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课 圆满缘起与现行作为

点击下载音频

导读:依止圆满作缘起来起修,这很重要。“这是个道理,我做不到”,这个话所依是业相,所谈的道理是割裂,不是把自己的身心、意识、作为回归到圆满缘起上来,或者说不是依圆满缘起来指导举心动念的相续。

(一)百川归海,顺性起修

弟子:师父,今天他们请教了一个圆满性的问题。

师父:我大概知道是怎样一个方向。好比我们说这个圆满缘起的问题,与现行的作为,人就会把它俩当成矛盾的东西,不会当成一个同步的东西,那就会出现障碍了。

好比我们说圆满啊,清净啊,就是很整齐、很让人看得清楚的一个东西。我们的作为会参差不齐,这里面有作为的一些习惯,就是说一些业相。这个(指:圆满)就是我们常讲的道理,道理与本质的特质。要不是这样一个回归的过程,人就会盯住这个业相,而不会谈论这个所谓的缘起(指:圆满)。

缘起,缘、起,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我们的举心动念,乃至说心念相续,心念所依,都是盯着这个东西的,这个圆满缘起就起作用。我们的现行作为就是个回归者,或者说你把现行的因缘撇开,我就看这个(圆满)缘起,再来回归到现行的行为上,或者说指导,或者说引导,或者说转换,这个业相就不一样了。

因为我们一般说,“你说的是这么好的道理,但你的作为呢?”大家就会把它矛盾,好比说这作个矛,这就作个盾,或者说这作个矛,它就会作个盾,总是把它俩对立起来(指现行作为和圆满缘起)。这是很奇特的一个现代人的心理,一谈话很容易这么谈,就是矛盾,“你说的道理,但你的行为……”矛盾。而不是说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意识、作为回归到这个圆满的缘起上来,或者说在举心动念的相续中,我真是依这个来为指导的。

过去我们说如幻,说无自性,实际都是为了有回归的方便。无自性,不可得,空性……反正很多话,目的是让我们回归到圆满的缘起上来,所谓的顺性缘起、顺性起修的意思,这样的意义很重要。我们在圆满缘起上相续了,那就是顺性起修的一个明确的指示、指导。

这个矛盾的混乱,“那你说的是这样子,谁不懂那个道理啊,谁能做得到啊?”你看,这个就很容易唤醒大家的共鸣,但是他混乱、混淆了,他混淆人的心念所依。人善于制造这个障碍,他把心念所依给搅乱了,搅成矛盾这样一个状态。哦,人一想,是这样子啊。一万个人都这么说,“道理是这么讲的,谁能做得到呢?”这是矛,这就是盾,这个是盾,这个就是矛,他不是回归的,不像百川归海。

百川归海不是矛盾。你说百川哪个像海啊?哪个是海啊?是也好,像也好,都不是,那就成个矛了,对吧?他可以攻击了,哪个是海啊?都不是海啊!这就矛盾了。但是百川归海可以解决问题,这个“所依”就是归的意思,形象上我们能去感觉得到。要不然你就会拿这个“道理谁不明白啊?但谁又能做得到呢?”这话是常态,到处都在讲,但这种矛盾的心理,就像“百川怎么会是海呢?”实际百川可以归海。我们的心念怎么能圆满?我们的现行怎么能圆满呢?你要依止圆满作缘起来起修,来起修,起修!起修!这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扳过来!扳不过来,那所有的问题就是这一个问题,就是“道理谁不明白,谁能做得到啊?”这个话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因为这个矛盾混淆,他就着实了,“道理是这样子啊,谁不知道圆满好啊?谁不知道圆满有意义啊?但是……”他把自己的业相作为缘起了,跟这个(圆满)缘起对立了,他不是融入圆满缘起。百川归海这样的一个融入过程,那顺性起修的这个指导就成为事实了,它成为作为的指导性的一个原则了。我们说顺性起修,原来是一定要依照这个圆满的。

(二)依业力为缘起,就会把人打回原形

我遇到很多大法师,就这个弯儿拐不过来,很大的法师,很牛很牛的,在社会上,真是不可思议的人,他讲很多圆满的东西,但是一到说事相上,他就会:“道理大家都明白,谁能做得到呢?”就是佛教高深,谁能做得到呢?把所有人都打回原形了。啥叫原形呢?就是依业力为缘起,依业习为缘起,依我们过去的果报为缘起,那真就打回原形了,把所有学佛的人都打回原形了,回到原来的样子上去了。啥原来的样子呢?业习。

