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教育孩子,约定分明很重要。我们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获得了觉悟的机会,恰当地调整自己身心的机会,对孩子也是个支持,对我们自身也是一个觉悟的支持。
接受自己的习气,去接受老一代人的传承,滴水入海一样,我虽然是一滴水,但是我融到大海里面。
(注:居士甲是孩子的母亲,居士乙是父亲)
师父:对教育孩子的约定,我感觉约定分明很重要!因为这里面是有支持、配合的说法,但怎么把它的内容具体化,或者说可以执行呢?实际具体就是可行的东西,就是我怎么来执行这样一个约定呢? 要具体,不具体没法去做。
好比说我让孩子休息,你就不能再参与了,这个主次,你是个辅佐者,你来辅佐我对孩子作息时间的教育,这个主次得分明!居士甲是个主,那居士乙就是个副,我们就分明它,讲分明;就具体,就咋做咋做。
的确我这么安排孩子了,你不要再干预了。好比说很具体地制定了,配合,不干预,我不再干预了;我不再去干扰这个事情,我配合。怎么配合呢?我咋决定的,你咋配合。有不同的建议了,可以私下地解决,不准在孩子面前造成矛盾,这样就有力量一些。
私下的交流,怎样协调啊、配合啊,这样就会很具体,就不会闹出来好比说我让孩子休息了,你又把孩子领走了,这样一种干扰,等于不配合。实际这个约定不清晰。
(一)父母约定分明、私下沟通流畅,是对孩子真正的支持。
通过一个事情把它约定,具体化,分明具体化,这个可行的东西就出来了,可行了,就是支持。我在支持你这个,我的确是个辅佐者。有些东西呢,他(居士乙)来做主,你们也可以分明它,你(居士甲)来辅佐他。不同的意见私下交流。
这样呢,消除了孩子对你们这种矛盾的感受,感觉到父母的矛盾,“你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吧,还解决我们呢”,力量就不足。就很流畅的、主次分明的,我在主导,他在主导,然后相互辅佐。把这个事做到了,那么有啥调整,自然调整,就能消除这个矛盾的消耗。
矛盾对孩子是个消耗。你们的意见都不统一,这样说那样说,他就会有疑虑,执行呢他就会:我听我爸的还是听我妈的呢?这消耗呢就是“矛盾”带来的。那我私下交流呢,这个矛盾就消除了。
有些不同的意见呢,私下交流,不当着孩子说。做完了,私下里再一交流,他感觉父母挺团结的,父母的话他就没办法……
实际父母的这个协调啊,就私下这个约定、交流很重要!很多家庭就被这个废了,就是当着面吵架,当着面说不同的意见,孩子一看,你们两个太好进攻了,他就可以找缝隙。要是父母啥都私下交流好了,解决问题根本没有缝隙,孩子他只能执行。
居士乙:刚才她说到这点,原来她跟我说过。我说这个事你管吧,我不管了,确实我有对她不支持的这样一个心,有时候我不认可她这样的东西,所以说就没什么支持。
师父:没问题啊,这个就是角度了,纯角度了。好比说我是男性家长,对吧?女性家长,她不一样嘛,性别不一样,产生作用角度不一样,这就是角度。你要允许角度,你要角度上不支持,就像三角支持一样,它就倾斜了,缺个腿就倾斜了。
(二)善用矛盾相互支持,把矛和盾的力量都发挥出去。
居士甲:师父,关于孩子睡觉这一点,我认为孩子早睡对他是有利益的。但是在居士乙的心里,十点睡觉甚至十一点睡觉也没问题。
师父: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大,对!东西方人啊,受的教育啊,城乡啊,不同的家庭啊,这个真是差异特别大。就是某个年代、某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啊,生活差异特别特别大。那这个地方啊、角色啊、成长背景啊,怎么能把它融汇呢?实际把它融汇贯通,就是别人的优势,我的优势,都把它当成优势。
这个支持的问题,实际呢是很重要的。让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是支持我们,怎么做呢?实际觉悟它是最简单的一个选择了。
