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三宝来祈请加持!我们这一节课还是谈论种子在现行的作用。
1、唯心所造自觉负责,最后佛缘择取极乐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身心世界的运用与认知。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很多人都了解这个偈颂,也就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所造所现的法界乃至依正二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共业与别业中体验着自身生命与依正二报的作用。不管是主动、被动、觉悟、迷失还是善恶苦乐,各人都在体会——有意无意地、主动被动地体会着唯心所造的法界、依正二报的环境以及生命意识作为。
大家经常会谈论一些事相,好比说释迦文佛在人寿百岁来此娑婆世界示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比说周边亲人、同一族人或者同一皮肤、同一国土、同一星球、同一时代这样人群的共业与别业,我们会有一些若觉悟若不觉悟的审观了解。人类可能对自身生命的了解恰恰不足——我们对依报、对他人、对时代基本都有比较明确的关注,尤其一些善思维的人,对时代的精神状态与意识影响等等都会关注;对自身心灵的来源、生命的来源、生命的相续、果报的状态,我们若是真正负起责任地认识与运用,那是不可思议的大事情。你说哪个人对自己生命作为不负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对自己很负责。
实际上我们在遇到佛法的自觉的教法或者教诲之前,真正尊重自己、尊重自身生命的依正二报十分不容易!我们基本上在一种推脱责任的生活方式下生存。因为环境给我们带来教育、成长与心理意识的趣向,我们会认为思想来自于教育,生活状态来自于环境或者国土政策、时代因缘等等。像这个时代的污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人为善这种大的机制不像过去那么成熟。
我们在环境中,基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直接的确认。内心世界这种依止,对现行果报的内心责任往往不能生起。对自身乃至环境的责任感没有生起,就是没有责任的运用,福德就从我们身边慢慢消失了。不负责任的作为比较急于功利;负责任的作为,对每个事情都像搞建筑一样——你知道这每一个建筑环节稍微忽略就可能影响你的整个建筑。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作为、每一个过程,我们对它的责任感、对它觉悟的运用、责任的认知,佛教是在唯心造这样的法界观、认知观上有正见安立。所谓法无我也好,诸行无常也好,受是苦也好,让我们对自己依正二报有相续的责任认知,就是自觉的认知。
他要真正自觉起来,会有做事的相续性、完成式,他一定会有自我责任的守护;不会有被迫性、破坏性、减损他人、减损环境、推脱责任、急于功利或者杀鸡取卵的作为。在这个时代,急功近利越来越多,造成人在作为上对责任的一点一滴的藐视,对强盗心、贼心那种非正常东西的向往。就是一夜暴富、飞黄腾达之类,这样的理念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了一种渴望,结果对自身生命相续的责任、从容、内在喜悦的认知、作为细腻的审观都丢失在生命过程中。
现在人与人交往中或者家庭、社会单位、朋友之间,相互责怪的东西慢慢偏多,相互疑虑慢慢偏多,相互不信任慢慢成为很多角度的事实。内心反思、责任、自我调整的主动善巧在一个事情一个事情中丢失;越来越外求于安稳,就是夸张对物欲的追求,但在建立物欲的作为中又藐视付出。
你看我们对工人、农民或者以一些具体作为支撑我们生活资源的人,从心里慢慢有距离了。在一个寺庙中或者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支配做具体工作者的意识越来越强,爱护、尊重、支持的意识越来越弱,造成了阶层意识。平等安心我们若是没有觉悟,内心审视自己会越来越少,尊重交流与协商作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造成在现在僧团中或者寺院团体中也慢慢趋向于一种强者弱者的落差,而不是大家在同一环境中平和相处。这是共业、时代因缘或者世尊授记说的减劫的特质。在这个特质中我们再不警觉,觉悟机会更会越来越少,接受法则的福德因越来越少。
我们都读到世尊住世之时,善来比丘,袈裟披身,证阿罗汉果。这样的人一群一群的,几百几百人地证果了。因为他们善根成熟,会接受佛的智慧教导,印心的善巧在言下就可以使其本具心智直下起到作用。现在我们因为外围的物欲的牵制,或者对外在的意识追求,造成内心这种承接力越来越弱。在这种状态下,佛陀再好的教法、周边再好的交流,你也不愿意承接;你会坚固外在、物化、权力欲并强化这种事实,把外在东西变成自己心灵的一种依止。内心本具的守护、认知与运用机会越来越少。这种少,我们就离开了佛陀教诲;法界一切唯心造的特质我们就会用唯物所造,或者说被事相所埋没。