那所有的起修你一下都否认完了,所有的修行的东西你都否认了,就是对这个人一点意义都没有,十年二十年还那个老面孔,十年二十年还是拿着说“道理我早都懂了,谁能做得到呢?”这一个话,把所有的人在这个业力面前就打垮了,打到原形上去了。

打到原形,就是害怕、畏惧,你看,畏惧来了,“哎呀,是呀,我不敢说呀,畏惧呀”,然后要保护自我,“是啊,是啊,我做不到”,谁也不敢说句做得到,为啥呢?“谁能做得到呢?”他就会扒他的业力去了,人就害怕,怕查老账,因为啥呢?不堪回首啊。不相信我们试一试,谁吹牛自己人生中能堪回首,我们可以试一试,这令人畏惧。为什么说人不堪回首呢?因为这里面的业的记忆、积累,不管是啥样的人,都可以扒扒捡捡,他有畏惧,实际是过去的积累。

这个话真是分量很重,大概都是这一类的问题,“道理谁不明白啊,但谁又能做得到啊?”所有人都投降。顺性起修的话就成为空话了,依果地觉为因地心,这都是胡说的,果地觉跟你啥关系啊?你一下子,“哦,是呀,我业力还这样子啊!”这就成废话了。但我们要是知道百川归海的这个效应,OK!那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的因地心必然依止果地觉来作为、思维、言行、起修。起修,起修,起修,顺性起修,他通畅了,这个道理就不是道理了,就成为作为的一个原则,不是你争论矛盾、制造混乱的所谓打回原形的这样一个很毒辣的手段。

这个手段特别毒辣,把人打回原形是最厉害最厉害的,所有的佛教徒都害怕这个东西。“你看你那个作为吧”,就一下子打回原形了,说“我要保护自己啊,我不要让人去怎样啊”,一下子就回原形了,不行了。

这个东西特别厉害,特别普遍!“你圆满了?你看你那个德行!”你看看,就这么简单。

“你不是圆满缘起吗?你不是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吗?你看你现在的德行!”你看,它俩是矛盾的,它俩是割裂的,而不是回归。

我不行,我是一团脏水,我淌到海里是不是海水呢?我是一瓶毒水,我淌到海里是不是海水呢?我是一瓶净水,淌到海里是不是海水呢?我百川,什么东西融到海里,那都是海,不管是什么!你要有这样一个胆量,才能认识到一切如幻、无自性、不可得、空性等等等等,我们的业力的涅槃等等,太多名词你才能用得上,要不然用不上。

这是个大问题。你看我们谈了多少,都说“这是个道理,我做不到”,实际关键问题就在于打回原形这个话。所依是业相,所谈的道理是割裂,不是回归,不是缘起,不是依靠的地方。那你说这个圆满跟我有关系吗?因为这个性德,有关系啊,性德清净平等,有关系啊!所以顺性起修。不顺性,随着业习你就是流转。

这一点要彻底地观察,要真在心地上去实践的。不实践,这个东西真没有办法了,我看到多少大德都给人打回原形。因为啥呢?你的作为,就把你过去所有的积累,把过去你所有的业都砸到你身上,你一下子就不堪忍受了。再好的人忍受不了这个东西,很善良、很小心的人就不堪于这个,把所有的砸到你现在一个心念上。哇,你一想,好的东西“啪”都散掉了,就剩那一些你不堪回首、不想记忆的东西,全部都来了。哦,不行了,回原形吧,啥叫原形啊?顺着业缘来思考,顺着业缘来相续,顺着业缘、业相来作为。

(三)性德是大地

我在没有出家之前,基本上感觉到我是生活的边缘状态,从各个角度都边缘。你不能说这个人的本质好坏,只能说边缘化了。边缘,就很容易坏掉,你感觉到就是个悬崖。我感谢佛教,最主要的是从边缘地带、从悬崖的这样一个地方,把我真正地回到大地上去了。

这个大地,说顺性也好,当时根本不懂这玩意儿,就是个大地。性德是大地,一定要相信,我们比喻吧。为什么性德是大地?因为实相不增减、不来去、不凡圣,这就是安稳,实相的安稳是极安稳的地方,你顺性就回归了,回归到什么?这样一个实相的大地,实相的安稳、性德的安稳上去了。