我觉悟这,不管什么事,每一个事情每一个事都来能支持我们,你看选择就是觉悟。要不然,全部支持是达不到的。那我们用觉悟的方法来交流、来设置,就是教育孩子也好,什么也好,从觉悟那个角度,来学习,来实践,来交流,来作为,这支持是必然的!要不然这个支持,它不是必然的,它可能会有减损,也可能有支持,有对抗,也有顺缘,等等等等,很复杂了。但是这个觉悟它不一样,就是大家共同回到一个本质上去。就是它的起点是一样的。所谓的觉悟就是一个起步一样的东西,就是大家把所有的优势放在一起,把你们两个人储备的东西放到一起了,而不是越来越分明谁是谁,分明有时候不好用,只把两个人的优势放到一起了,支持性的这种事实就成立了。
今天他(居士乙)又给我讲这个“有无”的问题,就是有时候谈有相,有时候怎么说空呢?大概是这么个角度。有时候说有相、有时候说空,这不矛盾吗?肯定是一个矛、一个盾。“有”可能就是矛;“空”又讲个盾,它俩硬放到一起就成矛盾了。
它们能不能相互支持呢?实际用矛盾的人就在支持,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就在支持自己。“矛”也在支持自己,“盾”也在支持自己。我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去进攻的时候,矛盾都在支持我,OK?!但我要纠这个道理,那么一会儿又拿“矛”,一会儿又说“盾”呢?那你就不是支持了,就减损了。
实际人类就是很容易用“矛盾”来减损自己,而不是支持自己。所以说空、说有都没啥,都是支持自己。你要是纠结,你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说我的“矛”什么都可以攻破,我的“盾”什么都可以挡着,那你这不是矛盾吗?这个纠结就很无意义了。
他这个“盾”呢什么都可以挡,这个“矛”什么都可以刺,实际就是这么个话。但我们要把它纠到一起,就成“矛盾”了,就障碍了,纠到一起就成障碍了。要是我就利用“矛”的攻击性、“盾”的抵挡性,那就都在支持你这个人。有、无实际都是个支持。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落在“矛盾”上,“你我”就是个“矛盾”,对吧。你的方法、我的方法,不是个“矛盾”吗?你这样想、我那样想,这不是个“矛盾”吗?
但我们同样支持孩子呢,就同样觉悟,就是共同支持孩子,本质是支持孩子的,起步点一样。都是为孩子好,真正怎么为孩子好、真正让孩子受益呢,那就是支持孩子。
要不然呢,我们会争谁对谁错,或者说谁帮得得当、谁不得当。就真是造成“矛盾”了,造成撕裂,那把各人的优势都消耗掉了,“矛”的优势消耗掉了,“盾”的优势也消耗掉了,产生了一种敌对,“矛盾”状态起来了。我不把矛盾装到一起,把矛盾的力量发挥出去呢,就行了,OK?
这个劲儿挺拿捏人的,古来已久矛盾都很拿捏人,实际真很拿捏人,但是翻过来劲儿,真觉悟了它,我的本质要做啥,起步就不一样,那每个事情都会支持你,这个弯儿是需要一个过程。
这种矛盾的心理,割裂的心理,真是我们普通人生活状态下的一个最普遍的现象。觉悟者呢,他真就超越它的现象,很奇特的。我们在运用矛盾的这些二元世间的一些东西的时候,很容易被矛盾阻碍着、消耗掉。我们一旦了解了这个,都是觉悟的机会,觉悟的正机,这人一下就变了。
我之前就列举了好几个例子,可以听一听。矛盾也是支持,挺有意义的。
好比说,有妈妈的意见,有爸爸的意见,这是很完美的家庭;只有爸爸,实际可能就是个单一的家庭;只有妈妈,也可能是个单一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用心。觉悟,实际就是用心方法的准确,就是都是支持性的,把这个现缘变成福德了。
有时候运用不恰当,不怕它,矛盾呢什么,争斗呢什么,习气来了,给它一个名字,“哎,对不起,我习气来了。” “我的习惯,看,我的习惯很固执。”“我认为对错了,我习惯于这样作为。”一个概念就回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做得不得当了,不外乎是个习气。肯定有不得当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嗯,不得当了,哦,习气。”你说这是推脱责任,不是,这是觉悟的机会!机,它发动了,产生力量了,往这儿一引导就可以了。习惯本来是不可得的,是熏习而来的,但我有这么个习惯,做得不得当了,说得不得当了,OK?