在减劫中,我们在这个时代遇到释迦佛遗教,要是没有警策自己这是最后机会……这一点点不夸耀,因为释迦文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应世是极难极难之事!许多人读过悲华经,释迦佛看到这么多世尊都舍弃浊世,建立净土,他就立了五百重誓——称为重誓,依止众生劣根性发了种种愿,从各个角度用一切方法来接引与施教于我等,给我们诸佛这种不可思议生命特质的正见指导,使我们比较深重的迷倒有情有机会闻到无上教法。
在世尊取灭以后只有遗教了。我们现在只是遗教,还是生在佛前佛后啊!遗教住世一万年,看似时间还很久,但在人道中这种宣化,我们这一生要是不解决生死问题,不知道有几个人还能保住人身?人身相续就是持平相续。很多人的作为不要说人身,可能连畜生身都得不到。这也不是别人能评判,是自身对心智作为的审思。要认真起来,我们都可以在十法界图中去作镜子照一照,自己持平的生命状态是哪些?许许多多对这个时代的授记就是堕地狱如箭射!没有啥说的。就是大家的恶作——以下犯上、人伦颠倒、五欲炽盛、欺骗、嗔恨、杀害等等,恶业炽盛到极致了,人人都可以看得到这个状态。
我们这一生遇到遗教,要有一个真正抉择于实践佛法的机会;或者真正皈依圣教,来实践人生这个特别稀有的善缘,就是最后的善缘。说“最后”一点点不夸张!在这个世界,随着人类整体大滑坡、环境污染,像现在的核武器,全世界有一万五千颗核武器,把地球炸碎六十次都没问题。不知道哪一天这些人脑子热了、错乱了,或者哪个计算系统出问题了,人类面临的问题都是颠覆性的。
你说我们也唯心造,我们祝福——现在的人心是不是在祝福?我们是不是在祝福世界和平?你可以经常问自己:你真希望太平吗?内心深处有没有向往平和的祝福与作为?共业中这些大型杀伤力武器越来越不可思议!我们中国可能这几十年来没有战争,至少国内没有战争,但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是战争,局部战争不断在打。我们现在还能学习佛教,还有一个场所吃饭,可能你还烦恼,说吃的不好,或者住的环境你感觉很差,或者学习的东西你感觉不满意,但你看看中东那些国家,看看那些非洲难民,看看那些十多岁孩子拿着枪到处杀人……面临那些东西,不要说宗教信仰了,也不要说学习什么了,你还有没有学习实践宗教的机会?净土教法好说,时时刻刻都可以。那个时间你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平平静静地审视人生、审视生命、审视教法,反思自己的依正二报,调整自心?有没有机会?
我们现在有这个和平环境,真是大家的福德,是福慧所感召出来。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不认真实践自心这种唯心唯识的世界,不把它训练成熟,稍有一些冲击违缘就会荡涤一尽。我见到很多平常也学佛的人,但遇到违缘、遇到家里变故、遇到颠覆性事件,信仰根本找不到了。也可能这是我的心所现业报。用不上了,为什么?对现实的在意、现实对自身的冲击与制约,在我们心中一直认取着。
人不把内心世界的认知作为训练,不把本具本净作为安乐住的回归,没有在这里认真过,就会在环境中——居住环境、生存环境、感情环境、事业环境等等,人在那里边就充分坚固。一旦环境违缘现前,很难谈信仰了。大部分人就会说这个事我要赶快解决掉,信仰我先不管,信仰顾不得了!当然也有善根成熟的人,了解因果,能坦荡处置,如实面对。很多善知识提出念佛为了临命终时的说法,也是一个悲心。你平时不用功夫,违缘来了、病难来了乃至生死攸关的问题来了,怕你错失机遇!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就是我们对这个教法没有认真,对自身得失、名誉还会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时代特质。减劫的特质就是人类对信仰、对善知识、对佛陀教法、对法则、对法的体系、对社会环境的爱护越来越薄弱。这种大趋势要是不警觉,我们日复一日啊!世尊在经典上讲: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们每天都会念,但从内心世界中,对自己内心的处理认知,有没有这个责任感?有没有负起这样责任?如果没有负起这样责任,烦恼或违缘一来,乃至分段死的交接口一到,你何去何从?没有替代者!你相信也晚了,没有作用力了。一旦造成因果事实、唯一因缘,就是自己承担了。
现在我们对自身因果若不学会承担、没有担当能力,到生死攸关之时,也就是人生的福德尽处,四大一崩溃,你那个意识所依、意识方向谁来承担?谁来负担这个责任?谁去指导这个生命的去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无常处多审视。
许多人会学到这些善知识提到的临命终时往生,实际把每一时每一刻看成临命终时,你的去向是什么地方?你还清晰,心智还平和条理,可以给自己择取极乐世界、择取某一佛土、择取念佛念法念僧。在不清晰时间,你会念些什么?在业习炽盛时间,你会念些什么?违缘现前时候,你会念些什么?贪欲心升起来时候你会念些什么?嗔恨心升起来时候你念些什么?骄慢来的时间你会念些什么?邪见炽盛时你念些什么?
