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读讲
读讲
岁次庚辰(2000)中秋于西安大圆寺
这个因缘,希望大家能在一起学习、讨论乃至运用佛的最上乘教义,也就是圆觉教义[1]
。佛法本来没什么可说,因为大家的需求而发起殊胜因缘;这个殊胜因缘就是遵循的路子,是很稀有的因缘。
学佛法不在于人多人少。释迦佛在因地之时,因为一个有缘众生生在究竟天,为了度化这一个众生,他入三昧之中八万大劫,等到这个人下生人世间,度化其后他才灭度。佛的施教,本来是无多无少、无善无恶、无始无终,只是启发众生本源清净,使一切众生速入大觉位,成就无上道。大觉位真是不可思议!众生各个本具,诸佛各个运用;众生迷尔,不能发明;诸佛悲悯我等,实施教化。诸佛教化莫不如是,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众生入清净道业,出离生死幻化梦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启发这个因缘,大家来一起学习《大方广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经——这个“大”字是我们大圆寺的“大”,“圆”字是我们大圆寺的“圆”,这种契合也是今天大家欲发起这个因缘的地殊胜,大家心地欲于无上乘得究竟之了解、运用与成就,这也是人的愿力殊胜;大家又能和合在一起,三五人或者十人八人地这么学习,时间的和合因缘现前也是殊胜。这种种殊胜因缘现前,我们今天就于此法益真正能谛听、善思维,乃至善运用,必得善成就。若不深谛思维,很难得以相应利益。虽是无上道、无上教化、无上给予,若不深深体察运用,这种觉受不能现前,也是徒劳,或是种个远因。
诸佛一乘教诲真实不虚,任何众生若随顺思维,必得无上佛果。这是决定无疑的。所以我们学法各个有成佛之因,有成佛之增上缘,但看我们是不是真心对待与珍惜自己当下的殊胜?我们生命最尊贵最稀有的就是当下一念。何以故?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现前,现下若不发起最圆满运用、善自尊重、思维运用佛教的究竟给予,只会失之交臂,丧失大利,甚为可惜!
今天是我们学习第一天。大家发起这个学习因缘,这个地方特别静,外面干扰少,这样环境恰恰成就了我们学习佛法。这样的环境在这个娑婆世界、热恼世界、五浊恶世甚难得甚难得,已经甚为稀有。不要以为这是小因缘而不重视学习——不是!我们旷劫已来若能早闻圆觉之教,早已成佛道,早已了生死,早已出离生死苦海,早已度化无量众生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还没有发起这样因缘?因为我们没有及时重视当下每一念,就是现下一念。当下一念决定、一念回心,就会成就无上道业,不需要多。我们念念能不能归向?这一念归向,念念必然归向。如千条河流同归大海——大海是最低处,所以必然念念归向,不得不归向。因为他知道必然归向大海,像水往下流。我们念念归于法性,就发起圆觉性。圆觉性现前,念念都是不可思议,都是不退转,都是无上佛道之教化。圆觉经给我们开化的就是念念必归于佛性。佛性是空寂光明,不动安稳,智慧广大。所谓圆觉根本,即是法性真实。
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地方归向?像水往低处流,我们众生的善恶无记种种念必然归向于法性。无明众生不知不晓,所以无以运用;诸佛如来觉察觉知,能于运用,究竟归于真实,无假运作自然成就不可思议之法。此不可思议之法是他念念必归法性,像水必归于大海一样。我们每一个善念、恶念、差别念或者无记之念,必然归向于空寂,法性真实,不动不转,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如此法性遍于法界,尽于虚空,横断三世,无有来去。
我们若知法性真实,念念会得不退转之摄化,念念会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念念会使我们安然坦荡,念念使我们欢喜自在,念念使我们消除一切分别、颠倒、生老病死乃至无量差别之苦。一切差别反过来运用都是善巧方便,接度众生,使一切众生同得饶益,同得不动根本光明。光明照于法界,即是圆觉真实,无有来去,无有始终,根本自在。
我们讲这话都是圆觉经的根本开示。按《圆觉经》,有十二位菩萨先后出来于婆伽婆,也就是释迦佛,启教种种法益,以圆满一切众生乃至末世众生的修法增上缘,出离种种过失或者四种病、种种邪见稠林,使我们速得无上道业。
[1]
2000年中秋前后,应终南山大圆寺大众殷勤启请,师为大家开示了《圆觉经》内容。在师所言,此次是与大家读诵学习,尚不能称为讲经,以古来讲经皆有一定格式与诸因缘成熟,所以称为读讲。虽是读讲,亦是圆觉本义宣流,学人乃至能恭敬受持一句两句,依教奉行,必出生死,成大菩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