实相,性德,我们说本质的功德,你要回归到这个地方来。的的确确,你这个回归就是百川入海,你不再愁于枯竭了,我是清水浊水,我天天担心这个东西,怕污染掉了,怕被枯竭了,怕被什么东西冲击掉。因为啥呢?归海就是安稳,过去叫性德海,有这样的说法。

这个百川,实际就是我们所有的业相,所有的造作,一定要记住“所有”。不是哪一点,什么好啊坏啊、善恶啊、凡圣啊,不是,所有!所有的都可以回归。因为啥?所有依止的就是性德,这个回归容易得到安乐。要不然,我们就边缘,这个边缘实际就是业相,业相的积累,业相的埋没。

很多人就被某个业埋没了,或者说被很多业埋没了,深陷其中,身心都陷在其中了。有时候我们吵个架、闹个事儿、心里别扭,就会把你埋没在里面,你受不了的,这就是个边缘地带,甚至情绪化,或者极端化,实际这就是边缘,这就是悬崖,我们可以看到的。我以前在这个地方真就是受不了了,说句实话就是崩溃的边缘,的确崩溃过。要是再没有信仰的接引,那真就趋向于毁灭,落崖起码说是,你就堕落吧,没有回身的地方,起码是落崖,最少会摔下去。

那这个接引,这个地方真是接引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大安乐,这是个什么呢?性德就是大安,“为一切众生作大安”“功德宝”等等说法,就是性德海。我们所有的业回归到性德海中,那就是性德海。

这个性德海等于佛的修德,佛的修德等于性德海,他俩是对等的。因为他完全是顺性起修的,所以他的修德与性德是等的,等持了性德,这是佛陀的功德,所以是大安。假设我们把它(性德)当成理,假设把这个(修德)当成事,佛就把理事统一了,就是性德海。我们就容易把它割裂,“道理谁不明白,本质是这样的,谁不知道,但你的作为呢?”这简直就是灾难性,教内的一个灾难。

在我们中国的教内,就在这个地方走岔路了,这是个灾难性的东西,灾难性的路标,让我们在业力不能自拔,的的确确是个灾难性路标,是一个矛盾与混乱的制造者。你没法可依了,这个缘起全部都乱了,把缘起推到什么呢?业力的边缘了。那我们这个所谓的接引回归,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作为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看清楚,要不然,我们就会在这个边缘地带。

因为像某某提这个问题呢,真是我不知道遇到多少了,大概都是这样一个方向,“道理,我的确是明白,谁能做得到呢?”这个话,来一个人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感觉到“是啊、是啊”,矛盾,混淆,没有一个清晰精准的依从,没有真正地起修。所以一定要顺性起修,一定要看准它。大家可以如理地去思维思维。

可能我经历这些事最多,大法师经常跟我这样争论:“你这个道理谁不懂?这个道理谁不懂?!一切人都有佛性谁不知道?!但是谁能做得到?”一听,你感觉到这人怎么一点点正见都没有?但这些话又在我们生命中那么起作用,就是分别心,就是矛盾心,就是混乱的心,就是不知道怎么择取、起修的一个方法的心,实际就是无明心,被蒙蔽的心,业相把我们本质的那个自性、佛性给蒙蔽了!所以我们要把这种蒙蔽给揭示开来。我们实际很多节课都在讲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真厉害。

(四)离开实相即心外求法

(弟子提了一个有关心外求法的问题)

师父:那为什么不顺性呢,不停止造作呢,不歇心呢?说顺性、顺性,都说顺性入,就是回归,顺性就是修行,歇心就是修行,说歇心即菩提,烦恼尽处就菩提。这问题不是造作吗,自己没事找事吗?

你不顺性就是心外造作,这个心就是实相心,我们讲心外求法就是这(实相心)之外嘛,(实相心)之外就是心外。什么心外求法?离开实相,你都是心外求法,你都是造作,心外求就是造作,所有的造作,妄想造作。

实际问题是一个问题,这一点不能手软,也不能似是而非,必须得精准。我说这个精准、清晰很重要,因为它(实相)是个大东西,越大你看得越细,从每个问题上都可以看得到,这是精准。大,看细、看小问题,就精准。因为这个里面(业力)太混乱了,我们没有大的方向,你没法精,也没法准,就是混乱,混淆。