2、审视自心第一主动,无我诸法用佛慈悲
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意识都应该建立。要是来学佛,学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实践,我们可以宏观地审视生命、审视法界,然后具体地审观人类生命、人类时代、人类现缘,再审观到自身、自身的业力守护与去向。这个地方与别人没法谈,只有与教法谈,只有与诸佛菩萨去交流。我们在内心法界中祈祷、称念、忆佛念佛,令自己心念与佛菩萨的功德因缘能纯熟地交流。那样你在生命相续中真正有清晰去向、清晰支持、清晰的完成式。要不然天天忙叨着世俗,忙叨着人我是非,忙叨着一些无意义事情,在人面前心计多端或者迷失迷茫、盲从盲目、用什么方法,其结果真要思维了。
要依因来看果,就是要观察因果互彻——我们把这个因彻到什么地方去?众生不怕因,为什么不怕?他不在因果的互彻地方去看,他不会在完成式中了解生命、了解因果。就是不怕因,在因上为所欲为,果一来反而不堪承受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是不堪承受!要在人寿万岁以上,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生命次序,与诸善上人俱会一处的机会、与善缘交流的机会也是多多的。现在人与人之间,推心置腹者稀少,相互信赖越来越少。过去人,哪怕在三十年以前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大院一个大院的、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大家相互间像一大家人一样来往。现在在很多公寓住宅中,门对门都可能不认识,甚至打个招呼都生烦恼。
我们共住在一个寺庙里,要是不善于自利利他、不善于相互支持,这种共住的意义也会丢失。有这样的好环境,如果还是用烦恼、用世间那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住在一起,在这个共有环境中会加剧那些东西,会把我们的烦恼放大。许多人经常说你们学佛人如何如何、你们出家人如何如何、你看你的周边人如何如何……实际是这种环境把它夸大了。世间人各有自己环境,不高兴了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再不高兴了可以离开这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中生活。在这个学习佛教的环境中,大家居住在一起,要不及时用法则处理,一积攒,就会给人带来更多碰撞。
所以这个地方是学习法则、审视自心、自觉觉他或者说相互支持的好环境。要是这样作为,一定是个好环境,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要是大家在一起不运用法则,而运用世俗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那种业力就会放大,一定会比世俗中大。世俗中他有暂缓的环境,就是相对自身独立的环境。这个地方都是共有作为:共同吃饭、共同上殿,乃至共同居住。要是不自觉觉他、不相互支持,你能想出是什么效果了。
所以我们今年用这个课程,鼓励大家学习、讨论,认识自身遇到佛法、遇到教法怎么学习、怎么实践、怎么发心;让我们把世俗心理慢慢淡化,依法觉悟世俗的机遇慢慢成熟起来。有这个成熟过程,道场的作用、安居的作用都会在某些角度中慢慢显示出来作用力,使我们真正能一点一滴地接受佛陀教法的滋润,使我们生命慢慢变得调柔,慢慢能体会到自身生死烦恼是自身无始以来的心造心作所产生,能审视自心,变得主动起来。
我们在任何一个事情发生过程中,审视自心是第一主动,是第一个主动的点。因为你可以忏悔、你可以觉悟、你可以审思、你可以重新安排,你也可以用种种方法把自心返回到清净源头,或者以佛果地觉为圆满的依止,或者有自身的反思与调整等等。我们一旦自觉,生命就有主动权;意识与事相的发生过程中,主动权就是觉悟机会建立起来了,这个主动出来了。
遇到人闹矛盾比较激烈或者打架斗殴,我会两个都问一问。一般指责对方就比较凶,喜欢动拳头的人就比较激烈,认为自身是一百五十个正确。正确就是坚持,别人就要屈服于你这个正确,不屈服就要把对方怎样怎样。两个人都正确,就开始战争;两个人都迷失自心,觉悟机会就丢失了。这个固执,称为妄想执著,就是无一法可得中他执著于我正确的东西——无所得法中他得到一个正确,就开始去撞击、相互撞击,结果都丢失了自觉的主动权,就成为迷失者、知见有所得的迷失者,迷失在现行业力中。