主要是它的性质。一谈这个矛盾,有误解了,相互有误解了,又感觉到对方支持了、不支持了等等,实际可以具体化,谈具体它,不泛谈它,来觉悟它,或者说来相互真正支持这个事情。找到本质:我就是支持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过程。
父母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吧。同时呢,我们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获得了觉悟的机会,恰当地调整自己身心的机会,对孩子是个感激,对孩子也是个支持,对我们自身也是一个觉悟的支持。
过去讲福慧,福是自受用,慧是用在事相上就是自利利他的一种状态,那我们把个人的现缘处理得很得当。
干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辅的关系,谁来主管啥,谁来主管啥,你有不同意见,下面交流,这最简单。
(三)允许自己的习气,去接受老一代人的传承,滴水入海。
我在刚出家时间呢,别人都在修行啊、努力啊什么的,我基本上是跟老人家学东西,很多老人家在指导我,都在指导我,这样做、那样做,我就跟到这样做那样做,所以我很少修行,都是老人家一指导,哎就过去了,一指导就过去了,所以我很快就做了很多事情。
很多修行的人呢,现在还在修行呢,他们还没修明白,他们不知道老一代的人很厉害,一句话就把你过去了。好比说我以前不会讲法,老一代就说你讲,你讲法去,就去了,这些都得了。当时很多人都在背东西,还在学习,几大部几大部的学习,我早就开始讲了,很多这样类似的事情。
就是老人家给予的东西,他就给予你一个方式,给予。就像我们没有钱,没有挣到很多钱,对,老人家直接给你了,他给你了一笔钱,你就拿着使用去,很简单。你再自己创业也没有啥,但是很多人呢,不接受别人的给予。就是不行,我自己要怎样,自己一定要怎样,自己要努力,这个没问题啊,自己要努力啊,对呀。我经常听他们自己要努力啊,自己要奋斗啊,自己不奋斗不行啊,对吧,自己一定要怎样怎样。
实际我那时候都在接受老人家的给予,佛一样的给予。但是当然也有拒绝的时候,拒绝的时候很少。对,拒绝去什么弘法、收徒弟、庙子啊,我都拒绝这些东西,其他的还都是珍惜的。
我看到现在的,就包括我同时期出家的人,现在在奋斗的,想弄个庙子弄得伤痕累累的,死不得活不得的,就是自己奋斗,就想自己闯出来个名堂,人挺多。行不行呢?他这个东西就是传承差一些,传承的少,对,就自己努力的多。
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传过来的东西,都是别人传给你的,都是传给你的,很少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很少,现在回头看我自己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戒律上讲一点,什么这个老师、那个老师讲一点,都那些师父讲给我的,我就去做了,就去实践了。
我讲的就是说要允许自己,允许很重要!我一定要把自己弄得怎样怎样,这个地方挺不容易。但要是接受自己的习气,去接受老一代人的传承,就很容易像是滴水入海一样,我虽然是一滴水,但是我融到大海里面就可以了。他就很简单一样,实际这个给予传承就像大海一样,真很浩瀚。
我们这一点自己的作为呢,怎地都很少,很小、很少,很奇特,这个很奇特的一个现象。那我们学习菩萨六度万行也好,什么对待自己也好、对待别人也好怎样,允许啊,允许是个特别大的事。允许啊,允许会得到支持、得到传承;不允许呢,自己努力的人,特别允许性少。
我们92年有一个学戒的出家师父,我们关系特别好。我们一起学戒,他学戒学的什么呢?每天浑身都冰凉冰凉,就是每天掉到冰窟那样,就是固执得没办法,就是他把所有东西都来约束自己、约束别人,很奇特。我们俩一起学习,我说句实话真的,我每天感觉到像天人一样。
这一类呢,我们汉地的出家人中特别多,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他根本不在意这个传承,不在意、不在乎这个,他重点盯着那个,我干出点啥东西,我这个什么样什么样,我什么样。再弄就是很限量、很受局限的一个状态。
要允许呢,接受这个传承呢,很简单,就像管道接通了一样,或者你融汇在大海一样,很省力地去,在这个源源不断的支持中呢,得到成长。这个地方就挤牙膏似的。
我遇到太多的自己努力、自己要搞出来个名堂的人,特别特别的苦,都是很聪慧的人,很有能力的人,但他们把自己限定起来了,就是自我这个很小少的东西,拼命在这里面去逛荡去折腾,他就会越来越……,这一类呢,他就很受制约。