我印象特别深特别深的,就是我去东北特别有名的大德的一个道场。这个大德在国内很有名,有人就推荐我去他那个道场走一走,参访参访。那时间我认为自己学习时间还短,就去参访,很恭敬地去。他们正在打七,他说“法师来了,给我们开示开示,我们都打了五天、六天七了”,一帮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打七。我说,我是来参学的,真是不能讲啥。这法师又是磕头,领大家来,说“不管咋样,法师你以前领众念过佛,就给我们提示几句”。

后来我就给他们讲阿弥陀佛,我们怎么来顺着佛愿,或者把自己的身心因缘融入佛愿,来让佛愿接引我们所有的心念,让我们所有的杂念在佛愿中融化掉,在佛号中融化了我们所有的杂缘杂念,让这些杂念呢,我们能透视它的本质等等等等。我说了,大家没问题,这些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都很高兴,说:哎呀,太好了,这样念佛很好了。

好,我这讲完了。因为这是他自身的寺庙,他就开始给大家说,法师是这个意思:你道理要明白,你要苦修,你不苦修没有用,然后说我们业力深重……好了,后面越说越远,越说越远,说到最后,就完全倾倒到业力中去了。所有的人就开始哭鼻子,说我们没希望,就是任何人都没希望。因为啥呢?他又把你完全推到业相中去了。下午我就跟这个法师说,我得走,我得走,这个没办法弄。

因为啥呢?他这个推导特别地厉害,这种引导,这种埋没,我们在这里面埋没的这种回忆性,你一说,业的记忆迅速把你埋没了,你一想:是啊,这么多业呀。哇!就把你埋没了。你的思想就开始混乱,一下就失望了,就感觉到:是啊,我业力这么深,我业障这么重!他根本不回归,他依赖的东西完全变了,变得这些混乱的东西了。我为啥说是灾难性的误导呢?现在我也感觉到心里哆嗦,因为啥?这么多人拿着身家性命,拿着自己的法身慧命,给这个人赌啊!

你这个所依不清晰,你不知道你的回归方向,你要去哪儿啊?你要追到哪儿去啊?压制妄想、压制妄想、压制妄想,打倒妄想、打倒妄想,不准有妄想。我说这真是不可思议!你要把它当成矛盾,那真是苦死了。

实际这就是觉悟矛盾的一个方法,这个回归就是接纳一切,不是排斥,真要接纳这一切。这种排斥性的,哇!把这些人苦得啊。我感觉给这些人拉了一个小小的一道缝,看到一点点的希望,他赶紧就把它遮住!后面别人不要再给我谈,给我谈这个,我说我只能忏悔这个东西。因为啥呢?这群人苦得啊,真是苦修,我认为他们在修苦,越修越苦嘛,就是修苦。不是苦修,是修苦,真苦啊!

这一点,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我们接纳一切,是不是百川归海呢?我们接纳一切,是不是觉悟一切呢?我们感恩一切,是不是精准地在顺着这个实相的心,不心外造作呢?我们接纳一切,是不是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呢?我们可以去实践,实践、了解这样一个法则,那它本身不是矛盾。

所以说十方九界众生咸归此性德海,不心外造作了,那就是大安乐,也就是极乐世界,我们真正地心归极乐,远离娑婆苦。娑婆,堪忍嘛,堪忍界就叫极苦的世界。远离娑婆世界的苦,就在这一念之中,这一念中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审思,去实践。

(五)众生苦唤醒慈悲心、感恩心

佛恩难报,众生恩也难报。我们要是了解了佛恩的安稳,知道众生的苦,实际真就能生起感恩。因为你用法则不再苦的时候,这些苦都是你真正的甘露,能解除你心中的任何一个毒素、毒害,分别执著的毒害,使我们的平等心、圆满心真正地运用出来,就是所谓的实相心真正运用出来。那我们的心真像大地一样,厚重起来了,真像虚空一样,能包容一切了,的的确确可以做得到的。最主要是我们要在这样一个精准的观察了解下,去实践我们生活的每一时刻,大家可以去审思它。

“你说得很好,谁做得到?”这个话一定要警惕,很多人接受了这个,一样地去误导别人,或者说跟这个话共鸣,推波助澜,完了,真是洪流滚滚,就把这一群人都淹没完了,很多人还有一点点的修学机会,都给毁了。所以人就会丧失对佛法、对教法的信心,机会都丢失了。这一点很厉害的。