迷失者是不可思议的固化!很多人会坚持若干年,以一个错误的知见、错误的敌人。所谓错误,就是自己心里造出来的,很麻烦很麻烦!自觉的确是主动——主动的责任、权利、善巧。作为一个学佛者,遇到事情若不能自觉、不能反省自我、不能调整自心、不能认识自心,不知道是自心的折射,就会失去人生现行主动的觉悟的一面,就会迷失,造成迷失的痛苦,嗔恨、怨恨、敌对就会建立起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人可能没动拳头,但心里敌对也不可思议!他一动心念,不用动手,别人一样可以体会到心里的事相的压力。我们对此都能体会。所以说推脱责任、把过失放在他人身上,我们往往会失去主动觉悟、主动反思自己的机会。任何一个事情发生,原本都可以觉悟;是非、善恶、对错原本都是迷失者或者说世间人所建立。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运用法则来觉悟这个世间,恰好运用这些机遇。什么机遇?世间的种种烦恼、种种冲撞、种种麻烦。你来觉悟它,而不是评判它的对错,或者坚固它的对错。那么我们很容易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训练中慢慢地了解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于一切众生视若一子的内心世界庄严、内心世界光明、内心世界之清净与真实——慢慢会有这种趋向于觉悟,不再被环境污染的内心清净就成为事实,我们就能安顿下来,同时能净化环境。就是不被环境所污染,也能净化环境。
要是随时被环境污染,你同时也在支持这个污染,就是相互的是非人我越来越多。大家就会得到不断的迷失的相互撞击,形成这个五浊恶世的坚固事实,就继续在这儿沉沦。我们要是在大家认为的这个坚固事实面前逐渐觉悟了唯心所造,以佛眼看这个世间,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菩萨看这个世间,都是他们布施的对象、爱护的对象、支持的对象。辟支佛都是观察到十二因缘,生命的善恶凡圣他不问,他看到缘生缘灭——从什么地方引发出来一个缘,怎么一个一个的相续,一直产生生老病死忧愁苦恼等等——他们眼目中没有是是非非的东西,只有十二因缘的循环;有一个灭,生死循环的链子就会出现一个灭,就能见道。阿罗汉,寂静守护者,他看到一切缘生缘灭的法则其性也空,本无所得之事实他们亲证于此,住于寂灭安乐中,一切幻化现象了无染著。
世间的善人,做种种善缘,对他人作为也不会顾,以善缘回施于他人。哲人用哲理回向他人、交流于他人。愚痴者用愚痴固化的知见传递于他人,坚守自己的愚痴固见。机巧的人用机巧;聪明的人用聪明;邪见的人用邪见……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念,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固化状态,法无我是没有一个固化的巨大事实。我们这个世间如梦如幻的有为,一直在不同的心智中——同样一个世界,不同心理中这个世界是纷纷攘攘的。
过去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凡夫也有圣者、智者。在这同一个世界,但他享受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不一样来自于心源,来自于心智。过去人用水举例子:修罗拿着水可以作刀剑;佛菩萨拿着水可以作无量方便;人类拿着水可以作饮食、可以作冰块,也可以用在蒸汽机上推动机械运转等等;饿鬼看到水是脓血;天人看水是琉璃——水没有自性,它一点点性都没有,我们每一个事情都像水一样。水是范例,一切事情都是这样,没有自性。佛说法无我,就是说它没有自性。
经常会听到说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多少战争、自然灾害死了多少人……在与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关系的时候,我们会麻木不仁,一点点感觉都没有。哪一天自己或者亲人、周边人出现了死亡或者灾难、病苦,人马上就受不了了。各人的缘不一样。现在学习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鼓励我们佛眼相看、慈心相向。这是善导大师的话,让我们学会佛眼相看,就是运用佛心来看世界,运用慈悲来交往。
做到做不到?做不到慢慢地来,一点一点地来,从身、口、意、智、方便智上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慢慢调整。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从这些角度体验我们的身、口、意、智、方便智,与佛果地觉的融会、融合,或者本质一如的印契、认知。在这个地方若是不能抉择、不能用功夫,你再用其他方法还是兜圈子,无果事还伴随着。轮回是无果事、重复事,不断地在重复、重复……
3、安居胜缘与佛连接,恭敬尊重支持道业
日复一日的,我们这九十天很快过去了。就这么一个话题,也可能说清楚也可能没说清楚,都很快过去了,我们又要投入新的生活。安居一结束,各人忙叨各人的因缘去了。安居是我们共同学习的福德因缘,是佛陀、三宝、诸佛僧团、菩萨僧团、贤圣僧团加持我们有这样一个善缘聚集。不相信你试一试,离开这个善缘,这群人再想坐在这个地方,门儿都没有!没有安居这个事情,让我跟大家坐九十天,也完全不可能,我的心力根本不及。除非有闭关或者有其他特定因缘。十分不易!