所以我接触到净土这个教授呢,我感觉到特别的欢喜,我为啥说“幸闻弥陀具足名”呢,就是这一对比。我开始学戒的时候,的确就是别人支持性的、教导性的,我一般都是就随着别人说,去做一做就行了。看到这些奋斗努力的人,伤痕累累,甚至很多人推翻了信仰,最后连信仰都没有了。因为啥呢?“我这么多努力,我得到啥呢?”一身疾病,很多出家师父,一身疾病,我遇到出家师父特别多,真是很勤奋。但是他在小少的这个现量中去挣扎,挣扎这个地方。
我鼓励大家要警觉这个。不是不行,你要说“我一定要自己弄出来个名堂,要超越这个、超越那个”,都没问题的,你弄呢可以去试一试。但是传承呢,允许呢,特别的轻松与光明。我给出家师父们提的特别多,我说我们能不能融入这个传承、体会这个传承、运用这个传承呢,而不是自己搞东西,但是说句实话,听懂这个话的人特别不容易出现。
为啥呢?我自己不弄出来个名堂誓不罢休,那很多人就很勤苦于自己,然后守护着这个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意识,或者自我的能量,在这样一种坚固自我,走入了很窄的一个路,这个路很窄。
佛教传承的路子,特别的不可思议,特别的感人。它让你回到最朴实的、最真实的一个状态上去,远离造作挣扎,远离割裂,这样给你一个法界,给你这样一个方法,让你能融入你就融入,是十分感人的。
当然是可以择取的,我可以择取努力奋斗,来强化自我这个,它窄小、有限量,传承体系没有限量。回入法界呢,的确是一个觉悟的方法,歇心休息是一个广大的方法。建立自我、强化自我是窄小的比较苦难的一个东西。
允许呢,接受传承呢,等于放开了自我,投入到大海的怀抱,或者说如空回空一样,你说这瓶子里的空气就是我,我一定是这个瓶里的空气,这外边就不是我。你割裂得越厉害,你限制性越厉害,你这个东西越强化,你与外在的通达、融汇机会越来越少,这个东西是挺有特色的。
我感觉我们传统的教育,自我奋斗、努力啊,自我的这种强化啊,基本上都引导到这儿,接受传承啊、消融于世间啊,再去做自己力所能及或者说因缘成熟的事情的人,少。奋斗的人特别多。我一定要奋斗出一个样子的人呢,这个引导呢基本上是主流,说句实话,我看到的主体人员都在干这些事情,附加重担。尤其是这么几十年来,看到最多的事情,特别的辛苦。很小个事儿都做不成;很小个事儿,一生就在那儿沾沾自喜中受到了一个自我的约束,就走不出来;很小一个事儿,真就消耗自己一生的生命。
实际我挺遗憾的,我看到很多人这一辈子修行啊、作为啊挺遗憾的,看这个人福德因缘都挺好,为什么会这样子,制约自己,不制约是那么不可思议。
制约,自我制约,实际就是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我把它当成自我一种强化它的一种制约,我们可以看,可以去审思它。说一说呢,是希望大家生活中多一些参照。
现在我看到很多家庭,家庭成员的这种私心,就是这一个家的私心都不够。这个家庭中就是我,还要有私心,在这个家中都没有公心了,这样一个萎缩。因为要是我们这个私的心呢,好比说扩展到一个大的家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等等等等,你往上放大了去走,人心就会越来越大,有蒸蒸日上的东西;现在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乃至一个家庭的这样一种东西,就会缩到一个个人身上。
过去的人就是为这个家族服务的,好比说一个人当官了,要为这个家族做多少事儿,家族里面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家族的人都会在意。有的人呢从家族中走出来了,他为这个国家服务;再有力量,可能为这个世界服务、为这个区域服务。
但我们现在的人呢,家族意识根本都不可能有了,就你心感觉越缩越小、越缩越小、越缩越小,缩小到个体,每个个体上了。
过去的人,真是一个家族在支撑着一个什么东西,支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出现人才,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出人才了,支撑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就是人有那种生机勃勃的那种东西。他不见得是强化,他是真正地舒展开了。现在的人就是强化呢,变得缩小了,这种自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