧不涉足,假设这个法之外再有种种法。

净土教法的修持,恰恰是让我们以无分别来摄化一切因缘,同归同一利益,同作平等缘起,圆满安住。他的界就是法界,他的界就是十方九界同归。我们要在这个教法上不去认真实践,那些东抓西挠的东西很容易给人带来一些骄慢。很多修持,像结界修持十分简单,但容易增加人见闻觉知的感受。这种感受,正见者多得其利;没有正见或者骄慢者,无端地骄慢,就会自大狂妄,以为有依止。

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实际是我们这个时代消除骄慢与自卑的真正悲心给予。他这个无界是界,什么界?就是摄化一切!这个地方就能消除我们能往生、不能往生或者压抑、张扬的这个时代最独特心理。人在弱的时候把自己压低低的,难受着,装着恭敬样子,说着顺从别人的阿谀的东西;一旦得势,无端张扬,飞扬跋扈。这是时代的一个特质,就是资源少——心理资源少、作为资源少、福德资源少,人会有这种所谓滑坡时代的特质,十分特定的状态。

这种清净平等觉的教法中悲智具足。我们在这个法上真正受益了,再以利人方便设置对称修持,那是有益的。不是利人方便,自己修持这是为什么?为了悲心?阿弥陀佛无尽悲心中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这个悲心是无尽的、没有局限的。观音势至当师之——观音势至也要去修这样的,要实践融入这样的法则。所以净土教法唯佛是念!这看着很容易皈依、很容易作为,恰恰这个时候人最容易背道而驰,恰恰这个时候人会藐视此处。遇上最殊胜教法,人会藐视,这是十分奇特的!遇到最圆满的教法,人就会东补西补的。

我经常听人说要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干什么?他就感觉净土不完整。到其他法中,又是用疑虑心东学西学,又用另外一个法东补西补;再学一个法,又东补西补,永远是残缺不全的心。在任何一个传承体系中,一定有完整的教法表达。没有完整地表达与实践,我们总在佛法之外。我们每一举心、每一动念,每一事、每一物都是法。这个法是什么法?是无我的法则,是无我的法相,刹那生灭,缘现因缘就成熟了,缘灭了因缘就灭了。如幻因缘中,哪个不是法?

要了解阿弥陀佛了,我们就知道观世音菩萨所修悲心在阿弥陀佛教法中完整无缺。我们心中局限在见闻觉知,固化自身的见闻觉知,所以现在不结界也罢。僧法中结界是为令戒法住世,勿使外道恼乱于僧法,所以有僧法的结界。净土的界就是无界,称念之时普利一切。像写这条子或者说什么,这有个人愿望,这个愿望是把自己心中一个想法表达出来。我们念佛的心中要有普利一切、同得大利、往生无碍这样平等回施的事实。

所以净土的界就是无界,就是无量光佛刹。我们念普贤行愿品中,最后是“速往无量光佛刹”——阿弥陀佛国土就是无量光佛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摄无量众生同生彼国,同回心性光明国土,就是一切众生本际光明之真实回归。他是法性之土,以报德显现,展示在一切取相众生回归的现行中,令我们有所依从、听闻,有依止的明确标立。如果没这个标立,或者说没有修德,一切造作有情皆易迷失,迷失在自己的业相中不能自拔。

提这个问题以及请求,与我们学习净土教法没有直接违背,但是间接违背了。违背什么?就是这个教法具足一切法义,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诸佛出世之正因,具足一切利生善巧,包括悲智。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讲结界这一类,无界就是最好的界,这是以无量——心性无量、法性无量或不可限量展示这个心就是觉悟,就是界。

我们在学习什么?就是学习怎么超越九界的缠缚。这两个问题都是九界众生的业分需求。真为利生方便,可以私下去求,找修大悲法或者千手千眼陀罗尼的菩萨们去求法;学习其他结界方法,可以找传授结界方法的善知识。净土教法的确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是不择时节因缘、一念回归的无上的易行法则,易行法则中悲智不缺!

4一门深入归命守护,真实无伪消除疑虑

我鼓励大家在一个法门中深入!不要什么法都学半吊子,似是而非,又去抓这个抓那个,你的发心都没有!为什么三辈往生中,世尊在无量寿经中各个提到皆发无上心?为什么讲到果地觉为因地心,果地觉中不具悲智方便吗?还不足以让我们歇心吗?还不足以让我们随顺得入吗?还不足以让你随顺以弥陀报德来悲悯世间,泯除一切九界众生的不满足、迷失、痛苦?对果地觉小视,就没有正视净土教法的不可思议利益。有人用密填补,有人用禅填补,有人用教填补……反正总感觉净土不足。真希望我们看看自己要修什么?究竟要什么?