每一年安居,我就把它当成一个最神圣阶段。因为这有佛菩萨的誓愿加持,有贤圣僧团的共同守护。就是一世界、二世界、所有声闻世界的世尊都鼓励自己的僧团支持安居这个福慧因缘。有这样一个连接。如果没有这个连接,以我个人的福慧因缘,与十个人待在一起一个月,我感觉那要有多大耐力呢?要有很大的耐力与福慧,要不然根本待不下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意识习惯、交流方式可能不同,再加上各人有各人的业力趣向,待不在一起。
从我接触佛教以来,就把安居日当成神圣的接受佛菩萨加持的一个胜缘。以前出家,乃至舍戒,对安居不敢舍!其他都可以丢,安居不敢丢。为什么?你在这个时间内有洗礼自己身心的福德支持的机会,很准确的机会、对称。我从来不敢把这个时间浪费过去,这是可数的,我掰指头也能算出来还有几天这样的日子。所以每年九十天我都感觉十分快,好像一弹指过去了。佛在经典上说九十日如弹指顷,我在安居中经常能体会。为什么?你这时候心念与佛菩萨贤圣的心念能有连接,这个连接就是他们的誓愿,也是他们的成就,也是你信仰中所支持与守护的方便,它有具体所指。
可能很多人认为待在这个地方自然就安居了——不是那回事。能把自己的世俗五欲、生活、感情、家庭等等都放下,或者出家人能把很多择取放下,坐在这个地方,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你要是感到这是佛菩萨三宝对自身的恩惠与支持,你就会感恩戴德地守护这一段时间,恭敬与尊重这一段时间。尊重恭敬会滋养你的身心,令你心里与佛菩萨同气,你的骄慢、自大或者邪见机会会被洗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习惯、骄慢自大、贪欲十分炽盛,那有什么东西对称地支持你?要是在佛面前膨胀自我,你是什么?
我们在安居日要有一点点恭敬、尊重,知道佛菩萨在俯视着我们,在照耀着我们,我们与他们同一安住,就是在与他同步做事情——也可能你的意识道德还跟不上,但你的形式同步。像是同一频率或者同一音率的过程,你与他是同步的、同一气息的、相似的这样去交往。那么我们能体会到佛菩萨光明、智慧、慈悲的支持。可能我们世俗的某些嗔恨、慢心、自大、自卑等等生起来时,他给你一个支持就把你淡化了,把你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淡化掉了。或者使我们有所改观,在这种因缘下得到生命本质性的一些回归。
你说念阿弥陀佛不是日日时时都应该阿弥陀佛吗?是啊!我们有这个空间的对等与支持,再来看日日时时就比较容易成熟起来。要在这个大环境、大因缘支持下还感受不到佛陀的慈悲、菩萨的慈悲、龙天护法的护持,你想在时时事事或者业习炽盛时候体验阿弥陀佛果地觉的给予,来印契自心,那不知道会不会成熟?还是心念的依止!安居是比较大的目标,能使我们体会到这种力量扑面而来,就是三宝对我们的支持、龙天护法对我们外围因缘的护持,能使你的身心宁静下来。
要是不相信,可以自己看:除了安居,你在其他一个角度上或者因缘中九十天做一个事情,九十天不变,不容易。从自我观察来看,十分不容易!除非一些特定的闭关还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普通交往中根本做不到。一般七天是一个期限,肯定要改变一次生活状态了,要不然就不堪。
提示大家觉悟现缘,安居也是觉悟的十分殊胜机会,有佛菩萨的支持,有护法龙天对环境的守护。行筹时候,大家都知道释迦文佛行第一筹,韦陀及护法等等行最后一筹——他们来护持我们安居日子,使我们能如法安住,如法地觉悟生命过程,远离诸多魔障或违缘,使我们过去的习气习惯在这种大的加持下有个好的转换。
自觉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审视。要尊重它、珍惜它,不是负累,也不是给自己强压一个东西——不需要,恰恰需要清晰它!清晰是很省力的事情。清晰它,令心明了,人的作为、思维、言说都会简洁、直白。就是说有意义的话,思维与作为有意义的事,即是有益于环境与他人的作为。这样我们安居会给安居之后带来修学方便,也会对你的出家生活或者学佛生活带来相续力。我们现在人寿命短,就是相续力差,或者说耐心、持续力十分差。所以人寿才百岁,或者百岁不到就把生命夭折了。为什么?就是相续力十分差。人的长远心没有,急功近利的心,就是短期效益的心,会把人弄得很苦处、很焦躁,会不安的。
