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一个有情,我们在这个限量业报中,我们的自觉被限制了,所有就不是自觉的。像《无量寿经》讲“阿逸多,勿住珍宝成就牢狱。”那个珍宝牢狱实际就是个限量说,就是你最美好的东西把你拴起来了,把你控制起来了,用美好的东西把你自己限量起来了。好比我正确、我完美,很多人都在塑造自我,这就是珍宝牢狱。我做某些成绩、某些作为,你想得再美好,认为得再美好,也是限量的。
我们学佛的人呢,哪一天我们心胸在无量无限这个法界中去实践法则了,去感知世间了,那珍宝牢狱就制约不住我们。九界众生都是有限量的。佛教讲无位/畏。第一个位是位置的位;第二个无畏是畏惧的畏。无位者无畏。我们很容易把自己限量那个熟悉当成一个自我的位置。
无上心是出离心,就是破除一切限量。不运用无上心,你用的是什么心?你自己去观察就知道了,一定是有限量的,有一个量在控制着你。有限、无限,这个就是我执与我执的破除——我执就是有限量;破除就是无限量。净土教法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破除”,就是破除一切执著,包括共业、他业、交织业。
怎么来破除有限量的执著,回入无限法界?怎么让生命发挥它的作用?或者发挥它真正全体的作用?实际这些东西真是佛教徒应该思考的东西。
实际我们念佛呢,现在就是让我们思考思考——从有限的我执中步入无限的法界,支持无量的生命,成就无上菩提。让我们思考,念佛思考观察,了解生命的价值。是不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回首,布施一个广大无限的法益?或者代众生忏悔,代众生消化一切无明、恶业,回施无上菩提,令一切众生入究竟道业?是不是有限量回入无限量的一个方法?大家可以去思考思考。
发表评论