五念门中读一读。三种清净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安清净心本身就是利益众生,悲悯世间故,不为自求。不为自求,就是大悲,就是大悲心,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念佛;不为自身安乐而念佛,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那是大悲心。就是在一切时处的运用,就是能出生一切陀罗尼,出生一切利世功德、利生功德。学习净土,就要了解净土这种甚深教法。乃至在华严经中,历代善知识都认为普贤行愿品是华严宗归宗结顶之极致教法,就是说到极处了,其中文殊普贤之类各个发愿,舍报往生极乐世界,现行行普贤之德——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教法。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这个教法不足?你要是别行方便,可以去其他地方找、去其他地方参学。这个道场大家都在这学习阿弥陀佛教法,你认为自己学好了,那你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学其他教法,完全可以。因为弥陀无诤誓愿中不舍一切法,也可以实践一切法。但那个实践是因为无诤,是利益世间有情故,各自方便。你要是认为阿弥陀佛教法中还没有方便,你学这个法是从哪儿认识的?你真正实践过净土没有?

实际我们对净土教法的实践少得可怜!认知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果地觉的内容,在意者十分稀少!而在意自己感受、自己想法、自己时节需要的人比较多。或者把他当成一个借口、当成一个说法、当成一种现缘。认真在这个地方顶戴受持者,真不可思议!无量寿经中有讲,这是佛第一弟子,非是小乘。这个第一弟子反而没人愿意做——你不愿意做,你就去学其他的。因为在阿弥陀佛传授他这个教法的誓愿中,内誓所守护就是不小视任何一个世尊的教法,不小视任何一个世间法则,不小视


我们可以学习其他的。但在这个道场中,我鼓励大家在净土教法中能一门深入!你要不愿意深入,或者感觉其他法是完整的,你就去学。净土教法到底有多
?我们读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可以。你感到不合自己的机,完全可以学习其他的,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你的宝贵参学时间与生命。因为净土也好、出家也好、学佛也好,不拉人,不烦人,大家因缘成熟了可以学习,不成熟了可以学其他的。接触净土教法,要是不能纯之又纯地南无阿弥陀佛,你就南无其他的,什么都行,都没问题!


我们这个寺院,从现状上来说是接引殿,主体是宣扬阿弥陀佛教法。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也想通过对种子、我们心性的依止——依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作如来种性现行作用的认知,或者说启发我们发心、用心、抉择自心的事实,这样一个投奔。其他的不会在这个地方,可以到其他环境中,私下找一些善知识去学。现在人学的都十分庞杂,很多都是显密同修,什么都会。


以前有一段时间在某某寺,净土的东西很少,很奇怪!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这个地方他不学这个教法,不学这个教法他还要待在这个地方,十分浪费精力!我也浪费精力,大家也浪费精力,但又不能因为
人家不学就让人走。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可多了!很多人想来这里学佛,没有机会,因为家人、生活、感情等方面。他有因缘来了,又要学习其他的,急躁得很,感到有更好的东西等着他。


这不反对,至少从我这个角度不反对,从我学习的净土教法中不反对——你搞任何东西我
不反对。但有一点:你自己是不是真正珍惜在现行环境中的机会了?我感到最触动的就是这一点:其他寺庙、其他地方的居士或者出家人,反而学习很用心;到这个寺庙里,天天待在一起,大家感觉这个教法有啥?似乎自己早已通达无碍,一张嘴,不说显就说密,不说密就说禅……高尚得不得了,但在净土教法中深入太少了!十分可惜。


在法门的实践中,大家实践任何东西可能也是缘分。但你到学习净土的环境中而不喜于净土教法,我感觉挺可惜。人心中对一个法则不能入其法流之时,就感觉它残缺不全,今天抓一点,明天抓一点,什么都
学得似是而非,什么都学得跟别人讲、跟别人吹,装面子东西多解决自己心灵问题、解决自己习气烦恼的东西少。要是真正想解决自己的习气烦恼,一定会在一个法则上深入,会在一个法上完整了解,就是归命于一个法则,所以三皈依中皈依法。你说我学其他法不是也皈依法吗?主要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每壶水都烧到三十度不烧了,你永远开不了水,你永远就是生水。


大家学什么我从来不反对,是在这住还是走人都不反对。但我希望能珍惜自己的因缘。这可能也是一个围城效应,人住在学习净土的道场里反而藐视净土。这山望着那山高,咋看那个山就是高,但跑到对面山上,这个山又高了!我们什么时候能令自己的身心安乐下来?在一个法上真正踏实身心?我经常听人吹牛,吹得云天雾罩,但他什么法都没认真实践过,东抓一把西拿一把,都是半吊子,生不生熟不熟的;一到业障现前、烦恼现前、习气现前,一点用不上力!该恨人的恨人,该怨人的怨人,该蹦的蹦,该跳的跳,该恶性膨胀的膨胀,该诋毁的诋毁,不能令身心安乐下来,不能令自己的烦恼习气得到校正、得到觉悟。这实际是挺遗憾的事。


在这个法上擦肩而过,其他法你能不擦肩而过吗?我不相信,因为你不是用归命之心来学习法则,想得到佛法利益是难中之难。现在人
业风牵制,今天弄个这明天弄个那的人太多。所以大千师这两个请求不成立,她可以参学去,你们谁提这个问题的也都可以参学去。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绝对不会有任何想法。学习净土是我与大家交往的一个本分事。其他学习各有师长,各有教体,各有教团。