我们在这个角度可以慢慢审视:安居的支持、僧众共同居住的支持、学习佛法的支持、讨论的支持、早晚课的支持……一切时处对你的支持!支持你的道业事实,这来自于佛菩萨三宝,来自于大众,来自于周边的佛缘、善缘。这样我们能对环境多生出一点尊重、爱护与支持,这样相互支持的安居会给我们带来可能想得到也可能想不到的一些佛法利益。
女众代表:祈请师父开示女众在修行中和男众有什么差别或者不足?
师:这个题目比较泛。我们运用的无始无明种子,男女没有差别;遇到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以无始无明蒙蔽这种轮回业的造就,在净土教法实践与对比中,也没有差别。男女是人类二元世界的一个特质,佛教中基本上把这个处理干净了。像生活上的一些理念、情绪上的一些差异,在声闻乘中比较顺应人类生活状态有些提示或者特定的说法。就念佛而言,没有男女念佛的差异;无始无明也没有列举男女差别,因为这个地方没办法运用差别。只是可能我们会有些认为。
实际上世尊在许多授记中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女众有福德。因为这个时代男人的放逸,造成修学机会越来越少;女性的生活与因缘比较苦,或者说负担相对较重,就带来了觉悟机会。现在从修学环境中看,女性比男性长寿的人多一些,修学成就的机遇也多一些。男众反而因为生活中有一些优势、放逸的优势,修学机会少,能直接反思的人少。在这个时代,应该说女性有优势(众笑)。这是佛的授记,我们只能随顺说。
我们就从现在这种环境中看,恒阳庵女众走般舟念佛是比男众勤奋一些,行法密度或者主动要求多一些。恒阳庵从04年以来念佛就没有断过。从她们最初在这个地方走般舟,还是这么个道道,一直到现在没有断过,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可能还是你们有优势。
女众弟子:师父,刚才没有表达清晰。昨天听到师父和比丘师们一些谈论,感觉他们比较福报,有更多机会亲近师父。
师:他们是约定出来的一节课。就是他们讨论若干天,给我约定了一节课,没有其他的。
女众弟子:女众也希望能多亲近师父,祈请师父慈悲!
师:他们比丘有一节课,讨论学佛因缘、佛出世因缘之类,有些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出家愿望等等梳理梳理,相互有个交流。这是他们的一节课,没有啥!因为学习方式不同吧,他们想着平时出家师父交流的少,就专门设了这一节课,比丘们到一起坐一坐,立个题目,说一说各人想法,谁因缘成熟了谁发言。就是那么一节课,没有啥攀比的。
女众弟子:业报差别。
师:这不叫差别。女众有女众修学方式。这就是给大家时间,可以提问题,你们有问题也一样。他们也是因为有一些问题。好比说在佛出世的因缘上,他们说是不是整体地谈一谈?我就依法华经说了说,与这个地方学习的一模一样,没有什么。他这个功课安排是这样,你们没有安排也刚好。
女众代表:我们也可以安排这个。
师:也不必一定学这个。这是他们讨论到一定时候,有些出家师父在表达过程中有些什么,还是提示三皈依、祈祷祈祷再交流,与在这儿讲的一模一样。没有别的,一点东西都没多讲。最多是重复一次,说你祈祷祈祷,有个自利利他的东西,在法上过滤以后再去交流与表达。不过这里是一群人,那是十多个人,也没有啥。
没有问题,大家念会儿佛,念到结束就行了。我们多念念佛。
(师领众念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似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慈法法师 讲授
岁次丙申夏安居日于鸡足山华首放光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