因为太多的重复,给我心灵的撞击,也是对心灵的一个支持。最早开始真是撞击,你自己似乎清晰一点了,哇,被别人盖过来了,清晰一点又盖过来了,你又感觉,哦,是啊,是啊,是这样子。开始冲击是很大的,后面真是在这个法则上认真实践,反复地闭关,认真地去修行,认真地去作为。认真地去作为的时候,反思下自己,再看看,真是它就是个支持,了解这的确就是众生苦,执著的苦,蒙蔽的苦。

这个苦才唤醒佛菩萨的慈悲心,没有这个苦怎么能唤醒我们的慈悲心呢?我们对自己都不会生慈悲的。因为执著于那种矛盾的心理,情绪化、混乱的状态,是我们每一个人自身这样一个状态,那你怎么能感恩?你感不了恩,没办法感恩。

反正我遇到的比较多,就是那种说法,或者说居士、出家师父提问提这一类的也多。前几天我在他们一个出家群里面,遇到一个大法师,也是有名的法师,在没出家的时候也是个大人物,出家以后还是个大人物,就是这个话,“但是!但是!”说一大堆佛法,然后“但是!”就一个“但是”,完全开始混乱了。

遇到这样的人,你就感激他、感激他、感激他,我说“我很感激你,冷静冷静”。冷静不下来,他一说到这,就是佛法无用,佛法是高尚的话,假大空。因为他把众生的业力把所有的法都给蒙盖起来,那佛法就是假大空了,没有用。现在这样的佛教徒、法师挺多的,那怎么办?我们在这里面审视审视我们的心所依。

问题差不多,改头换面,再技巧也就是这么个内容,离不开。因为所有的善知识、教法,这叫强缘,不是强缘我们回不来。大家这个混乱矛盾的习惯,蒙蔽、陷入其中的混乱,把业力当真的混乱。尤其是所谓的病人,更加坚固,“道理我知道,但是我很痛啊,我身上肿啊,我很烦哪,我管不住自己啊!”他就会很着实在自己的业相上,很用力很用力的。你看这个缘起,它伴随着你,你还推动着这个业力,你没有审视它的本性,你没有去感恩它,它给你带来的不是感恩,带来的是痛苦、烦恼,那就极苦。

东北的一个女居士,28岁去世了,她把我感动得,现在我想起我都没办法的,就那种感动啊,那种感恩心。因为内脏掏完了,人从容得你一点点都看不到是个病人,没有一丝杂乱,从任何一个地方你看不出来她是乱了,混乱没有。这个病人,因为癌症转移啊什么的,内脏基本上掏完了,掏空了,四次大手术。每一次见我的时候,我感觉到像空姐见你是一样的,就像空姐要登机那一刻钟是一样地整齐,真就把我感动了。

我现在能回忆得起来这一段,就感动得不得了不得了的,我说世上有这样的观音、势至一样的菩萨,有慈悲心,又有大力,不得了。我这是到海城的第一课,第一次就是受到这么个教育,很感动。这些菩萨们真是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根本没有菩萨的名,默默无闻的病人、外道,也可能就是不咋地的人,但他们做出来的事。

一个丽江的纳西族的老居士,那也是我佩服到极处的人。别的汽车把他家里车给刮坏了,新买的一台车子。他就看见车开过来,用手挡那儿,傻不傻,把手给刮了,把车门子给刮掉了。直接让他走了,说“你走吧,你走吧”,然后自己家里人弄个绳子绑绑系系的,把自己手弄个什么布带子缠一缠,我们就走了,因为是接我们去的。我感动得不得了,我说这是什么人呢?一点责怪,一点对抗(都没有),别人伤害了他自己,破坏了他的东西,一点点这种东西都没有。我当时说你是啥人哦?简直是不可思议!

那人一点都不傻,不是不厉害啊,很厉害的人,在丽江古城是很有名的人。一点点那个恨呀、怨呀、变脸哪、怒气呀,一点点都看不到,我感觉到那人真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了的人。我换了个角度,我想我不会去讹人,也不会去找他麻烦,最少得训他几句:你以后注意点哪!可能就会借机会教育别人。一点点都没有,没有一点点得理的那种状态。

我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菩萨,真是我感动得,哎呀,说佛说菩萨,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他们这些顺性的作为,或者说他们不造作的这种作为,真是感动人,一丝一点啊。那我们要是顺性作为了,去回归了,实际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这样感人的一些因缘。

相关文件下载地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