不反对,但是要珍惜自己有限的佛缘、有限的法缘、有限的因缘!大家要在一门深入上获得利益了,可以去这个门儿学一学、那个门儿学一学。你可以表达你是个很牛的人、你很了不起,你可以去。但在一个法则上还没有得到真正利益之时,我们所有牛的心都是骄慢心,所有牛的心都是自我伤害,所有牛的心都是恶性膨胀,所有牛的心都是自我压抑与虚伪,你放心了!你可以观察:你学得越多,你越不踏实;学得越多,你那个疑虑心植得越深。因为你没有把疑烦恼真正除尽,你自性本来具足的东西
没有真正对应地照见,没有真正对应地显示出来。阿弥陀佛这个十方诸佛共赞共守的法则,你对他还没有感觉。那你去找其他有感觉的法则,完全可以。


我建议大家学佛要有心地之皈命与向往!前几天说无余的皈依,至信的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这个至信就是无以颠覆的对法的皈命与守护!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话柄、权柄或者换取什么东西的媒介,实是内心深处功德的展示,对佛陀菩萨教法的随顺、皈命、实践与安住。这个地方不可似是而非,似是而非我们什么都学不会。


现在我们游走方便,拜师易,过去拜师真不易!我举我自己的例子。我跟我师父学戒,认为自己也有一点点戒律上的传承或者内在体验,起码对世尊说戒所立的方便、根本因由有认知,就是传承的一个实质内涵。结果听我师父的话不够一千句、不够一百句,真正听他的话可能也就三五句。像以前在宗下有些出家师父对我教诲,也就是十句话、八句话,再也没有了。三五句话是常态。所以像我这长篇大论的,人早都厌了,也正常。


但是真正在一个话题中,年复一年地去认知、审思与交流,的确还需要一定愿望,需要十分强烈的守护的责任感。过去的师长就择取方便,师徒就是几句话,没有这么多啰嗦。我感觉净土教法这么讲,他的特质就是无问自说,他的特质就是洗礼性地给予,他的特质就是传播诸佛如来无尽功德,赞美诸佛无尽功德,供养诸佛无尽功德,礼敬于此,回归于此。真不是我们要提出来啥东西,不提出来个啥东西!


大千师提的这个问题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围城心理——人在这儿学这个法的时候,向往其他法;跑到那个地方,又向往这个法……东抓西挠,人永远在寻找一个最高尚东西,实际都是疑虑心。因为这个疑虑种子,无上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如来种性没有真正认知,本具没有抉择过,就在外面寻找。这个寻找可能就是寻找的因缘,你也不能反对。现在社会交通方便,随随便便就可以拜个师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到一个地方居住,随随便便就可以听法了。


我现在看到我们这儿也不随便。每次我过来,她们撒着鲜花或者说什么,我感觉大家都不易,都有很大付出——生命的付出,时间的付出。真实的人,得真实利益;虚伪的心,你在浪费生命。我感觉大家都不容易!真实的人得到真实利益不能说不容易,那很庆幸;若用虚伪的心、挑剔的心、对立的心或者观望的心在这个地方,真是浪费你宝贵生命,扼杀了你宝贵时间!


我感到都不易。每次我看她们把环境打扫这么干净,大家坐在这个地方,能谈论阿弥陀佛的功德,以阿弥陀佛果地觉来作为我们因地心的一个对照、一个印契、一个礼敬、一个赞美的过程,我感到大家福德因缘都是成熟的。希望大家的因缘真正与这个教法对称,要不然辜负了自己。若用自己的业力意识去揣度别人讲的或者教法等等,我们都会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一分钟就是一分钟的命,一小时就是一小时,两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就在减少你生命的福德因缘。因为你生命的福德因缘就这么些,完了就完了,一百岁就完了。


希望我们现前每一个人都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培养你的真诚心来学佛,那有益于你自身。要是用其他心念,好比说坐在这个地方,心里想着其他东西,我感觉你还不如直接跑到那个地方去完成你的心愿,不要浪费。人做事要真诚,要由心而发。像我们安居时候,说某某在此处,依止这个大界来作前安居——那是你自己说的,是你自己思维过的,是你自己想过的。你没思维、没这么想,为什么要骗自己,浪费自己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在安居中,在这个作法过程中,都了解要依止什么?依人、依法、依境或者依这个环境来安居,来学习。干什么?就是消除自己的疑虑,消除自以为是,消除自己业力的迷失,让自心安住在本具清净功德海中,让我们启用诸佛如来的种性。要不然我们在这个地方干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维的!


这个课开始时候,我说除如来种性这个话题,要谈论其他的你到其他地方去谈;求其他法你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求,不反对。我只能如实表达我们这节课的作用,这一节课只谈论这一个话题,不谈论其他。其他话题可以私下里到其他地方去讲。因为我们的时间与生命都很短促,都很珍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